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小团圆》 [打印本页]

作者: 千帆过尽    时间: 2010-4-27 13:07
标题: 读《小团圆》
张爱玲《小团圆》宣传的甚嚣尘上的,读起来却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宣传就是宣传,本来就不能当真,我只是为张爱玲感到可悲。一个作家写出的东西本来就是要给读者看的,尽管张爱玲似乎说过《小团圆》不能公开出版,但作品未成时她就迫不及待地寄给友人看,通信中仍有年少成名时喊着“出名要趁早”的味道,可见不能出版的话并不能当真。不过是怕别人挖她的陈年韵事,其实也没什么,现在还不照样被人挖出来鞭尸,只不过更值钱了。我记得卡夫卡也有过类似的遗言,只不过他一生落魄,又遇上个残暴的父亲,有童年阴影,是个极其自卑的天才,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很多作家年纪大了,文笔才气也差了。著名的鲁迅先生便是如此。他死前的一些作品,比如《女吊》,同样是回忆性的文章,比早期的《朝花夕拾》就要逊色不少;后来补齐的几篇《故事新编》跟前期写的《补天》和《不周山》也不可同日而语,存在明显的艺术上的差距,包括他的杂文在内,笔锋依然尖锐,可才气却减弱了不少。这也不是我个人的观点,王晓明也曾在《鲁迅评传》中提过。还有我早年颇喜欢的钱钟书,他的学术著作我读的少,小说散文杂感之类的可是基本上通读了。钱钟书曾经表示过对《围城》的不满(暂时不去计较这种不满里所含的骄傲),信誓旦旦说自己将创作一本优于《围城》的作品,名字叫《百合花》还是什么,但小说究竟写出来没有我不知道,就算写出来了,就一定能优过《围城》吗?我表示怀疑。我看了他一本小册子,文章很凌乱,不是按体裁选的,大概是按年代吧。册子里的文章大概是前面看的非常的大快人心,有着钱式独特的聪敏锐利,而后面的文章读的很是辛苦,因为基本上都是钱家的藏书展览和语种陈列。他精通几国外语,可怜我们读者,读的书既少,外文又不通,读的云里雾里的,一个头有两个大。 扯的远了,再谈回张爱玲。张爱玲晚期的作品首先在文字上让人感觉有种断裂,这当然不是奇怪的事,年轻的时候谁都有迷恋文字的华丽的时候。最让人感觉失望的是她晚期作品题材的狭隘。张爱玲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作家,她的《传奇》是前苏联评论家所谓通俗艺术高雅化的最高境界,她的写作技巧大抵超过了同时期的作家,古典和现代结合的十分的完美。我读过她的传记,她的人生很难谈的上多么的丰富,特别是在抗战的大时代,与其他的作家相比,很难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出身富裕,生活优越,虽然家庭不睦,但世间颠沛流离、为一日三餐之苦大概是没有的。在香港读书的时候遇到战争,她的感受能有多深也并不见得,至少她还能颇带调侃地在文章中回忆那一段生活。曹七巧、白流苏的生活她未必经历过,感情在认识胡兰成之前更是一片空白,可她能写出那么好的小说,编排出那么好的故事,只能说她是天才。可是之后呢?这个之后的分界岭我不知道应该是什么时候,笼统地说自她在美国生活之后吧。她的创作一个是数量极少,二是题材狭隘。我看过的《鸿鸾喜》不过是对《金锁记》的扩写,扩写的并不尽如人意,看的出张爱玲的勉力为之。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极力推崇的《小艾》、《秧歌》、《赤地之恋》并不见佳。夏志清对其它五四作家的评述我大抵都认同,比如他评价巴金、茅盾和沈从文,都很中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把张爱玲这几篇糟糕的作品摆在那么高的位置,他自己说学术独立于政治之外,可见未必能完全做到,还是意识形态所左右。而这篇《小团圆》也不过是重新捡起自己的家庭回忆与胡兰成的初恋往事来说,多少与《色戒》重复,创作的心情难以揣测,但才情确是让人感觉今不如昔。 张爱玲在美国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创作题材狭隘是难免的,但我奇怪她年轻时候也未必如何经历丰富,通晓世故啊。年龄真是个残酷的东西,特别对于作家来说,当然,有些自作风骚,年纪越大越不知轻重,越喜欢出来献丑的作家除外。 读《小团圆》之前最好是先读读张爱玲的传记,张爱玲的文字跳跃的快,越到晚年越缺少铺陈,有时确是让人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先读了传记,可以梳清作品的脉络。她的文字里有繁华过尽成云烟的意思,但不能释然的地方也还有,总归是女人,怨了一辈子,也念了一辈子。难怪胡兰成要自鸣得意。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