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秦陵怀古
[打印本页]
作者:
mgz1954
时间:
2008-5-3 01:58
标题:
秦陵怀古
第一次知道秦陵兵马俑是在杂志上,那时早熟,10来岁的人就喜欢读“百花园”,“百科知识”等杂志,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当时的“百科知识”专门有介绍“兵马俑”发掘和研究的论文,文中说到的那一把被压抑、弯曲了千年的青铜剑,在发掘出来时,仍能铿锵地嗡鸣着回复笔直之身,它杀气逼人的样子一直就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敬畏秦俑印象。 第二次知道秦陵兵马俑是80年代张艺谋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电影场面气势恢弘,构思匪夷所思,情节惊天泣地。都说中国人缺少想象,其实喜欢“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最不缺少的就是想象了,程小东和张艺谋以八十年代的人拍了一部21世纪的电影。第一次看“神鬼传奇”,就觉得它是剽窃了“古今大战秦俑情”的构思,“木乃伊3”更证实了我的猜想。但是纵然“木乃伊3”拍得更“神鬼传奇”,它也不能替代去我心目中的秦俑了,张艺谋那一种华丽夸张的表达手法,把感情隐含在喧嚣之中,西方人是学不到,也感悟不到的,只有中国人,也只有中国人才会感觉到隐藏在自己基因中的千年的情感:当音乐响起,东儿奔向熊熊的烈火,泪水,情不自禁的涌出。。。。。 每次把电影看到这里,早已是衣衫尽湿。 第三次知道秦俑,人已在西安秦陵了。这时,再次被历史的伟大所震撼。未到秦陵之前以为兵马俑、秦陵地宫基本便是秦陵的全部了,听了当地导游的解说,知道秦陵整个墓区竟然达60平方公里之广,十数倍梵蒂冈的国土。工程之浩大,当时征发了所谓的罪人达70余万之众,耗时30多年,纵然:”项羽入关后,曾以30万之众“盗掘其陵墓,燔烧其宫观,三十日运物不绝”。今天所见的仍足以令世人顶礼膜拜!600多个陪葬坑星罗棋布在60平方公里内,从空中鸟瞰,何等的威严,何其的壮哉。 兵马俑出土文物陈列室,里面陈列有铜车马等文物,典型的秦汉建筑风格
东儿,谁是你的前世“东儿”?
神秘的军团,成千上万的秦俑,这群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虎狼之师,有着最严明的赏罚制度的军队,腋下夹着敌人的首级,迎着箭雨矢流,呼啸而过,闻者丧胆。 扫六合,统一中国;驱胡虏,修建长城;取百越,开疆拓土;这旷世奇功,只有崇尚暴力美学的“秦始皇”这种人才能成就。
铜车马,代表秦王朝极高的金属冶炼技术,铜和银能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花了8年的时间才修复的精品,据说陈列的只是个复制品?
那一把在心中的青铜剑,它仍是那么的锋利,充满着杀气。秦朝的青铜剑镀铬的,相当于不锈铜!厉害
秦军的杀手锏之一,弓、弩。秦军的箭有好多种,但都充分地考虑了空气动力学,特别是一种直射远攻的,箭头是实心菱形的,射得又远又稳。这种箭造了千千万万支,但每支之间的差异不超过1%,秦人的严谨,比今天的德国过之而不及。
这支曾经驰骋在中华大地的雄师,把它的力量隐藏在黄土地里的,一朝出土,举世震惊。 就如今日之中国,被世界遗忘得已经太久太久,当她一朝出现在世界的舞台时,世界惊诧地发现,已被她牵一发而动全身。
威严的中军帐 能打胜仗的军队,必是有着严密纪律的军队。
曾经的辉煌,成了今日的惊叹!
气势恢宏的阵仗,他们,是否仍在等待着那一声的号令,前赴后继,血染沙场!
秦俑挖掘和修复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据说修复一尊秦俑要3个月,而大多数的秦俑因为历史上人为的破坏,年久岁月的侵蚀,已支离破碎。 而秦俑他本身是秦军的真实写照,身上的衣服、配饰色彩斑斓,由于现在保护能力的不足,一件陶俑出土不到2天,身上的色彩就被空气侵蚀完,变成一个“泥佣”,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已出土,已没有颜色陶俑,很多很多的仍埋在土里,把最美丽的形象留给了未来、留给了游客的想象。
这地下全是秦朝的猛士,静默的军团,等待着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号令。
作者:
轮阵鬼
时间:
2009-10-11 02:21
好沙发!
欢迎光临 (http://120.77.173.188:88/)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