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聆听大师说话(三)
[打印本页]
作者:
心灵捕手
时间:
2018-3-6 19:59
标题:
聆听大师说话(三)
聆听大师说话(三)
青春迷惘后,我发现13件事
文/龙应台
十、下山比上山难,下台比上台难;退场比进场难,结束比开始难
我才刚刚去登了屏东的大武山,3092米。上山的时候,虽然艰辛,大家还可以边走边笑边看风景。下山的时候,却一片安静,因为你要看着你的脚每一步落在什么地方,每一个石头都是滑的,每一块土都可能松塌,一不小心就会坠落山谷
同样一条山路,下山需要上山好几倍的注意力。
进,需要勇气;退,需要智慧;缺一不可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十一、做一个终身的人类学家
人类学家,不会急著做价值批判;他一定先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就是夜半丛林遇到鬼拍肩膀,他也要抓着鬼的衣袂飘飘,问清楚这鬼的阴界来历
如果我们对所有我们坚决反对的事、仇恨的人、无法忍受的观念、不共戴天的立场,都有一个人类学家的眼光,在决定要反对和仇恨之前,先问清楚“这究竟是什么”,“你这是为什么”,整个世界可能完全不是你所想像的。
小王子画了一顶帽子,如果你愿意打开,你会发现里头其实是一只大象,如果你愿意看得更深一点,原来是一头被蟒蛇吞在肚子里的大象
只要懂得先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你就会发现,帽子里面其实有大象、战争里面其实有远比战争重大而长久的价值。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十二、带著温情与敬意面对历史,也带著温情与敬意理解现实。
钱穆在战争时期为青年人写《国史大纲》,说,对自己的历史有所知的人,必然会有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我接受他这句话。为什么要有温情与敬意?对于历史怀有“温情”是因为,你看到了前人的伤痛之处;保持“敬意”是因为,你懂得了前人的艰辛之处,也就是一种跨时空的设身处地。
我们今天所坚定信奉的“是”,将来可能变成下一个世代所鄙视的“非”。如果没有一种懂得,没有温情和敬意,下一代人也可以傲慢地、自以为是地拿他的“是”做为砖块来砸你的“ 非”。
就是对于现实的种种撕裂和对立,也不妨以多一点的温情和敬意去理解,温情和敬意并不抵销对真理的探求,它反而增加了真理的深度和厚重。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十三、一定要维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如果你的男友或女友深情款款地跟你说,“我想完完全全地拥有你”,不要迟疑,马上逃走。
如果你自己对你的男友或女友这么说,那么……绑个鞋带吧
十三点五、青春的时候,尽量享受爱,享受性,享受知识
白天比黑夜长,所以享受知识超过性。
最后一条,堪称经典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