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发愁。。我家两岁宝宝睾丸一大一小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28963334
时间:
2011-5-3 15:59
标题:
发愁。。我家两岁宝宝睾丸一大一小怎么办
宝宝最近一个月睾丸一大一小,去医院检查说是鞘膜积液。要求做手术,可是宝宝太小,我不想做手术。各位妈妈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保守治疗吗?
作者:
英将689
时间:
2011-5-3 17:03
叫医院去死去吧,,,,,在农村听说过可以用中草药之类的洗..
作者:
英将689
时间:
2011-5-3 17:06
天冷时我儿子42天去妇幼那里体检,说我儿子小鸡鸡太小!!!操他妈的不叼他为爽的/.那是个男医生呢...,是男人都懂天冷时那个男人的小鸡鸡不是躲到里面去的............
何况才42天的小孩子...
作者:
地中海蓝蓝
时间:
2011-5-3 18:58
常识啊
作者:
情遇
时间:
2011-5-4 13:22
作者:
274109231
时间:
2011-5-5 06:47
呵呵··你傻吖··这个不用做手术的···我一个表弟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就好了··总之不用做手术~!
作者:
吴少
时间:
2011-5-5 10:22
我小孩以前也是。。。不过现在自己好了。。你不要让小孩子哭那么多。。晚上睡觉的时候稍微拿东西把屁股垫高点。。。。它就会变小了。。。那些医生是人渣。。。。以前我带小孩去看的时候。。我跟他说了情况。。那鸟人看都没有看。。就给我开个B超。。。我一看单。。照的是右边的。。。我儿子是左边的。。
作者:
gg5458
时间:
2011-5-5 11:16
疝气,不是很严重。听医生安排就好。不用担心。
作者:
qwert12345
时间:
2011-5-5 15:32
编辑本段综述 1.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固有鞘膜内有积液形成,此为最为常见的一种。 鞘膜积液 2.精索鞘膜积液 鞘膜的两端闭合,而中间的部分未闭合且有积液,囊内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都不相通,又称精索囊肿,发生在女孩的囊肿称之为Nuck囊肿或圆韧带囊肿。 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 鞘突仅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未闭合,积液与睾丸鞘膜腔相通。 4.交通性鞘膜积液 由于鞘突末闭合、睾丸鞘膜腔的积液可经一小管道与腹腔相通,又称先天性鞘膜积掖。如鞘突与腹腔间的通道较大,肠管和网膜亦可进入鞘膜腔,即为先天性腹股沟疝。 除上述先天性因素以外,另在某些巨大腹股沟疝或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管纤维化,可使精索静脉和局部淋巴系统回流受阻、亦可形成鞘膜积液。 编辑本段诊断 鞘膜积液多数发生在—侧,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积液量较多者常感到阴囊下垂、发胀、精索牵引痛等。巨大睾丸鞘膜积液时,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与性生活,步行和劳动亦不方便。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时阴囊肿大。平卧后托起阴囊,积液逐渐流入腹腔,囊肿缩小或消失。 B超状态下的鞘膜积液临床表现 鞘膜积液患者透光试验阳性。 鞘膜积液应与膜股沟斜疝和睾丸肿瘤相鉴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尤应注意有无腹股沟疝合并存在。 鞘膜积液,中医学称为"水疝"。临床表现为阴囊的一侧或两侧肿大如水晶、不红不热、下控睾丸、上引小腹、瘙痒流水或寒湿之邪、久郁化热,亦可见阴囊红肿、小便短赤等证。多因厥阴肝经之脉不得疏利,复受寒湿或湿热郁结所致。 方一 [来源]《中医杂志》(10)1981年 [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1剂,浸泡2-3次。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方二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6)1983年 [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方三 [来源]《新中医》(9)1982年 [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功效]温经、收湿、消肿。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编辑本段处方 组成 母丁香粉40克,压粉装瓶备用。 用法 先将肚脐洗净擦干,取2克药粉放入肚脐中,然后盖敷料1块,用胶布固定,每隔2天换药1次,20天为1疗程,间歇10天,再行第2疗程。 主治 睾丸鞘膜积液。 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供滑润、保护睾丸用,如果液体过多即为鞘膜积水。而鞘膜 鞘膜积液 积液的概念应包括鞘膜积水、鞘膜积血、鞘膜积脓和鞘膜乳糜肿。它的病因较多,炎症、外伤、肿瘤等阴囊和睾丸病变均可引起鞘膜积液。鞘膜积液中以睾丸鞘膜积液最为常见,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鞘膜积液的手术疗法效果良好。近年来也有单纯行鞘膜囊肿穿刺抽液后注药治疗,不用手术,但术后并发症问题尚有争论。 少量积液可无症状。若积液巨大,则有阴囊下坠不适,或排尿及性功能障碍,阴囊部可见梨形或椭圆形肿块,囊性,如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则肿块大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 婴幼儿鞘膜积液多能在发育过程中自行吸收,故除非积液巨大一般不予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较大的鞘膜积液,一般需行睾丸鞘膜翻转术,精索鞘膜积液行囊肿剥除术,交通性鞘膜积液则于鞘突处高位结扎术加鞘膜翻转术。小的鞘膜积液可行囊肿穿刺抽液注药术。 鞘膜积液诊断较易,不需特殊检查。但如需要排除睾丸肿瘤,则可进行前列腺、精囊腺、阴囊和阴茎的超声检查 鞘膜积液在热带地区发病率高,与血丝虫感染有关系,故平时防蚊措施是重要的。在农村中,由于各种原因,鞘膜积液的治疗重视不够,往往因严重的鞘膜积液而损害双侧睾丸功能。故应呼吁早期求医治疗。婴幼儿的鞘膜积液是先天性的,随着年龄生长发育,淋巴系统功能健全,多可自行吸收,不需急于治疗,可动态观察、定期复诊。 编辑本段原因 睾丸由腹膜后下降至阴囊时腹膜随之下降,成为睾丸鞘膜。包绕睾丸副睾的鞘膜为鞘膜脏层其外尚有一 疾病诊断 层为鞘膜壁层。两层之间仅有很少量液体。随睾丸下降的鞘突则在出生后完全闭合成为条索状物。若鞘突完全未闭合,腹腔内液体(腹水)可沿其未闭合的管腔流至睾丸周围或停留于精索某一段上形成鞘膜积液称为先天性或交通性鞘膜积液。睾丸固有鞘膜两层间积有过多液体,则为睾丸鞘膜积液。
作者:
qwert12345
时间:
2011-5-5 15:34
方二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6)1983年 [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作者:
七零八落
时间:
2011-5-6 01:05
我家小孩六个月啦 也是一大一小 有什么影响吗
作者:
ayy818618
时间:
2011-5-6 1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英将689
时间:
2011-5-6 13:53
现在的医生有什么小事大事 的.都是以最坏的和你说.....说得你头皮发麻去....为了业绩都是没有医德的. 去年就被医生给我小孩子开了张B超单的...妈的!还是老医生,经验足,一点事都诊断不了. 我不是心疼80块钱的B超,而是~~~~~~
作者:
yanlde
时间:
2011-5-8 17:12
你们是女人不了解男性构造啊,本来就是一大一小的。不一大一小才奇怪呢。
作者:
围围豆奶
时间:
2011-5-8 23:43
我宝宝出生也是这样。一直持续要2个月。后来身体自行吸收了。听说1岁前的小孩80%以上能够自行吸收恢复的。1岁后还没恢复就需要观察,接着手术
作者:
寂寞的狗狗
时间:
2011-5-9 22:42
作者:
1479960245
时间:
2011-5-10 00:36
我见我身边有朋友又系锦志。要动手术喔。到大影响生育问题啊
作者:
美丽的姑娘
时间:
2011-5-14 13:57
建议去做个B超,可能是隐睾或是鞘膜积液??如果阴囊空虚的话,那睾丸在腹腔下不来,会影响小孩的生育发育的,后果严重,如果只摸到一半睾丸,就要保守治疗,具体治疗到大医院泌尿外科质询,如果阴囊能摸得到完整的两个睾丸的话,那是最好的,不用担心 睾丸在胎儿期由腹膜后降入阴囊,若在下降过程中停留在任何不正常部位,如腰部、腹部、腹股沟管内环、腹股沟管或外环附近称为隐睾症。由于隐睾病人睾丸周围的温度比在阴囊温度高1。5—2℃左右,而温度的升高可使睾丸上皮萎缩,阻碍精子的发生,造成不育。这种睾丸的病理损害与睾丸的环境有关,位置越高睾丸上皮改变越严重。具体方案如下:①凡男性新生儿都需检查有无隐睾(小儿曲腿坐位检查最正确);②如隐睾小儿智力迟钝,需除外其它有关综合征;③小儿10月龄时就应采取GnRH喷鼻,3/d,每次400μg;④如不成功,每周用HCG l500U,共3周;⑤如复发,可再用4周GnRH;⑥如内分泌治疗失败,需于2周岁前手术;⑦如并发疝或睾丸异位,都应手术;⑧需随访每年一次,直至青春期;⑨小量buserelin(10μg)隔日一次,用5~6月可增加生殖细胞数或可促进生育,尤用于7岁前效果更好。
作者:
海~绵宝宝、的笑
时间:
2011-5-14 15:25
作者:
梦醒时分
时间:
2011-5-19 13:36
作者:
细潘仔
时间:
2011-5-19 16:13
一大一小相映成趣,顺其自然吧!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