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海女民兵之歌》咸水歌剧本
[打印本页]
作者:
tbb197611
时间:
2025-3-9 21:54
标题:
《北海女民兵之歌》咸水歌剧本
咸水歌剧本《北海女民兵之歌》原创作者:汤斌斌
(大型非遗史诗剧|三幕七场)
剧本规格
时长:120分钟(含15分钟中场)
剧种:新编咸水歌诗剧
融合元素:疍家叹歌/八音班/几何印纹陶/更路簿/AR全息
主题意象:红绸(血脉)、陶纹(文脉)、针路(航脉)
人物表
林海霞:疍家女,民兵队长(青年至暮年)
陈晓鸥:第三代女民兵队长,海洋工程师
老舵公:非遗更路簿传承人
虚拟妈祖:AI导航员(全息投影)
歌队:12人,兼具汉俑造型与未来感服饰
序幕:潮纹问史
时间:虚实交织的时空
场景:环形水幕投影汉代合浦港与当代北海外沙码头
音乐:疍家《十二月采茶调》融合电子潮音
(八音班奏【大浪淘沙】,十二面铜鼓从海底升起)
歌队(踏浪形舞步唱):
"哎——
昨夜梦到珠还浦,今朝红霞染罗裙哟,
汉家陶片写战表,疍家女儿点雄兵!"
(铜鼓纹路投射为海防地图,林海霞剪影从鼓面走出)
第一幕:火炼红绸(1962-1978)
第一场:缚龙记*
时间:1962年台风夜
地点:地角渔港崩塌的防波堤
(风声拟作高胡急弦,六米红绸象征狂浪)
林海霞(腰缠咸草绳逆风而上):
"(快板叹歌)
一叹老天发癫狂,二叹恶浪要翻堂,
三叹怀中铁锚冷,四叹姐妹结成钢!"
(女民兵以红绸串联成网,汉代陶网坠与现代沙袋在空中飞传)
众女(叠唱):
"红绸不是嫁衣裳,要捆东海献龙王!
珍珠换得钢枪握,疍家艇是铁盾牌——"
(风暴中闪现1953年钢八连刺杀操,武术融合摇橹动作)
第二场:窑变
时间:1971年霜降夜
地点:冠头岭战备龙窑
(旋转窑炉投射合浦汉墓几何印纹,窑火拟作琵琶轮指)
老窑工(举宋代窑镜):
"(吟诵)七十二条火龙道,烧过唐宋元明清,
今日重开天门火,炼个新瓷装雷霆!"
林海霞(捧出带北斗纹陶罐):
"(慢板咸水歌)
泥胚捏进祖公胆,釉里溶着妈祖泪,
莫道此罐口儿小,装得南海云千堆——"
(窑火中幻化明代海防炮台,陶罐与火箭燃料罐时空重叠)
第二幕:针路惊雷(1996-2012)
第三场:更簿玄机
时间:1996年深潜日
地点:涠洲岛潜艇洞库
(舞台分割水上水下,钢索悬吊明代《顺风相送》立体书)
蛙人女兵(AR目镜闪宋代航路图):
"(新编咸水歌)
郑和针经指迷津,珊瑚丛里认旧痕,
沉船不是凄凉骨,海底种下定海针!"
(《南海Ⅰ号》青花瓷与光纤共舞,声呐拟作古琴泛音)
林海霞(操控机械臂):
"(快板)左手牵来西洋帆,右手系紧北斗缆,
古时针路今犹在,直上云霄第九重!"
(激光交织古代福船与现代科考船)
第三幕:云帆纪元(2025-2035)
第四场:数字祭海
时间:2035年元宇宙中秋
地点:虚拟合浦港与实体红树林
(全息妈祖手持量子罗盘,AI导航员唱编程咸水歌)
陈晓鸥(操控全息沙盘):
"(电子混声)珊瑚虫纹写算法,鲎血染就安全码,
老祖宗的星象图,化作量子云端霞——"
林海霞数字分身(区块链玉璧发光):
"(虚实对唱)
莫道虚拟非真实,海上明月共潮生,
汉陶纹是数据链,咸水歌即防火墙!"
(非遗传承人现场烧制嵌芯片南珠,珠光投影"新海丝公约")
尾声:咸水长城
场景:虚实交织的当代渔港,三代女民兵同织"数字渔网"
**(赋格曲式咸水歌):
"疍家艇,党旗扬,旧时浪,新时光,
织网织进北斗星,炼陶炼出激光枪。
不画柳眉描海界,女儿心是铁壁墙——"
(汉代羽人石雕与无人机编队齐飞,咸水歌化为量子声波)
(大幕在铜鼓与量子混响中渐落)
舞台艺术注
1. 非遗转译:
咸水歌"连环扣"唱法对应区块链架构
疍家红绸舞融合机械臂编程舞蹈
几何印纹陶再生为数据可视化语言
2. 技术赋能:
环场水幕实时生成古海图
AR实现妈祖与AI导航员时空对话
窑火采用热感应投影技术
3. 史诗结构:
以"红绸-陶纹-针路"构建三重意象
每幕高潮设置"非遗技艺觉醒时刻"
本剧以北海汉墓出土的"羽人航船纹铜镜"为精神图腾,通过"红绸"勾连疍家血脉与红色基因,"陶纹"贯通古代智慧与未来科技,"针路"串联海上丝路与星辰大海。在虚实激荡间,完成从"以海为田"到"以海为盾"的伦理升华,让两千年的南海波涛永远激荡着巾帼丹心。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