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摩旅之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09:41
标题: 摩旅之体会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09:43
摩旅是最能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之一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09:50
自个的爱车之上,自由自信的你,乘风穿行于山水之间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0:00
心中有情,处处风景!日行千里与时速20有何区别?你HI我也享受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0:13
三五车友邀伴同游---幸福之事!单骑独行自享山水间——仙羡之事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0:26
人性中的自私·贪婪是人作为动物之一的天性!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于有些人能控制另些人被控制
作者: 开口枣    时间: 2011-4-12 10:38
大厨看透红尘了……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0:39
摩旅我认为可分三类:1~点对点,2~线对点,3~点对线 (分开说下1~出发地直奔目的地,2~出发地沿途游览到目的地,3~出发地沿个大体主题内容一路游玩而去)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1:14
出行心情也大约三类:1~休闲娱乐,纵情山水,2~走难走的路,挑战自我,体现自我,3~邀友同行,排解烦闷,顺便飙车找寻刺激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1:20
那为飙车而上路骑行,我不认为是摩旅!!
作者: 开口枣    时间: 2011-4-12 11:25
何为摩旅?摩是工具,旅是目的。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1:43
摩旅先有摩!短途的摩托一般正常骑行的机车就好 长途的大多要加强下灯光、制动、喇叭、护杠、线路、轮胎
作者: 不必在意    时间: 2011-4-12 11:50
我系:1~休闲娱乐,纵情山水。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1:53
身上也应穿戴质量保证的护具如护膝、护臂、骑行服、手套、靴子、好的头盔(特强调)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2:11
旅就旅行了(目的应是通过不熟的环境来调节自个) 要有好的旅行大多平时就多了解:路径、路况、美景、风俗、季节等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2:22
平时多和爱车在附近溜溜,一是滋长骑行经验,二是让车车随时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可出发)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2:41
平时多浏览些摩旅网站、摄影网站
作者: 六月飘雪    时间: 2011-4-12 13:25
顶楼主,说得非常好
作者: 六月飘雪    时间: 2011-4-12 13:28
摩旅三类,都有过经历。摩旅,在安全前提下,我只追求开心。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4:08
把收集的资料分地整理,按交通图编好,并随时更新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4:13
加入当地车队或附近的车队,参加编队出行学习经验,多向早行者请教,近快使自个进步成老鸟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4:18
保持对上路骑行的敬畏感!小心谨慎驶得万年车,安全慢行保开心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4:23
按收集的资料制订摩旅计划,安排时间安全地完成它,这样你已有好的摩旅经验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4:29
多尝试走各种路况的路,丰富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尽量向拉力赛车手标准看齐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2 14:34
到这里你已可有能力摩旅祖国的绝大部分的山山水水了! 预祝您摩旅自由、快乐、放松!!!
作者: L异翼    时间: 2011-4-12 15:17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作者: lnie    时间: 2011-4-12 17:57
引用第18楼六月飘雪于2011-04-12 13:28发表的 : 摩旅三类,都有过经历。摩旅,在安全前提下,我只追求开心。
图乐途乐。。。
作者: 江南雨    时间: 2011-4-12 20:47
楼主见解很好,顶一个。
作者: 弱鸡哑N97    时间: 2011-4-12 22:55
一次讲了去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4-13 11:08
标题: 回 28楼(弱鸡哑N97) 的帖子
某法子啊!一年级都某读完
作者: lnie    时间: 2011-4-13 12:26
引用第28楼弱鸡哑N97于2011-04-12 22:55发表的 : 一次讲了去
每个人的文笔风格不一样啊~~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5-18 18:21
摩托车旅游常识!安全第一(转帖) 一、绝对遵守 1.不能酒后驾车,无论驾驶多好的车、多高的技术,无论喝的多少! 2.如果身边朋友酒后驾车,也要全力劝止。 3.红灯停车、按方向灯指示行车、禁止调头、行人优先等交通法规,要绝对遵守。 4.超速行驶,本身就是相当危险的事。二、跟车 1.近距离跟车要注意车速,禁止用大于前车的速度行驶。同时,在视线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注意前几辆车的刹车灯。如前几辆车杀车灯一亮,立刻收油,准备刹车。 2.远距离跟车,要注意看观后镜,最怕后面的高速车辆强行擦入两车之间。如有此情况立即刹车退让。 3.所跟前车刹车灯亮起时,禁止超车! 三、过路口 1.包括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这里一般是轻微碰撞事故的多发地。 2.首先要注意避让行人,有的时候红灯亮起,行人还不快不慢的过马路。 3.如果你起步太快,反而会把行人吓傻在马路中间。 4.要小心身边并行的车辆。危急避让的情况下,他会靠过来占用你的行车道。立刻刹车避让,以免擦伤摔倒。 5.有的朋友,看到左道的车在等红灯,而右道却是空道。于是不停车慢慢的向前开,等绿灯一亮就加大油门第一个冲过去。此种做法要高度重视,极度危险。 6.总结:过路口的时候,就算是绿灯也要减速,红灯就一定要停。如果想不停车高速通过,就要在100%视线好的情况下通过,此做法不提倡!你不撞别人,要防止别人撞您. 四、超车 1.说起超车,要说的就多了,超车时要考虑各种路面情况,这和每人的驾驶经验密不可分。 2.尽量从左道超车。右道超车要注意视线内的行人、自行车等。 3.用一个适合的发动机转速来超车,超车时间越短就越安全。 4.在没有隔离带上的公路上超车要多留一点心,注意力要集中。超左道注意对面来车,超右道注意前车变道。 5.红绿灯路口禁止超车。 6.总结:指示灯的安全做用不可小视。超车前一定要先打开转向灯,同时也可以用大灯辅助。如果当你想转向时,却发现前车或后车已经打了转向灯,此情况禁止超车,还是老老实实礼让。五、变道 1.一般国道和市内变道,要注意前后车距离。 2.变道一定要打转向灯,看观后镜。 3.高速变道需要更大的安全距离,和更早的打转灯。 4.所有车辆,任何行驶路面,绝对禁止:连续变道! 六、倒车(侉子、汽车) 1.对于一个合适的车位,倒进去比开进去容易。 2.倒车其实不难,只有一个字:慢!! 七、高速行驶 1.首先要说明的是:高速行驶都是具有危险性的。 2.摩托车不管是提速还是高速行驶,都要比汽车容易,但是危险性却是汽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3.摩托车在市内骑车最好别超过60公里,在郊外也最好别超过80公里。 4.你想高速行驶,就要知道自已的刹车性能如何。很多老师傅,就是在刹车预见性上高人一等。 5.不管是摩托车还是汽车,高速行驶状态下刹车,都不能一下子抱死!! 八、高速公路专栏 1.法律上禁止超速 2.超车,由于车速较快,要提早打转向灯。而且要注意前向200米内所有的车辆行驶状况。 3.禁止长时间占用超车道。 4.高温天气,要注意前车爆胎的紧急情况,特别是货柜车。 5.雨天刹车性能会大打折扣,有ABS也不能一脚急刹车,注意打开防雾灯慢行。 6.高速公路上如看到路面维修,封锁路面提示牌,这个时候请立刻减速,并且禁止超车!直到行驶到解除路面封锁后,方可正常超车。 7.如果前方有几辆同道排队的货车上坡,看到这种情况,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减速,然后慢慢超车、或不超车。 8.还就是就注意后面开过来的奔驰、宝马、凌志等高档车,这些高档车要超就要超,对其它的慢车绝不手软,要注意他们的强行并道。 9.过隧道禁止超速、禁止超车、禁止急刹车、前灯、打开尾灯。 10.摩托车发生故障,要尽可能把车开到紧急停车带内,而且要正确使用三角警示牌。(或石块、树枝代用品) 11.绝对禁止:连续变道! 九、摩托车另外需要特别注意事项 1.骑摩托车一定要使用头盔。 2、雨天下坡不能太过用力使用前刹车。最好就不要骑车了,特别是绵羊,雨天实在太滑了。 3.沙子路面也不能用力使用前刹车 4.晚上骑车一定要慢,因为什么东西你都有可能压到。摩托车晚上还要注意除交通以外的人身安全问题。 5.对于意外发生的事故,摩托车的死亡率也比汽车要高。这是2种交通工具结构所决定的。 6.但两种交通工具的发生概率却是不能对比的,不能说摩托车的交通事故率比汽车高! 7.在好的路面高速行驶中,特别要注意从路边直冲出来的摩托车,所以看到路的左边有小路,就要慢点通过。 8.像我一样喜欢旅行的摩托车友有很多,在郊游的路上千万不要高速驾驶!因为郊外的路面很多有大小不等的坑,而且很多路可能都是第一次走,并不了解路况。 9.行驶在山区路面,要注意地面上的石块。不能用过高的速度超车、过弯。 10.在乡村要注意过马路的猪、狗、鸡、鸭等,还有年龄大的大妈。 11.最后,注意马路上的交警! 祝您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5-31 02:45
学习的:7大行为毁掉摩友身体! 饿了才吃:   生活中许多人不是按时就餐,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饿”。   其实,食物在胃内仅停留4-5小时,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这时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饮食规律、营养均衡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渴了才喝:   平时不喝水、口渴时才饮水的人相当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们不了解渴了是体内缺水的反应,这时再补充水分为时已晚。水对人体代谢比食物还重要,生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成年人每天需饮水1500毫升左右。晨间或餐前一小时喝一杯水大有益处,既可洗涤胃肠,又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据调查研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便秘、尿路结石的患病率明显低于不常饮水的人。   累了才歇:   许多人误以为累了是应该休息的信号,其实是身体相当疲劳的“自我感觉”,这时才休息已为时过晚。过度疲劳容易积劳成疾,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疾病乘虚而入。不论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都要适当的休息或调整。   有些人很注意养生保健,但在生活习惯上却存在一些误区,像下面这些“亡羊补牢”的做法,不是尤未为晚而是为时已晚了,这已经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     困了才睡:   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才去睡觉。按时就寝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人的一生约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只有养成定时睡觉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才能维持睡眠中枢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急了才排:   很多人只在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宁愿憋着,这样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可导致“自身中毒”。因此,应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以减少痔疮、便秘、大肠癌的发病机会。   胖了才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日逐增加。导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进食过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而这几种诱因完全可以在体重超标之前加以预防,如控制饮食,防止暴饮暴食,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理想的减肥药,因此,减肥不如防止肥胖。   病了才治:   疾病应该以防为主,等疾病上身,已经对身体造成危害。疾病到来时都是有信号的,比如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就是疾病的前奏。平时应该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感到身体的亚健康,就要引起注意,要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 阿什    时间: 2011-5-31 13:40
学习了。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6-9 14:00
 一、在市区街道行驶(1)   1、不必严格遵守限速规定;   2、不要在道路中央大摇大摆地开车,要保持好属于自己一台车的空间;   3、不必固执地靠右侧行驶。   什么时候刹车,在什么地方加大油门,用怎样的速度行驶.......,当你独立驾驶摩托车行驶在公路或市区街道上的时候,这一切,没有任何人能告诉你,都必须由你自己在瞬间作出判断和决定。按照自己的意志随心所欲,这时你就成了“国王”!但是,在有了权利的同时,也就存在着义务和责任。因为这样的国王在道路上并不只是你一个人,大家都是统治自己摩托车或汽车的国王。如果和另一个“国家”发生了战争,势必有一个国家被消灭。如果,你采取“闭关自守”或“我行我素”的姿态,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了。当你驾驶摩托车行驶在公路上,成为“交通流中的一员”的时候,就和上述的情景一样!特别是在市区街道上,是很难和他国(车辆)进行对话的。但是你要记住:遵守交通规则开车,是最安全的!这是经过了多少人血和泪的教训所总结出来的真理!尤其当你被裹挟在拥挤的车流之中时,快了不行,慢了更难受。总之,再不能按照自己意愿一驾驶你的摩托车了。这是每一个开车人都深有体会、不言自明的道理。   在车流中行驶,并非一定要保持在一定的车速上。如果和周围车辆的行进速度完全一致,你就不能灵活地操纵好自己的摩托车。而且会产生疲劳感,导致错误操作,甚至发生事故。在众多纷杂的车辆长河中,要视野开阔,如同从上空腑视那样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周围车辆的动态,善于在拥挤的车流中,发现属于你自己的行进道路,甚至开创出一条畅通之路。身在车流中,既不会被“堵死”,也不能跳出去,重要的是,确保自己的足够空间和安全位置。这种意识是很重要的。  二、在市区街道行驶(2)   在市区街道车流中行驶,首先你要有这样的特殊观点:周围所有的车辆都是必须警惕的“敌人”,而你就置身于这个庞大的敌群之中。虽然并没有哪个敌人要杀掉你,也没有和你发生战争的意思。但是你必须清楚:绝对不要轻信他人!因为大家都发疯了。实际上,当你在市区开一天车时,总会碰到一位这样的家伙。弄不好,你可爱的摩托车和你的肉体瞬间就会变成“废品”。也不知哪一天,你也会成为疯狂者,给别人造成这样的悲剧。   上述这些设想,都是以在市区街道行驶为前提的。例如,在你骑车直线行驶时,前面的汽车没打方向指示灯就突然转弯,使你不得不急刹车。如果你总在担心这类突发情况的出现,那就不能在市区街道开车了。作为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和操作准备。这样,即使发生撞车事故,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是说,在行进中要保持不易发生追尾撞车的车间距离,并把自己放在万一发生突发情况,也能向左或向右逃避的车位。同时要保持能随时踩后制动踏板的姿势。预先把一个或二个手指握在前制动的闸把上,做到能随时制动的准备。   在市区驾驶摩托车必须时时告诫自己:不要挨近对你不安全的汽车和行人!那么,什么样的汽车,什么样的行人是危险的呢?这就要靠你的经验来进行直观的判断。(我认为,主要有这些:班车,出租车,接送专车,翻斗汽车,新司机开的车,还有摇摇摆摆的自行车和行人.......等等)当然,即使你再有经验,也必须紧紧地盯着前车的尾灯,根据尾灯的不同信号进行操作,你的行动也可以用尾灯“告诉”后边车辆。你还应该通过前车的后窗来观察司机的操作情况。和车辆相比,盯住开车人的操作,更有利于你的判断。当然,在注意观察前车尾灯和司机动作的同时,必须把视线和主要精力放在你行驶方向的正前方!   在车流中驾驶摩托车时,还要注意你周围的车辆种类。是汽车,还是自行车,要上街购货的小轮摩托车,还是出租车。特别要注意的是,随时变线停车让乘客上下车的出租汽车。另外,你还必须让你周围的司机和行人知道你的存在。我想,只要他们发现了你,决没有故意和你过不去的道理吧。尤其是夜间,必须利用前大灯和尾灯指示你的位置。虽然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摩托车的运行状态不同于汽车,即使是常识,也不能忽视。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你的周围,有很多人是很缺乏开车经验的!  三、在市区街道行驶(3)   1、不要进入车流的死角区域,要让前车司机从后视镜看到你的位置;   2、不要进入死角区域,要在前车的侧后方行驶;   3、要注意观察前方几台车的动态;   4、提前指示自己的前进方向,不要做他人不能预测的突然行动。   在注意观察周围车的同时,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存在和位置。不只限于市区,只要有车同行,就必须严格遵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特别是你跟在其他车辆后边行驶的时候,就更需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必须让前行车的司机从后视镜发现你。同时,你也可以通过前行车的后视镜看到前车司机的面部甚至“眼神”。在这样的“相互发现”情况下同行,很便于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对行车安全是大有益处的。另外,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决不能使你的车处在前车的正后方,即“死角”的位置上,而应该在前车的侧后方。否则,在前车出现突然刹车等突发情况时,就极有可能来不及躲避而发生追尾撞车事故。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6-9 14:01
 除了从车身后窗和前行车司机进行“对话”,达到互相“了解”目的外,还应该透过前行车的后车窗,或从其旁侧,把前面2-3辆车的运行状态都“收进”你的视野之内。至于前行车的司机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对于经验尚少的你来说,却是很难弄清楚的。但是,刹车和方向指示灯还是能够看得到吧。当然,最前边那辆车也应在你的视线之内!   在你留心观察前行车运行状态的同时,还要清楚,及早地“告诉”对方你自己的运行情况。只要你上路驾驶摩托车,就要时时想到这一点!这一切,并非都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你自身的安全。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讲究社会道德,那么大家就都能有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每个人都平平安安。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交通”,就是素不相识的人们,在相互交际往来的同时,进行着“沟通”和“交流”。 四、十字路口(1)   十字路口最危险。因此:     1、要有随时停车的准备。     2、一旦进入十字路口,就要尽快地开过去。     3、对与自己有会车可能的司机,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使对方注意到你。     4、走对方能清楚看见你的路线。如果在汽车背后,摩托车就不容易被对方看见了。   可以说,在公路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即使在笔直的国道或空空的高速公路上,也难以预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什么。这样的精神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觉得这“太麻烦了!”,那只好躺在家里睡大觉!你也就没有驾驶摩托车或驾驶汽车的资格,甚至骑自行车的资格也没有!   在危险的公路上,最危险的还要算和其他路线交叉的十字路口。其中包括Y字形道路、T字形道路的交叉路口。很难想象,如果几个方向的车辆同时交叉,一起进入十字路口,将会是什么样子!   在市区的十字路口有完备的信号装置。但是你必须明白:危险因素并没有丝毫改变。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信号,使你有了安全感,放松了原有的戒备意识,岂不知就会有人闯信号突然向你开过车来,这是最大的危险!本来是“绿”灯,可偏偏有的人突然大减速,或来个急刹车,轻则使你大吃一惊,重则发生追尾,撞在前行车上。在十字路口你还必须留心各个方向。也就是说,在十字路口,必须“全方位”地观察各路车辆的动态,尤其要注意左转弯的车辆。   只会开汽车的人,却很少注意摩托车。无论是运行路线,还是运行状态,摩托车和汽车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汽车司机连对面摩托车的速度都搞不清楚。这并不是司机的过错,而是缺少经验。你还必须知道:摩托车也有“死角”,那就是斜前方。不同性质的交通工具,同时在一个场所里行驶着,对此,你必须时时牢记在心! 五、十字路口(2)   1、等信号时,要停在其他车的前边。   2、不要停在司机不容易看见的位置。   3、要注意黄灯就已开始加速着急通过十字路口的汽车!   4、左右转弯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意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和自行车;注意从左后边挤上来的自行车和小型汽车;注意那些闯红灯的行人和自行车;注意位于汽车背后的摩托车和自行车。   通过十字路口要注意的另一点,那就是“红灯”停车。这是因为在等信号时,如果你不预先做好随时起车的准备,同样会发生危险。   在市区街道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人不把自己的车停在等信号车队的旁边,而挤到车队的前头。这虽然有些违反交通规则,而且也很不礼貌,但却是一种有利的等信号方法。摩托车机动性很强,如果能和性质相异的汽车分道行驶,那是最安全的。在等信号时,停在汽车队的前边,绿灯一亮,就可以快速起车,而甩开汽车。目前,在市区街道十字路口,之所以把停车标线划成双格,目的也就在于此。   当然,你不能从汽车的横向挤过去,和汽车并排地停下来,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汽车司机不会想到这时候会有摩托车从后边挤上来。除非这辆汽车是笔直前进。万一向左或向右转弯,你就有被卷进高车身的卡车或公共汽车里去的危险。   如果你采取上面说的,停在车队稍前位置等信号的方式,为了你的安全,你应该“告诉”你旁边的司机“我在这儿!”尤其在汽车已打开方向指示灯,准备转弯时,就更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存在位置。   当你采取抢在车队前边等信号方式时,你应该对司机的心里状态有所了解,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开汽车的司机,你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即使由于你和旁边的司机进行了“沟通”,他也知道了你的存在,你还必须注意从横向抢信号开快车的家伙!更要注意,决不能挤进两排等信号的车队中间!一旦绿灯,两侧的汽车同时起车,你将是危险的!   在十字路口,左右转弯当然更危险,必须加倍注意,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主要注意点,如上面第4点所说。尤其左转弯时,更要沉着冷静,决不能硬来,左转弯时,也可采取靠在左转弯汽车的内侧,和它一起转弯的办法,来保护你自己。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6-9 14:04
六、十字路口(3)   摩托车总是想从汽车旁边挤过去。当然,这不只限于有信号的路口,只要交通拥挤或堵车的时候,不管什么地方,总会有这种情况。当然,最多的是在道路右侧靠路肩的地方。但是,这要比十字路口更危险。   许多行人,在过横道时,总是急急忙忙地在汽车间穿行,根本不顾及向左右转弯的车辆。还有很多人愿意坐在助手席位置上,这些人往往很缺乏“汽车社会”的知识,特别是儿童,往往会把车门突然打开。但是,最使你担心的,还是同时和你跑在一条马路上的摩托车同行。在繁华的市区几辆摩托车都以60km/h的时速高速行驶,他们虽然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却必须做好随时踩急刹车的准备。为躲避潮水般的汽车群,摩托车经常出现在路肩附近,但是路肩附近常常有很多砂石、土块,很容易滑倒。当路面倾斜较大时,车速太快,那就更危险了。   当交通阻塞,汽车排着长队,低速行驶时,同样也有很多危险。当然,躲闪行人、左转弯车辆等危险性是少了许多,但是,车流中也许某辆汽车会突然变线驶出车道,也会使摩托车大吃一惊,而急刹车。在十字路口,谁都会注意这些突发情况,可是在其他路段,就常常因没有精神准备而发生事故。尤其,在路旁设有“加油站”等出入标志的地方,你更要保持高度警惕,要用前大灯等方法通知前行车表示你的存在。   讲了许多汽车司机的事,再来看看你的摩托车伙伴吧。随着骑摩托车人数的急剧增长,就很难保证“质量”了。有不少摩托车手,当他跨上摩托车疾驶在马路上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普通交通工具的操作者,而有些飘飘然,如入无人之境,穿行在车空之中。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是万万使不得的! 七、超车   步骤:打开左侧方向指示灯,让前车知道你超车的意识;根据两车的速度和你车的加速性能把车挂到合适的档位;迅速超过;超车后不要马上并线,打开右侧方向指示灯,平稳地驶到原来车道上,并和被超车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交通流中开摩托车,并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受周围车流的影响,控制住自己的行车速度,在能超车的时候就应该超车。但是,你要知道,你准备超车的汽车或摩托车的开车人也在保持着他们自己的车速。所以在超车时,你不要影响别人的这种意识,扰乱别人的车速。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摩托车手。   超车时,要做到:在别的车继续自然地行驶中,你也自然而迅速地超过去。这样,你在关照了别人的同时,你也得到了最大的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好超车的“三要素”,即把握时机、果断和加速力。   把握时机是从前行车的速度和你自己摩托车的加速性能来预测超车所需要的距离。而且,必须从超车开始到结束这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危险路况,也没有其他车辆干扰,才能开始超车。与此同时,要注意观察前后左右的静态和动态情况。超车时必须轻松,决不能出现人为的紧张。下述情况必须慎重:在视线不良的弯道前面,是绝对不能超车的。在诸如坡道这种不容易看清对面车辆情况的路段,超车也是相当危险的。另外,在有可能突然出现其他车辆的岔路口附近。在超车时,还要掌握路面有没有浮砂,路面是否平整,有无坑洼和障碍物等方面的路面情况。   超车之前,还要清楚前行车的情况。比如对方是挂车,必须对它的长度有足够的预测;对大大咧咧,不太注意使用后视镜的司机更要小心。如果超车对象是自行车或小轮摩托车时,要保持足够甚至是“过量”的空间距离。另一个原则是每次只超一辆,而且要避免连续超车。   在掌握和考虑了上述诸项的基础上,不失时机,一气呵成地完成超车操作。超车时不能婆婆妈妈,要干净利落,这就是果断意识。   超车时,要最大限度地缩短在超车道上的时间。为此,在超车之前,就要通过熟练而有效的换档和油门控制进行加速。一旦开进超车,却不能顺利超车,就必须刹车减速,迅速回到原车道。最后,你必须记住:从右侧车道超车就是自杀行为![/hide]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6-9 14:09
环行弯道驾驶技巧(1)   “我特喜欢在环行跑道上痛痛快快地驾驶摩托车!”对这些人,我不得不给予善意的忠告:你要当心啊!这和在市区街道开车一样危险!   在你有了一定“驾驶技术”之时,往往忘了初学时格外小心的情形,会说“只有在环行跑道上高速行驶才过瘾!”当然,当你眼前展现出一条弯延曲折的道路,而且没有任何交通信号和限制标志时,作为一个摩托车爱好者,难免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和冲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你来到弯道入口时,却完全不象你所想象的那么“美好”,而且是一个非常特殊、完全不同的“世界”!你这时才会明白,这完全是一个供体育比赛的竞技场,也是一个专门磨练驾驶员意志和技巧的训练场。   在既有摩托车,也有汽车,还有自行车和行人的马路上,你并不知道,甚至猜不透这些车、这些人究竟想往什么地方去,想往哪个方向走。这就是马路,这就是街道,一个不只属于你个人通行的道路。在这样情况复杂多变的地方,固然有利磨练和提高你的驾驶技能,但是又伴随着很大的危险性。尤其是骑摩托车,受害的首先是你自己。   在道路上行驶时,如果有其他车辆,要尽量避免“并驾齐驱”,更不能开“怄气车”。比如,你以正常的速度行驶时,常常会碰到超越路面中心标线开飞车的骑摩托车人,甚至他还要回过头来嘲笑似地瞅你一眼。你万万不能学他!这样骑飞车是危险的,完全是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摩托车比赛场地是规范而平整的。但是在市区街道,或是在公路上,路面就不那么平整了,即使是你熟悉的路面情况,也难以天天都知道前方出现什么变化。不要被电视、杂志上摩托车大赛的镜头所迷惑,更不能去模仿。当然,还有另一个方面,也不要把环行跑道看得高深莫测,而应该把它当作是你外出旅行路线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一段特殊的路而已。但是你必须注意,即使你再遵守交通规则,总是要碰到一些无视交通法规的人。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都会随时给你带来麻烦,甚至是致命的危险!   因此,必须注意这几点:1、不能总是按步就班地转弯,要随时注意容易打滑的路段。比如沙子、浮油、路面龟裂等待;2、要经常保持躲避突然危险的足够空间。 九、环行弯道驾驶技巧(2)   要提前观察环行跑道里边的安全情况。那么,要知道2点:1、外倾姿势比内倾看的更清楚;2、从外侧进入跑道,能更早地看清跑道里边。   对于一个摩托车赛车手来说,没有比头盔护目镜脏了更使他感到不安的了。哪怕是一个指纹的污垢,也会严重影响视线!这是因为,人的最大信息来源,就是用眼睛来扑捉的。如果护目镜脏到连前方是什么都看不清了,你还敢戴吗?这就是说,在驾驶摩托车的时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前方视野”,在不确定因素甚多的市区街道或公路上行驶,就更重要了。当然,在环行跑道上开飞车的,也不乏其人。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只会开飞车,毫无头脑,一点不讲驾驶技巧的野蛮骑手。一个真正好的摩托车手,在环路上行驶时,应该采用能最大限度确保前方视野的骑车姿势,并采取最正确的操作方法。因此,在封闭式环路跑道上行驶时,必须重新考虑你的骑车姿势。身体过于内倾或是向前“探身”的前倾姿势,都会适得其反,不仅视野狭窄,而且使你身体不灵活,难以应付突发情况,是一种不可取的“过分动作”。驾驶摩托车的姿势,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着好看的特技表演,而是以顺利灵活驾驶摩托车为唯一目的的一种必要的行为!如果意在显示自己的做作,在真正的摩托车行家看来,只能是目不忍睹的拙劣行为。   从行驶路线看,应该尽量从外道进入里道,更能看清楚里边,视野会更开阔。快速驾驶的秘决,就是采取外道→里道→外道,这样的行驶路线。在公路上行驶时,决不能超越路面中心线,即使没有中心线标线,也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否则就会发生和对向车辆撞车的危险。又由于路面中心线和路肩附近,常有浮砂,所以从外道→里道→外道进行变线时,也要留有余地,不能靠中心线和路肩太近,应该在中间的位置行驶,以免发生滑移翻车事故。另外,在接近弯道入口附近时,不论什么情况,都要从靠近外圈的位置进入弯道,一边观察前方,一边顺利变线驶向内圈,只有在完全看清楚了出口,才能变线到外道。在里外道变线时,要掌握好速度的分配。总之,所谓环行跑道的行驶路线的选择,主要是速度的控制,最终的目的,是在出口时提高车速。在上述前提下,下一步就要学会速度的分配和油门的控制方法。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6-9 14:09
环行弯道驾驶技巧(3)   在此,先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左弯转大弯,右弯转小弯!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转弯时的路线应该如何走才正确。   先讲右转弯:从靠近中心线的位置进入弯道(有对向车时,从靠内侧的路面中心线驶入)--提前观察弯道里边安全情况--向弯道内侧逐渐靠近--弯道中间近似一种隐蔽行驶状态,不看到出口决不能变线到外车道--看到出口,即到达加速点,加速点要有余地,不能太靠里边--过了加速点后逐渐向靠近中心线的位置行驶(有对向车辆时,不要靠近中心线,否则有越过中心线的危险。)--记住:绝对不可超越路面中心线!   再来看左转弯:从靠近道路右侧路肩的位置进入弯道(最好留有1米左右的余地,因此处常有浮砂)--提前观察弯道里边的安全情况--在弯道中间近似一种隐蔽行驶状态,不看到出口决不能变线到内车道--看到出口,即到达加速点,加速点要有余地,不能太靠里边--过了加速点后逐渐向靠近中心线的位置行驶(如果发现有对向车,为防止超越中心线的危险,应离中心线远一些)--然后逐渐驶向外车道。   这里再讲讲弯道驾驶的实际技巧。首先必须做到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充分的减速--必须在摩托车尚未倾斜的直线部分就要完成减速操作。而且,不管在弯道行驶中出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冷静,作好减速操作。因为你不清楚弯道究竟弯曲到什么程度,你也不知道前方的路面状况,更不能预料有没有超越路面中心线向你开来的车辆。如果是在封闭式竞技场,你也许会心中有数,可你是在街道或公路上行驶啊!   “不管什么样的弯道,我都是以全速开进去的!”这样的糊涂蛋随处可见。“我转弯时速度干到××km!”以此为荣的人也大有人在。请恕我直言,那些因伤致残,或断送性命的,往往就是这些人!   所谓“速度”,就是包括几次转弯在内的总和。以山道为例,就是从山脚到山顶,用几分几秒跑完的。这里面,重要的不是转弯时的速度,而在弯道上用怎样短的时间和距离改变摩托车的行驶方向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可见,第一重要的是充分的减速。关于减速的说明似乎长了点,但是你必须绝对遵守这个最重要的原则。   转弯时,一般情况是在自己的车道,从外道进入弯道的,并在直线段刹车减速。然后放开制动,用下半身和移动使车体倾斜。在接近最大倾斜角度时,逐渐加大油门,这样,摩托车就会连续而顺畅地改变行驶方向。为完成这个行驶过程,就要在达到最大倾斜角度时进行充分的减速,而油门是一点一点打大的。不过,在没有看到弯道出口之前,可以给后轮加上些动力,使车继续保持在弯道内圈车道上行驶。在看见了出口时,摩托车也就自然朝这个方向驶去,就可以逐渐加大油门了。 十一、环行弯道驾驶技巧(4)   先讲一点需要注意的:要把弯道看成是“连续不断”的!   稍微解释一下:1、如果认为“就为一个弯儿”,而没有思想准备,在突然又出现弯道时,就难以应付了;2、如果通过第一个弯道速度太快,就很难进入第二个弯道;3、在没有明确弯道出口是怎样时,不要盲目地转向;4、如果有余地地转弯,即使转向路线变了,也完全能够应付,顺利地拐过去。   现在我们改变一下前节讲的转弯方式,采取加大转弯半径,在入口处就从外圈直接进入弯道,同时提前加大油门,这样,在出口处全部开启油门时,就会全速地从外圈驶出弯道。而且在加速前沿路段就可以提前加速。这样的转弯,就是赛车时采用的外道→里道→外道的转弯方式。当然,那种不注意速度的分配,盲目加速转弯,是相当危险的。驾驶摩托车的真正乐趣,是轻松自如地操纵你的摩托车,平安顺利地越过一个又一个弯道。当然,如果你认为这太危险,那么就不必在弯道出口一下子就冲向外车道,也不必贴里道贴得太近,因为你不是参加比赛,也没有人给你计时。真正做到漂亮的倾斜,圆顺地加大油门,使这些转弯操作一气呵成,总是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靠着这种连续复合式操作,快速的漂亮转弯,的确是其乐无穷,也是你应该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在公路上,往往没有或已经没有了路面中心标线,所以就更需要有这种运用自如、形成习惯的操作技能。这样,你才能安全而高速地行驶。   如果只追求速度,甚至固执地按照外道→里道→外道的转弯路线行驶,不仅危险,而且绕远。如果能充分利用对向车道,提高转弯的行驶速度,那将是安全而有乐趣的。关键的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条件(你自己一侧的车道宽度)。   其次,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加速控制点的选位。在实际道路上是没有这个标志点的,而是你在意念中选定的一个“目标点”。尤其是摩托车新手,更应提前选好这个“目标点”。在公路弯道上,要特别注意加速控制点不要选得太靠前了,因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想到:“前面还有弯道!”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6-9 14:11
环行弯道驾驶技巧(4)   先讲一点需要注意的:要把弯道看成是“连续不断”的!   稍微解释一下:1、如果认为“就为一个弯儿”,而没有思想准备,在突然又出现弯道时,就难以应付了;2、如果通过第一个弯道速度太快,就很难进入第二个弯道;3、在没有明确弯道出口是怎样时,不要盲目地转向;4、如果有余地地转弯,即使转向路线变了,也完全能够应付,顺利地拐过去。   现在我们改变一下前节讲的转弯方式,采取加大转弯半径,在入口处就从外圈直接进入弯道,同时提前加大油门,这样,在出口处全部开启油门时,就会全速地从外圈驶出弯道。而且在加速前沿路段就可以提前加速。这样的转弯,就是赛车时采用的外道→里道→外道的转弯方式。当然,那种不注意速度的分配,盲目加速转弯,是相当危险的。驾驶摩托车的真正乐趣,是轻松自如地操纵你的摩托车,平安顺利地越过一个又一个弯道。当然,如果你认为这太危险,那么就不必在弯道出口一下子就冲向外车道,也不必贴里道贴得太近,因为你不是参加比赛,也没有人给你计时。真正做到漂亮的倾斜,圆顺地加大油门,使这些转弯操作一气呵成,总是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靠着这种连续复合式操作,快速的漂亮转弯,的确是其乐无穷,也是你应该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在公路上,往往没有或已经没有了路面中心标线,所以就更需要有这种运用自如、形成习惯的操作技能。这样,你才能安全而高速地行驶。   如果只追求速度,甚至固执地按照外道→里道→外道的转弯路线行驶,不仅危险,而且绕远。如果能充分利用对向车道,提高转弯的行驶速度,那将是安全而有乐趣的。关键的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条件(你自己一侧的车道宽度)。   其次,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加速控制点的选位。在实际道路上是没有这个标志点的,而是你在意念中选定的一个“目标点”。尤其是摩托车新手,更应提前选好这个“目标点”。在公路弯道上,要特别注意加速控制点不要选得太靠前了,因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想到:“前面还有弯道!” 十二、环行弯道驾驶技巧(5)   1、上坡要加速。提前加大油门,防止转速降低。如果弯道是陡坡,应使用较低档位,保持高转速进行转弯。   2、下坡要减速。在开始转弯之前,要把速度减到最低程度,不然稍加油门,就会加大转弯的区间。      也许你有这样的体会,上坡转弯要比在平地上转弯容易驾驶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及时转换低档就会失速。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这种失速谁都会立刻感觉得到的。那么,为什么上坡转弯比较容易而且轻巧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是因为提前加大了油门的缘故。正如上面反复说明的那样,摩托车后轮的驱动力越大,行驶状态就越稳定。在同样侧倾角情况下,回转力就显得更大一些。在上坡转弯时,虽然增加了些驱动力,但是并不能怎么提高摩托车的行驶速度。在弯道的入口处的减速路段,也大体相当于上坡的情况。所以即使无意识减速,速度也会明显降低。这样驱动力就容易增加,转弯当然轻松容易了。在多数情况下,人们都觉得下坡比上坡更有紧张感,所以在上坡转弯时,在控制油门方面也就自然轻松得多。   下坡转弯,和上坡转弯正好相反。首要的问题是减速。即使以20km/h的比率,从60km/h减到40km/h,所需距离也比平地和上坡大得多。这是因为下坡时,实际速度要比预想的快很多。如果下坡转弯,仍然开着油门,速度也不会提高多少。所以在弯道入口处,更要比平地和上坡进行提前减速。这就是下坡转弯的操纵诀窍。同时,要判断开始加油位置和这一点上的速度,并根据这一点的速度进行制动。   在减速的同时,使上体稍向前倾,并放低视线位置,这样转弯会更使你感到顺畅,这不仅仅是一种心情,而且是必要的操作技巧。因为在身体倾斜之后,转弯时的侧倾角变小,从而使腰部也大有降低的感觉,这样转弯就更自然了。如果弯道坡度很陡,或是转弯半径太小,也有采取在身体倾斜的同时,不打开油门,在关闭油门状态下完成前半圈转弯的操纵方法,但前提是前轮必须是防滑轮胎。
作者: @蜂鸟    时间: 2011-6-9 14:11
不平整道路驾驶技巧(1)   半数以上的骑摩托车的人,可能都是“公路派”。但是,对于有过在公路驾驶摩托车经历的你来说,也很想看一下这一议题的内容吧。因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驾驶技巧。对于已经掌握了公路驾驶技巧的你来说,一定想从另一角度来学习不平整道路上的操作技巧。这和在柏油路面转弯不一样,完全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乐趣。当然,最使人愉快的,莫过于在林间道路上行驶。其实不平整道路上的转弯也是一样,从操作技巧方面来说,并没有什么更高难的东西。基本操作方法是:用下半身夹紧车体,使车体倾斜,给车轮以“急剧的冲击”。但是,不要给油加速。这和在公路上驾驶摩托车时的操作方法完全相同。   站立式是最基本的姿势:双脚站在踏板上,用双膝和脚脖子紧紧地夹住车体,使下半身和摩托车成为一体。腰稍微拉紧,使肘部和膝部放松。用膝、肘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保持上体稳定。   只有在平整公路上开车经验的摩托车手,开始在泥泞道路上行驶时,哪怕是骑着最上等的越野车,也难以控制好自己的姿势,不仅跑不快,弄不好还有翻车的危险!问题就在于他不能充分发挥轮胎的防滑性能。道路泥泞,轮胎必然打滑,而且没有规律性。因此,必须采取用不同于公路上行驶的站立姿势,还要掌握特殊的驾驶技能。   在泥泞道路和荒郊野外,由于路面坑洼不平,不仅使车体上下颠簸,而且车还容易打滑。所以更要用双膝和脚脖子夹紧车体。而且必须采用双脚踩在踏板上,向前欠身的站立式姿势。当摩托车上下左右摇晃时,由于膝盖以下的身体是和车体保持一体的,就能使头部和上半身保持相对的稳定。   即使采取欠身的站立式姿势,也决不可以将车把握的太死,既不能向上拉,也不能向下按。主要是靠下半身把车体夹紧,来保持平衡。在熟练了这种驾驶姿势的基础上,就可以发展到能使身体前后移动的正规姿势。但是,重要的是必须首先掌握好基本姿势。不管哪种姿势,决不要握死车把,或对车把施加任何“负载”,否则就有向前翻车的危险! 十四、不平整道路驾驶技巧(2)   转弯姿势:向前方蹬踏板,在其反作用力下,用膝部压油箱,使车体倾斜。内侧脚向前伸去,防止车打滑。放松上体和肩部,采用外倾式驾驶姿势。如转弯时车体很稳,可保持内倾姿势不变,即使变成外倾姿势,也不一定把内侧脚伸出去。   在不平整道路上转弯时,第一步要控制好速度,在较慢速度下,采用内倾式姿势,顺畅地转弯。为了防止转弯时发生侧滑,可以随时准备把内侧的脚向前伸出,“点地”似的保持车体平衡。在车体倾斜后,要立即打开油门。和在路面平整的公路上行驶一样,为保持车体平稳中,应该以在“加速意识”下转弯为原则。当然,这种“加速意识”下的操作不圆顺,反倒有发生侧滑的危险。   在掌握并熟练了第一步的基础上,进入第二步训练。在砂石等不平整道路上,以内倾姿势使车体迅速倾斜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转弯时,又必须使车体持有一定的侧倾角度。此时,可以利用外侧脚向前蹬踏板的反作用力,通过膝部压向油箱,把体重加上去,使车体向内倾斜。但是,使车体倾斜的第一个动作,仍然是给内侧踏板“加载”,即通过内侧脚把体重加在踏板上,使车体开始倾斜。车体倾斜后,用外侧的膝盖顶住油箱,在反力作用下,使上身向外移,这就是成了外倾式姿势。如果能使臀部也偏坐在车座的外侧,那就更标准了。   在外侧姿势下,外侧腿可以经常地贴靠在车体上,但是内侧脚却离开了车体。又由于侧倾角比较大,就会影响轮胎和路面之间的粘附力。因此,内侧脚就应该伸出去。但不要伸向横向,而是朝前轮的旁侧方向伸出,不然,脚的接地点就会在蹬地的瞬间向后移去。向内前方伸出的脚,并不是为了车打滑时支撑车重和体重,而是适时、恰到好处地“点到为止”,保持转弯时的车体平稳。不要用脚摩擦路面的方法来支撑车体。   车体倾斜的同时,打开油门的操作既要快又要圆滑。在转过弯,车体恢复平稳状态的同时,驾驶姿势随之变成内倾姿势。这里体重的移动,是靠外侧脚的“脚力”来完成,内侧脚则随着身体姿势的回位,重新放在踏板上。   第三步是身体前后移动的训练。刹车时,腰向后拉伸,把体重加在后轮上,使前轮解除“负载”。车体倾斜时,身体通过腰部的拉劲儿,迅速向前移动。加速时,腰向后拉,把体重又重新加到后车轮上,给以“驱动力”。上述的身体移动,都是靠“脚力”,通过腰部来实现的。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较好的体力。[/hide]
作者: 花蟹    时间: 2011-6-9 19:07
强贴,学习了!
作者: 丫蛋    时间: 2011-9-14 18:04
挖~~~好美~~好美~~~美翻了
作者: 丫蛋    时间: 2011-9-14 18:05
好想去看看
作者: cctv麦琪    时间: 2011-9-19 15:42
好帖。顶。
作者: 冰爽    时间: 2011-11-8 00:04
嗯!不错的学习贴。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