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连接纽带 作者/少平心理咨询师 [打印本页]

作者: SP116161353    时间: 2024-1-1 11:56
标题: 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连接纽带 作者/少平心理咨询师
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连接纽带
作者/少平心理咨询师
前阵子非常有幸和一位高中校长讨论了当下青少年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的问题,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心理催眠师任重而道远。现在的孩子们动不动就发脾气,而且很敏感,爱胡思乱想,往往只要别人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就会过度地解读,一碰到问题就偏激,一做决定就纠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经历过一些挫折和伤痛。首先,是孩子的家庭成长经历。有的孩子在小时候,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动手打孩子,每天都打压着孩子,让孩子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长期的小心翼翼,让他们的内心变得自卑,敏感,多疑,就形成了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性格,长大以后就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同时,他也会像父母一样,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很容易就伤害到别人。有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所有的生活技能完全被包办,所有的要求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满足,一旦离开家庭,独自进入学校生活的时候,会有太多的不适应,因为离开家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惯着他,一点点的小挫折,他可能就会承受不了,这样造成一些孩子不愿意去学校,甚至躲在家里不再出门。

还有的孩子从小是被老人带大的,隔代亲的传统意识,更是让这些老人们给孩子过度的溺爱,在心灵空间上出现了错位的现象。其次,是来自学校的压力。1,拼分数。现在中考就开始拼分数,是否能考上一个好的高中?高考的时候更拼,是否能上一个好的大学,被认定为孩子未来的唯一出路。2,关系的处理。和老师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只要进入校门,就会面临这些问题。3,自理能力的锻炼。在家里,家长帮孩子处理了一切生活上的事务,在学校里,孩子要自己动手,如果在家里没有得到训练,孩子将手忙脚乱。由于孩子成长经历的原因,让孩子来到了青春期,正好是初高中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引导,可能就会出现厌学,霸凌,甚至是抑郁。第三是社会因素。国家提出了要用十年的时间打造全民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帮助孩子们度过青春期的部门和机构,但是如何让孩子们接受这些援助,又是一个问题。心理团队去学校,到社区,进家庭,帮助家长舒缓压力,教给老师干预方法,拿走孩子们的焦虑情绪。“支持一个人,帮助一个家,温暖一个城”,让元式催眠成为孩子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连接纽带!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