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远去的鹰潭漾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红石头    时间: 2011-12-7 19:45
标题: 远去的鹰潭漾会
远去的鹰潭漾会 作者:大红石头      每逢农历的八月,相信老一辈的鹰潭人都会想起那热闹非凡的鹰潭漾会. 现代人说的物资交流会,鹰潭人习惯叫“漾会”,每年举行一次,我们鹰潭人说的漾会想必是和中国各地的庙会很类似的,它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流传下来的谁也说不清楚了.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代的漾会只是不知何故在前几年被政府部门取缔了,传说是因为漾会场面大政府怕出事.相信很多亲历过漾会的鹰潭人想起那热闹非常的日子,脸上依然会兴奋起来的吧.就算没有亲历过的人,相信你一定也听老一辈的鹰潭人说过吧.       漾会我是有经历过的,只是那时还很小,家里的大人一般不会带小孩子去漾会的,因为漾会的日子街上人山人海的,大人们很怕小孩子走丢了.如果家里的小孩子实在哭着闹着想跟大人一起去,大人们就会哄着说买好吃的带回来,小孩子们听了就会不哭不闹了.记得最近有一年是在鹰潭白露的双凤街上举行,因为双凤街就在我们村子附近,那时的我们虽然还年纪小,我们小伙伴们还是结伴去玩的。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到二十二的三天,鹰潭城区的“漾会”便会如期在鹰潭市中心的广场和周边的几条街举行,本地甚至周边县市的大小商家,在“漾会”的前几天会在划定的位置搭建各自的临时商铺,摆上要出售的各类商品。到了“漾会”的正日,每天一大早,各地乡镇的农民挑上他们自制的农副产品早早来到“漾会”现场,找个摊点开始摆售。“漾会”的商品可谓琳琅满目,主要以农副产品为主,还有食品、服饰、家电、五金等。农副产品可谓包罗万象,有农家自制的竹篾、木制用具,如箩筐、提篮、风车、竹床,又如砧板、木桌、木凳、木梯;有铁匠打造的各色器具,如菜刀、铁铲、铁耙、锄头、铁锅;有品种繁多的农产品,如花生、芝麻、绿豆、粮种。“漾会”组织者还会特别划出一块地方用作牲畜交易场所,让农户交易耕牛、猪等牲畜。相对于农副产品,食品就显得单调多了,除了一般商店能购买到的工业食品外,最受欢迎的恐怕还是米糖、芝麻糕、甘蔗、柚子等农家自产自制的食品。布匹、服饰算是比较受欢迎的,当时的人们还习惯于扯上几尺布,回家后找裁缝量身定做,不像如今,各色品牌的服饰任意挑选。“漾会”时间一般为三天,在这三天里,广场及周边几条街道两边,各式棚子和地摊延绵可达数公里,前来赶集的人流将整条街道围得水泄不通,那情景比任何节日都要来得热闹。这时的商家也卯足了劲,向路过的每一位行人大声吆喝,似乎要将一年的商品集中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一售而空。人声鼎沸的“漾会”现场,充斥着讨价还价声、音响喇叭声、铁具撞击声。漾会期间,演大戏,唱“三角班”、耍猴、卖狗皮膏药等应有尽有,热热闹闹。在这样热闹非凡的日子,就算什么也不买,去街上走走看看也很有意思,当然那时的大人们都会去漾会的,因为街上总有你家需要的家什或是什么东西。      只是现在“漾会”已成为鹰潭人远去的记忆,而每逢农历的八月来了,作为老一辈的鹰潭人还是会常常想起那热闹的场面。当我们常常看到其他很多地区都在挖掘本地的传统文化活动,他们都很热心的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搞活经济,唉。。。。想不通鹰潭的很多传统文化活动却被取缔了。     
作者: 往事如风    时间: 2011-12-8 21:45

作者: 专打五毛    时间: 2011-12-16 14: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红石头    时间: 2011-12-23 20:32
引用第2楼专打五毛于2011-12-16 14:13发表的 : 那里的槟榔不错。就是口味重了点。不如台湾的来的新鲜。那种青仔青叶感觉好美味!
那是湘潭,呵呵
作者: 大红石头    时间: 2011-12-29 09:09

作者: 专打五毛    时间: 2012-1-2 23: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狂醉    时间: 2012-4-4 19:58

作者: 狂醉    时间: 2012-4-5 08:21

作者: 狂醉    时间: 2012-4-5 19:36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