标题: 刘国梁孔令辉的24年:并肩横扫乒坛 04奥运选拔忐忑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闪闪    时间: 2013-2-28 16:28
标题: 刘国梁孔令辉的24年:并肩横扫乒坛 04奥运选拔忐忑
转自开球网 (, 下载次数: 2) 一个深沉内敛,一个激情奔放,个性迥异却如影随形,赛场上的黄金组合,生活中则情同手足;   一个俊俏儒雅,一个古灵精怪,他们携手演绎了乒乓版的“绝代双骄”,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一个是“乒乓王子”美誉加身,一个则被看做乒乓奇才,小球时代“大满贯”的荣耀让他们的名字交相生辉,响彻乒坛。   这段话原载于2002年第10期《乒乓世界》,标题是:“双子星座,同唱一首歌”。   2012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国乒教练竞聘会议上,在刘国梁继续竞聘男队主教练之后,孔令辉第二个登台,首次竞聘女队主教练,预示着他将如同在赛场上拼搏时那样,在国乒主帅的位置上又一次与刘国梁并肩奋斗。   双子星,又一次升起……   文/陈偲婧 戛纳   1975-1989   双子星的相遇   青春是一道答案未知的问答题,1989年,进国家青年队一年的孔令辉,与刚入队的刘国梁成为室友,当时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和身边这位脏衣服堆成山的“邋遢”室友将会开启两个时代——“大满贯”的时代,乒乓偶像的时代。   6岁前,即使在父亲当教练的训练馆每天与乒乓球为伴,孔令辉对这个小球也没有丝毫的兴趣,直到成为幼儿园乒乓队的正式队员,孔令辉才开始喜欢上了乒乓球。   刘国梁从儿时起就被酷爱乒乓球的父亲在心中种下“要当世界冠军”的种子,同样是6岁时,刘国梁进入体校,正式开始了他的乒乓生涯。   这一对同屋的小兄弟,刘国梁更早地爱上乒乓球,孔令辉先一步进了国家队。刘国梁年少成名,历尽坎坷;孔令辉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而他们后来的运动生涯和执教生涯,也一直沿着这样的轨迹行进。   时间回到双子星初进国家队的年代,喜欢军事新闻、总是嚷嚷着公布新消息的孔令辉,和台球网球样样精通、外号“机灵鬼”的刘国梁,他们曾都是普通人,因为专注地热爱,因为不断地奋斗,使他们最终成为激励一代人的双子星。   1992-1995   双子星闪耀天津   1992年6月,16岁的刘国梁一战成名,他在成都公开赛上战胜金择洙、瓦尔德内尔、李根相、金成熙,在当时那个国球的低谷时期,刘国梁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1993年,17岁的他出现在了哥德堡团体5人阵容中。   1994年,19岁的孔令辉与王涛、马文革携手出战广岛亚运会,团体赛与李哲承一役大放异彩,崭露星相。错过了亚运会的刘国梁,在年底被派往法国参加世界杯团体赛,在中瑞对决中豪取两分,意外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世界冠军,时年18岁。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二人双双入选团体赛阵容,却都没能在决赛中出场。但在随后的单打比赛中,他们出人意料地携手杀入决赛。最终,年仅19岁的孔令辉在天津世乒赛上高高举起阔别中国三届之久的圣o勃莱德杯,这一次的男单捧杯是孔令辉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之作。接着,他乘世锦赛之勇捧起男单世界杯,让这一年成为“孔令辉年”。此后的五六年,二人携手并肩,双子星成为中国体育新时代偶像的代名词。   这段在国家队共同奋斗的年代,孔令辉和刘国梁的友情接受着竞技体育的考验,并在两者中间找到了平衡点。   在1996年《乒乓世界》一文“男双喜有后来人”中记载:对这对好朋友来说,43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使他们的友谊经历了一次考验,两个人都想夺冠,又都不忍心看到朋友遭受失败,经过尹霄教练的一番开导,这对好朋友进行了真刀真枪的较量,最终孔令辉获得了胜利,他既为自己的胜利高兴,又为好朋友的失败难受,刘国梁却主动向孔令辉表示祝贺,两个人都说:“这场比赛太残酷了!”   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后,孔令辉家的亲朋好友挤进他的房间表示祝贺,孔令辉指了指同屋的刘国梁,比了个“嘘”的手势。   1996-2000   双子星横扫世界乒坛   男乒喜有后来人,孔令辉和刘国梁这对好朋友,在球场上也获得了搭档的机会。经历过残酷竞争的考验,两人对一起站在冠军领奖台上了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1996年2月卡塔尔公开赛中,还处在试配阶段的孔令辉/刘国梁组合战胜了罗斯科夫/菲茨纳尔和刘南奎/金择洙两对双打强手,使当时在奥运会人选问题上举棋不定的教练组下了决心——舍弃单打有威胁的丁松,让刘国梁参加单打比赛,并与孔令辉配对双打,与王涛/吕林一起确保男双冠军。   奥运会中,搭上末班车的刘国梁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双料冠军。配对不足半年的双打组合就摘取奥运桂冠堪称乒坛奇迹,其进步之快、势头之猛,恐怕也出乎了黄金组合王涛/吕林的意料。在奥运后不久的男子世界杯上,刘国梁又首度捧杯,这一年被称为“国梁年”。   在本刊“与球共舞”一文中,刘国梁这样评价自己的1996年:在奥运决赛和王涛相遇时,我感觉真是有点复杂。我跟尹指导说:“怎么那么点儿背,两个最不愿碰的人,一次世界大赛一次奥运会,都让我撞上了。”但到了比赛当天,心里特别平静,仿佛已将胜负置之度外。挂着两块金牌,所谓“衣锦还乡”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可当时国内也有不少人说,我这单打冠军拿得侥幸,几乎没碰什么高手。对于这种说法,我以10月份的世界杯冠军证明了自己,战胜了塞弗、普利莫拉茨、瓦尔德内尔诸多高手,几乎场场都是硬仗。   第44、45届世乒赛,双子星两度捧起伊朗杯。多少人目送他们走上领奖台,共同品尝着金牌的甜蜜滋味,但这两届男双夺魁,双子星都经历了生死考验。   第44届的男双决赛,瓦、佩、孔、刘四大顶尖高手的华丽集结,有老瓦的歪颌,老佩的卧扑,更有刘国梁的怒吼,孔令辉的飞奔,满场观众的欢呼不绝于耳。比赛尽管打满五局,对中国组合来说却有惊无险,画面最后定格于懊恼着嘟囔的老帅大卡尔松。   第45届男双最虐心的一幕在1/4决赛提前上演,奥地利组合施拉格/金德拉克这对白黑双煞不但将比赛拖入决胜局,还一度以19:15将双子星逼入绝境。此时此刻双子星的脸上平静如水,出手却刀刀见骨,连续的前三板扑杀让奥地利人最终呕血崩盘。   1999年,刘国梁加冕世乒赛单打冠军后,完成了“大满贯”的梦想。接下来等待他的,是“兵败吉隆坡”和“等待清白的日子”,是对他心智的极大考验。吉隆坡输给瑞典队后,刘国梁不愿一个人在房间呆着,人一静下来脑子里就自动回放比赛,那时他离不开朋友,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和孔令辉呆在一起。   随后,悉尼奥运会如约而至,男单决赛后孔令辉狂吻国旗的感人场景至今令资深球迷们津津乐道。瓦、佩、刘、孔四人似乎缘分颇深,在悉尼奥运会男单前四的对决中上演了循环比拼。刘国梁没能阻挡老瓦进入决赛的脚步,却也成就了瓦孔大战这一世纪经典。这场比赛是孔令辉职业生涯中最为激情的一战,不论是前三板的精准凶狠还是相持的流畅都令人拍案叫绝。决胜盘,激情四射的满场飞奔,撕心裂肺的怒吼,孔令辉彰显王者之风。一种更为戏剧化的说法是,孔令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在帮兄弟复仇。   最终三个大满贯选手分别站在冠亚季军的领奖台上,剃了头的刘国梁已经找回笑容走出阴影;瓦尔德内尔以35岁的年纪重新跻身世界最佳选手之列;而乒坛之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赞誉;孔令辉,一位真正意义上正直乒乓偶像巅峰时刻——这一幕,经典无法复制。   2002-2006   双子星的告别   大阪世乒赛是双子星携手出战的最后一届世锦赛,受“限胶令”影响状态不佳的刘国梁未能获得男团半决赛和决赛的上场机会。而孔令辉在半决赛对阵韩国丢的那两分,险些令中国队再次失去夺杯的机会。在刘国正获胜倒地的那一刻,让我们放慢镜头:所有队员冲进场内之前,画面转向的是双子星之间的拥抱。两位老将的这一个拥抱承载了太多,有喜悦,有兴奋,有释放,也许,更多的是理解和担当。   此后的刘国梁淡出主力层,做起了助理教练,而状态尚可的孔令辉仍旧在战斗着,向自己的第三次奥运之旅发起冲击。   刘国梁第一次宣读自己的主教练竞聘报告时,年仅27岁,比他大一岁的孔令辉当时依然是队里的“辉哥”。双子星的友情,从那时起逐渐演变成了相互支持的兄弟情。到了2004年,实力下降的孔令辉已经没有能力竞争雅典奥运会的男单资格,男双名额成为他的最大目标,但也变成了刘国梁面临的一个难题。不用孔令辉,有人猜测他是担心孔的成绩超过他;用了,又有声音说他“徇私”。最后教练组采用残酷的队内淘汰赛制,在本刊“残酷日记”的记载中,我们依然能找出双子星惺惺相惜的点滴:   在2004年第一次宣布雅典奥运会名单时,男双没有孔令辉的名字。名单公布之前,处于风暴中心的孔令辉对自己能否入选一无所知。主教练刘国梁在向记者们公布了名单之后赶回训练馆,推门进去,迎接他的是孔令辉询问的手势,他先是大姆指朝上,刘国梁没有任何表情;大姆指朝下,刘国梁摇了摇头。看到孔令辉眼神里一闪而过的绝望,这一瞬间,刘国梁心一酸,差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但是25天之后,奥运会报名截止日期的当晚8点,刘国梁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宣布,通过队内竞争,孔令辉/王皓和马琳/陈玘最终入选男双名单。孔令辉终于争取到机会,第三次参加奥运会。   对于那次残酷的选拔,刘国梁后来这样回忆,“通过男双竞争,我愈发觉得这个队伍每一个成员都很优秀。当孔令辉得知自己落选时表现出的大将风度让我们很敬佩,尽管他心里很难受,但在这种生死攸关面前他能从全队利益出发,服从大局,没有给队里增加一点负担,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努力,我觉得这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也只有孔令辉能做到这样。我很了解孔令辉,即使他真的参加不了奥运会,他也不会退役,除非他在队里真的没位置了。孔令辉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嘴上不多说什么,但内心非常自信。正是他具备这样的素质,所以他能够有这样的气量。平时可能看不出来,但到了生死关头,他往往能表现得非常大气。”   孔令辉的退役时刻,在2006年全国锦标赛时毫无征兆地到来。当年11月11日中午,孔令辉打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两场比赛,4比3胜厦门的苏升,3比4输给了山东鲁能的张继科。退役是孔令辉临时做出的决定,如同他的性格,风风火火,当机立断。   当时他在第一时间接受采访时,语速和表情与平常无异。“我是临时做出退役决定的,之所以选择全国锦标赛的赛场,是因为我觉得在赛场上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更完美一点,无锡对我也有特别的意义,去年我在这里过了30岁生日,今年在这里退役。其实很早就有退役的想法了,选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离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   但是在随后举行的竞聘会议上,孔令辉谈到自己的运动生涯,几句话的哽咽,让在场的记者和不在场的球迷们泪流满面。孔令辉出任国家女队教练,从“辉哥”变成了“孔指导”,双子星的光芒也从此淡出乒乓球赛场。   2007-2012   双子星的另一种梦想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郭跃获得女单冠军,当时她的主管教练正是孔令辉。在执教过程中,孔令辉慢慢磨掉了他的急脾气,开始适应了他从来都不擅长的沟通方式。而这时,刘国梁经历过他当主教练之后在雅典奥运会的挫折,稳步向着2008年包揽的目标奋进。双子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又同进同出,继续在乒坛闪耀着各自的光芒。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全胜后,2009年女队冲出来个刘诗雯,在她井喷式的这一年里,背后凝聚着主管教练孔令辉的心血。而此时的男队更是在刘国梁的带领下,竞争得如火如荼。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是中国女队的一道伤,也是孔令辉的伤,在此之后他曾认真地反省了自己的施教方法。郭跃在前不久接受采访时说:“孔指导最明显的改变发生在莫斯科世乒赛以后,之前我挺怕他的,后来他主动跟我交流沟通,教了很多他的经验给我,私下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至于效果,看我2012年的成绩就知道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孔令辉正式竞聘女队主教练,这时已经做了10年主教练的刘国梁说:“小辉儿自身的能力非常强,无论当队员和教练员,我们是互相最为了解的伙伴,一直有很深的感情,打球时我们被称为双子星。我非常期待和他共同执掌乒乓球队,我们年龄差不多,可以互相提醒,并肩作战,互相督促,像过去在世乒赛上打翻身战那样一起走向辉煌,把运动员的辉煌延续到教练工作中,把我们对乒乓球的理解和热爱,理念和思想传递给下一代。”   回忆过往,突然想起孔令辉曾在《乒乓年华》中这样写道:思来想去,把自己从事乒乓球事业以来的经历总结一下倒也挺有必要——对于年轻朋友,特别是比我更年轻的朋友,它也许有些借鉴参考作用,对于我自己,它是我未来继续奋斗的动力。   事实上,运动员时代的双子星就已经成为很多人奋斗的动力。如今双子星再现,在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新的乒乓人和球迷的同时,也会鼓舞他们自己。   记者手记   文/陈偲婧   在上海举行国乒教练竞聘会议之前,就已经传出孔令辉要竞聘女队主教练的消息,我认识的几个孔迷摩拳擦掌,早早定好机票,想亲眼见证这一时刻。和她们聊天的时候总会谈起孔令辉在2006年毫无征兆地退役,没在现场的几个孔迷至今把那次错过当作最遗憾的回忆,所以孔令辉的又一个重要时刻——竞聘主教练,她们说什么也不愿意错过。 我开始对乒乓球明星感兴趣的时候,刘国梁早已退役,孔令辉也基本不打比赛了。只对孔令辉亲吻国旗有印象(这镜头实在太经典,有印象不是难事)的我,与孔迷聊天的时候是个听众,听着孔令辉是如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轨迹,即使他当时并没有和她们说过话,她们也没有去找他要过签名。   因为这期封面故事,我认识了夏娃姐推荐的戛纳,她是刘国梁的球迷,从1997年开始关注乒乓球,最喜欢刘国梁的聪明劲。等我见识到刘国梁聪明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了《乒乓世界》记者,至今和刘国梁说话,我依然踩不上点儿,他脑子走得太快,我跟得太慢。就好像跟着孔令辉走路,那是永远无法追上的速度(虽然竞聘主教练的时候孔令辉说,自己比以前慢多了)。   因为竞聘会议上刘国梁和孔令辉竞聘的两个主教练职位,“双子星”的定义被重提,我也在这里重新细数,数下来的是一段传奇的时代,双子星不光在成绩上辉煌,在人气上也曾把乒乓球推向到顶点。如今他们卷土重来,好像时间回到1989年,让我对他们即将要写的关于教练的经典故事格外好奇。   这份好奇,将变成一种他们和我们再次为未来奋斗的动力。 (, 下载次数: 2)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