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是新形势下推进共青团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共青团去除“四个化”现象的重大举措,是团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的重大转变,是团干部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完成的基本任务和工作中应当执行的基本制度。
哪些人需要开展这项工作?“物有合、势必从,如鱼得水云与龙。”要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团干部必须深深植根于青年。脱离了青年,就如鱼离开了水。因此,每一名团干部都必须把直接联系青年当做一种工作习惯,要像鱼在水里呼吸一样自然。这项工作,是面向全体团干部部署的,不是针对小部分人培育的“盆景”,也不是刮一阵风、下一场雨,而是要成为每一名团干部的工作常态、工作中的一道不变的“风景”。对于专职团干部、挂职团干部、县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兼职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的要求更高,每人应联系不少于100名青年;对于其他兼职团干部,也应结合实际联系一定数量的青年,最低不能少于10人。
应该联系哪些青年?企业青年、新生代农民工、农村青年、新媒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当代青年流动频繁、从业广泛,在组织覆盖的基础上,更需要每一名团干部灵活地开展直接联系工作。要按照便于长期联系、经常联系的原则,以基层一线普通青年为主要对象,兼顾好广泛性和代表性,逐步达到联系规模。根据团干部个人能力特点、岗位性质,可以提高某一类型青年的联系比例,也可以联系若干个青年群体。比如,主要负责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团干部,可以侧重联系创业青年、应届毕业生、风投从业人员等;学校战线的团干部,在注重联系广泛性的同时,可以有重点地联系几个班级。为避免对少数青年的重复联系,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团干部合理确定联系青年群体的类别。
怎么联系青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名团干部都有自己联系青年的“独门秘籍”。团中央提供了直接联系青年的参考路径:以组织为单位加入团的区域化共建委员会;团干部与“青年之家”建立联系,亮明团干部身份和联系方式;参加或发起建立青年兴趣组织,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公益类服务;联系学校的班级或社团,开展联系服务工作;联系企业,加强与一线青年员工的联系交流;与“8+4”“4+1”“走转改”工作相结合,集中联系一批青年;结合出差、调研、会议等开展走访,联系所接触的各领域青年,增强联系的广泛性;建立一系列微信群等互动社交平台,加强与团员青年的日常联系。团中央开通了“1+100”管理网站,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过程实现了可记载、可互动、可查询、可评估。
联系之后干什么?“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开展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就是要让每名团干部像星星、像火种一样,在青年身边发光发热,开展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工作,照亮青年的旅程、温暖他们的人生。对于青年的思想困惑、成长中的烦恼,团干部要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对于青年面临的婚恋交友、就业创业、文体娱乐、技能提升、环保公益等方面的需求,要整合资源、设计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对于青年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可以争取党政支持、整合社会资源,给予一定帮助支持。当然,服务青年也要坚持依法依规、力所能及,不能大包大揽、违规办事。在此基础上,要运用讲团课、谈心谈话、实践体验、主题团日、专题学习等形式,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总之,开展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就是为了切实提升青年的获得感。
我们相信,只要团干部保持大部分工作时间和青年在一起,使直接联系青年真正成为工作习惯,团干部能力作风就会得到锤炼,团员青年的获得感就会得到提升,团青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就会不断提高。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