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推荐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心灵捕手 时间: 2018-2-7 09:48
标题: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专栏文章之一,字里行间,细细的拷问着灵魂深处。大部分时候,我们一边丧着、又一边燃着的马不停蹄,走着跑着,不知不觉忘了自己,玩命的飞奔中,直到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以下文字来自网络)
(, 下载次数: 3)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琢磨先生/文
著名诗人卡尔纪伯伦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名字叫做《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纪伯伦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敢于直视自己内心和表现的矛盾之处,而不是用自己的伪装,麻痹了真正的自己。今天我来注解一下纪伯伦的这首诗。
纪伯伦的第一次鄙视是,当灵魂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很多人其实分不清楚谦卑和进取的尺度,比如公司年终奖你其实可以争取一下的,但一想到需要去讨好领导,还需要在应酬的时候对自己明明不喜欢的人和颜悦色,于是摇头作罢。但是作罢之后的不甘如何化解呢?就自我解释为谦卑。因此很多人的谦卑,其实不过是懦弱的代名词罢了。
你有的东西,让出去,这叫谦卑。你本来就还没有的东西,选择了放弃,这叫自暴自弃。就像这名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故事,在他的发亲去世后,他姐姐要独占财产,斯宾诺莎坚决予以反击,为此打起了官司,结果是斯宾诺莎赢得了官司,但他马上把赢得的财产又送给了姐姐。意思就是,是我的,必须是我的。但我送给你,这是我的决定。而你,不可以侵占属于我的东西。
在打官司争取自己利益的时候,这叫进取。在赢得官司后愿意放弃,给对方留下尊严与余地,这是谦卑。
纪伯伦的第二次鄙视是,当灵魂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此处纪伯伦说的是爱欲,并不是情欲。爱欲包括了情欲,也包括了物欲,也包括了对身体的放纵。很多人的爱欲,是一种霸占与掠夺。比如他们认为占有了一个女人的身体,就占有了一个女人的灵魂,当他占有的身体越多的时候,他就获得了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这是典型爱欲的表现,其实,你什么都占有不了。
爱欲从本质上来说,是自己的不安全感,比如在早期恋情上受过创伤,后期就会表现为占有欲。其实灵魂空虚,用外界的占有永远不可能填补。哪怕你占有一个又一个的身体,也会在亲热过后,立刻听到魔鬼的微笑。
一个人的空虚,只能靠内在的充实来满足,比如寻找到工作的意义,再比如让自己的存在有价值感。不要向外探求,而应向内探索。佛偈有云: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灯。
纪伯伦的第三次鄙视是,在困难和容易之间,灵魂选择了容易。我还看过一句挺有感触的话,来自《闻香识女人》: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 ,我就知道。但是从不走,为什么?因为他妈的太苦了。
因为太苦了,所以宁愿选择容易让自己在舒适区里沉沦。沉沦是让人快乐的,因为只需要按照惯性简单重复即可,无需耗费再多的精力。但如此,一个人也就永远得不到成长,每一次我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终都完成了,并且因为挑战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人生的每一次拔高,都与自己的挑战密不可分。一个人不必总想着比别人好,着眼点不要放在别人身上,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比自己的过往更优秀。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叹息当下浑浑噩噩的自己。
纪伯伦的第四次鄙视是,灵魂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因此我犯了错是可以被宽慰的,只要一想到别人也可以犯错,自己立刻就先原谅了自己。这种念头,其实就是一种在烂人堆里看谁更垃圾的态度,会让一个人越陷越深。因为他们总可以在浑浑噩噩的人群里,找到可以攀比的下限。
一个人要想出类拔萃,必须是不断向上寻找参照物,而不是向下。每次犯错,从中总结经验,让自己成长,这样下一次就可以改善,如此,犯错才有它的价值。而不是用一句反正别人也会如此,就轻轻略过。
纪伯伦的第五次鄙视是,灵魂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一个人能经历大风大浪起伏波动,依然可以笑傲江湖,这是生命的坚韧。但如果因为害怕而一味选择逃避,则是灵魂的软弱。一个软弱的灵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自甘堕落。
要让生命变得坚韧,就是永远不忘记初衷。一个有强大目标指引的人,才不会有软弱的灵魂,这就是那句至理名言:前进的马队,不在乎路边的狗吠。所有的打击,都变成了垫脚石。所有的创伤,都增加了自己的抗体。每次失恋,都多了一个陪练。把所有的失败都当做背景,自己伸出手欧耶,然后收拾心情,再次上路,这才叫坚韧。
纪伯伦的第六次鄙视是,当灵魂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我们急于忙着鄙夷他人的丑恶,却忘记了自己却也有如此的特征,只是忘记了反省。这也是很多人的处世之道: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比如有人刚随地吐了一口痰,就说别人吐痰不讲公德。比如有人刚用马甲去污言秽语辱骂了别人,转身就说着世界上的人没有起码的素养和对人的尊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最终都变成了自己厌恶的样子,是因为自己本身就具备了所有厌恶的特质,而自己又没有加以克制,最终愈演愈烈,走向了自己当初鄙夷的反面。
纪伯伦的第七次鄙视是,灵魂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曼德拉的名言好像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天总不亮,那就摸黑生活。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角落。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辨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你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每个人自保,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不跟随作恶,也应每个人坚守的底限。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