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6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钦州风情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19:0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游灵山大芦村 去广西灵山大芦村游玩已是2月7日的那一天,天气晴好,不冷不热,有微微的风吹着,正是青春作伴游玩的好日子.去大芦村已是先前约好的,因为身在钦州故一直被它吸引着,去与不去都在折磨着我,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吸引着我。幸好她有空我有空了,于是和友人相约从钦州汽车总站坐37块钱的快班车来到灵山,再花了个二十块钱坐三轮摩托车向东郊行走八公里,那便是一直向往的灵山大芦村了.去游玩的日子算起来已过了好几个月了,为何今天才提笔写出来,实在是我的笔力难为,一直在心头酝酿着,以致怀胎百日才得以现世.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以文字为我的生命灵魂的人来说,每到一处游玩不写出来似乎又对不起上天赋予我的生命的灵魂,哈哈此乃自命不凡也,让此文在世贻笑大方吧。   大芦村最吸引人的是那里有明清时代的成群的古民居,当然都是那个时代的有钱人家建的,且是有钱的读书人建的.吸引人的还有和那些古民居同时代种下的古树古木,都是好几个人才能合抱的过来的.大凡是古树人们都认为它们会有灵气,人们对它们也都很敬仰,就象我们在平日里看到一位百岁老人一样。在大芦村的后面种有的那六棵大毕树,一字排开那个高那个大,枝繁叶茂可想而知是和那些古民居是同龄物吧,它们见证着大芦村的发展和历史.我忽然想,如果它们会说话,那它们就是大芦村里最好的导游了。在村子的另一边有棵很古老的樟树,也要有好几个人才能抱的过来.看到樟树让我想起了我老家江西那边的樟树们,在我们老家江西的农村里很多古老的树就大多是樟树了,江西人对于古樟树的感情尢如对于闽南人对于古榕树的感情,那都是很神圣的,因为是一棵樟树所以看着很亲切,有如在异乡遇到一位老乡,让我自然的就想起了家乡村头村尾的那些棵古樟树,曾经年少时有些樟树我还爬上去过,只是那里的人们不懂得保护,现在也不知道剩下几棵了.此时的我在心里问道:那些古老的樟树啊,你们在家乡还好吗?不要说那些一砍就倒的樟树们了,就连那些老祖留下来的老屋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那里的人们只想着建钢筋水泥的新楼房,没人顾得上去保护维修它们,任它们风雨飘摇,日渐败落。可乐的是,老房子败落了,很多的新房子一幢幢的屹立起来了,历史就是这样重复着。 走进大芦村,有一口2000多平方大的水塘呈现在眼前,水很清又似乎是一片蓝,水面上还有几只戏水的鸭子,悠哉游哉。在水塘的岸上种有荔枝树,有的也很古老有的也很年轻,古老的再古老也不象樟树们那样高大,也许是树种的缘故吧。但是可以想象春暖花开时,它们是否还能结上荔枝?在这些南方的南方的乡村里,处处可见的就是荔枝树了。每年的六月开始,也让我这个外乡人可以吃到很多的新鲜荔枝,这里的荔枝好吃又便宜。。“日啖荔枝三百棵,不枉常作灵山人”,身在灵山真好,天时地利荔枝多。 因为天气好,这天来大芦村的游人很多,男男女女结伴同行,还大多是自驾车而来的,每一群人都会有那么几个人带着相机,且现在都是数码的,所以总看见有人在水塘边在古树下在民居里摆POSE尽情的东照西照,享受着瞬间占有那山那水的快感和兴奋,也总想留下一些回忆,也好在回去之后向友人们炫耀一番不枉来一趟大芦村。我也本想请友人帮我照几张相的,只是我生性不爱照相也就罢了。我想不爱照相的人都大多如此,要不就是嫌自已长得不够帅不够漂亮,要不就是做人很低调。总之照与不照,人都是那样,不照也罢,那我就每到一处都用我浅薄的文字记录下来吧,聊表我的一份敬意,我这样无趣的人也只能这样。 大芦村的古民居从明朝建到清朝,都是一家劳氏家族的,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命名为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蟠龙堂、东明堂、陈卓园、富春园和劳克公祠。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规模庞大,结构功能齐全,规划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积淀丰富,珍藏着许多文物。古宅群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反弹,给人们留下的印记,不仅仅是一段时光远逝的辉煌。古宅中的文物珍藏,被视为镇宅之宝的每字幅宽1.30>:1.80米,出自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手迹的“忠孝廉节”巨幅拓片,以前每逢重大节庆必展让族人瞻仰,: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至今三达堂仍高悬以那个禁鸦片烟著名的两广总督邓廷祯领衔,为道光十七年(1837)劳念宗考取国子监第一名题赠的鎏金“拔元匾”,其意义不只在装点门楣,恰恰道出了古宅中人凭教育兴家,历久不衰的奥秘;各处宅院“官厅”(客厅)格扇门中通年确保完整的公朱子家训》抄件,以及现在已经闲置了的各种款式的轿子和古石磨·、石杵,都折射出他们历来重视耕读文化的影子。 古宅中人还保留着许多“十里不同风”的习俗。自从明朝崇祯十六年(1659)他们那个在北京兵部职方司主政任上激流勇退的第四代祖劳弦,在渡洞庭湖遭遇狂风暴雨大难不死后,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闺族吃茄瓜粥“以示不忘祖德”,至今不易。而农历八月十八日“八月庙”的晚上,祖屋镬耳楼后背山参天盖地的樘木古树下,他们世代传授的“老师班”,在天幕月光下,拍击长鼓,表演传统民俗舞蹈“跳岭头”,亲朋乡邻云集,怡然自乐。   但是,大芦村古宅群积淀的民俗文化,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些传世楹联。据考证,古宅中有三 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世代承传,沿用至今的楹联。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喜事庆典,总是用鲜墨红纸将传世楹联重书一番,郑重其事地贴在约定俗成的位置上,几百年里从不更改。在我们看来,这是一道古朴清新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可在古宅中人心里的份量,那是先辈的遗泽,情感的寄托。 看完这些很有文化底蕴的古民居,也让我想起现在很多农村里的一些先富起来的有钱人,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发财了,拼命的和村子里的人们攀比着把自家的房子建得更高更高,他们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发财了,故以房子的高度来证明他们的财力。想想古人升官发财了,当然古人升官发财的大多都是读书人,因为是读书人,所以他们发财了才会把房子建得很有文化底蕴,故而成了现代的影视文化基地,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后人们才会去欣赏他们的房子,甚或是去欣赏一种文化吧。想想现在的有钱人建起来的那些高高的钢筋混凝土,没有多少的文化底蕴,若干年后的今天还会有人去游玩吗?只怕那些钢筋混凝土经不起风霜雪雨的摧残,摇摇欲坠之时谁人还敢走进去游玩呢? . 游六峰山 作者:大红石头  从大芦村返回到灵山县城,又兴致勃勃的直奔灵山六峰山而去。想必是因为六峰山的灵气,故此地被命名为灵山县吧。而六峰山之名是源于灵山县城西,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宝幛、冲霄六个主要山峰构成的峰群。在六峰山的山门口,远远就看见一座塑像,一个挺拔匆忙的身影,相信只要是稍微有点中国历史知识的人,就是不走近观看他,想必看到那雕像也就猜得出那便是一代中国伟人孙中山了。在我的人生中看到孙中山的塑像到此地已是第三个了,原先最早是在厦门的中山公园,那一尊塑像和这里的差不多高大,而最高最大的那便是钦州港仙岛公园的孙中山铜像了,他站得那么高看得那么远,从他的目光中依然能感觉到他老人家还在时刻关注着钦州的发展和未来,让人们不由得心生敬意。想想在中国的很多很多个城市,都会有一座中山公园至少也会有一条路使命名为中山路,“为百姓为民族谋福利的人,人民会永远记着他”,相信在中国的现在或将来无论是哪个党派来管理中国,人们都会敬仰着他,他的先知先觉是任何人都无可否论的。   进六峰山还得先买门票,原本以为是不要门票的。因为习惯了现在很多城市公园都是免费游玩的,我便径直的走进了大门,却被一个看似是看门的“娘妈”拦住了,看她指手划脚的说着我还不能完全听懂的白话,也八九不离十的猜出了是要先买门票才能进山的。顺着那位阿姨手指的方向也就是大门的右侧,有一个售票点,我们走过去买了门票,一张二十元的门票价确实让我为之一惊。六峰山算起来也就是一个城市公园吧,票价那么高。想想现在城市里大多公园都是免费的,就我所到过的公园大多也如此,甚至很多公园原来的围墙也随之拆掉了,方便市民们自由出入。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供老百姓休闲游乐和参观的地方,都会拆掉围墙的,就说我最近去过的钦州冯子材和刘永福两位将军的故居,虽然白天是免费供人们自由进入的,但因为那是一座民居有一定的文物,它们的围墙还是不能完全拆掉的,因为还有必要防火防盗的。如果现在还有哪个城市里的公园是要收费的,想必那个城市是一定不够发达的城市,也说明了那个地方的政府官员是后知后觉之流。相信等到不久的那一天,灵山人民都富起来了,灵山的政府官员们也想开了,六峰山也便可以免费游玩了。相信六峰山进门不收费也将是不远的事了,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嘛。哈哈。。。。等到六峰山免费的时候,我还会再来一次的。 进了山门,边走边瞻仰着孙中山的雕像,想走近他观瞻而脚步又不停的向前,因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登上六峰山顶。此行却没有近近的细细的看望他老人家,实是心有所憾,只得在此文向他老人家说声对不住了,请多多包涵。无限风光在顶峰,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每到一处山,总是很冲动的想一鼓作气的爬到山顶,也就常常忽略了山路边的一处处小风景。在路边有好些个上了年纪的娘妈们摆摊叫卖着香纸,今天上山烧香敬神的人还蛮多的,一路上都有人在来来往往,有人在上山也有人在下山,满满的。 沿路有处情人洞的景点,有条小路上去,只见上去的人也不见多。我们也没有上去玩,只是在我脑子里意淫了片刻,想象着那洞到底是如何的一个洞。想必不看也罢,就让它在那里洞着去吧。 六峰山其实并不高,海拔也就180多米,只是上山的路幽然曲折,古树遮天,上得山顶还是需要体力的。快到半山,有道教的关帝庙和三清观,还有佛教的大雄宝殿和观音送子。一山集有道教和佛教的寺庙在中国还真是不多,都说一山难容二虎,而此山却能一山能容多神,各居其山妙哉。原以为路上的很多人也会和我一样去山顶看风景,没想到他们大多数人是来这里烧香敬神,而只是很少的人和我一样。我见得此处寺庙不大,香火还倒是蛮旺盛的,人们敬了观音又敬关爷,看似一个个很虔诚的样子。我们自然也被寺庙里的人气吸引着,我们没有拜神也没有烧香,就在庙门口好奇的往里看看,却不见一个道士也不见一个和尚尼姑,感觉没有丝毫的佛教圣地之气。只是有那么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在把持着寺庙,从她们的神情来看,也未必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越看越像是一个个“促销员”,只盼着游人们多掏钱多烧香。还有那佛像前冷冰冰的功德箱,看似一个怒目暴睁又张着大嘴巴在向游客们讨要钱财,此处的神真是不敢恭敬了。就寺庙而言,我到过的也算是多的,福建的很多处寺庙我都有去过,最有名的是厦门的南普陀寺和蒲田的广化寺,那里香火都很旺,有很多的出家人在那潜心修行学佛,建有很正规的佛学院,算是真正的清静佛家圣地。如果去过福建的那些个寺庙,那么六峰山的寺庙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一个山寨版的寺庙,不知何来的灵气?然而求神拜佛是他们的事,我在意的是六峰山。 我是无意于烧香敬神的,我们继续着往山顶上前行,游玩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大多烧完香就下山了。越接近山顶大树也越来越少了,只有一些野草和小树木。山上奇岩曲径,怪石嵯峨,在石壁上的碑刻文字还是清晰可读的,算是有价值的。到得山顶,极目远望,灵山城尽收眼中,被群山包围着。那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宝幛、冲霄六个山峰也明明显显的数得清,无限风光在山顶,一览天下小,真不愧为六峰山也。 面朝大海不只有春暖花开 作者:大红石头     我们普通老百姓平时有个头痛体热的小感冒或是小伤口大多都会去街上的药店买药,是感冒了就去买感冒的药,是跃打损伤了就去买止痛止血的药.偶尔我也会想想,其实要想做个医生也很容易的,病人来了就问问哪里不舒服,如果病人说感冒了就给病人开感冒的药,是咳嗽了就开咳嗽的药,反正药品上面都有说明书,什么病用什么药怎么个用法都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医生也不用看了医院也不用去了,一则因为去医院麻烦又是要挂号又要在医院大楼中转来转去多则还要排队花费时间;二则我们自己也认为是小毛小病的也不用去医院,说不定一个小小感冒就被医生整出个好几百块钱的药,其实在药店买个一二十块钱的药加之多喝点水也就能好的.是人都怕去医院谁不希望自己身体健健康康的,一则是花钱二则是花钱还花的难受,毕竟去医院看病不是去超市购物,去超市购物花钱是为了享受生活,去医院则是受罪.可是我们大多是凡人俗身不是神仙,孰能无病哉.因为这样去医院或是去药店也就难免了,只是我们都愿意去街上的药店,也许也因为是大凡是药店都是明码标价的, 不象是在医院只有当你交了钱后才会知道所用药品的价格,何况在医院也不可能和医生讨价还价的。     就说前阵子的我,因为在傍晚去了钦州港的中山公园,此中山公园位于海边四处是茂盛的红树林,也许是那时海水正在涨潮吧,是海水把原本在红树林中休息的海蚊子们赶上了岸,因此公园里蚊子自然也特多起来了,我只是在公园里呆了一阵子而身上却被蚊子咬得处处是疙瘩,痒得难受且又无处藏身,不得不和朋友结束了一段浪漫之行离园而去.如果说你没有看过大海你没有见过红树林,想必一定很向往吧,我告诉你吧,别以为在大海边只有浪漫和幻想,海边的海蚊子可是狠凶猛的,海蚊子是海边的人们对它们的称呼,其实也就是生长在海边的蚊子,故名为海蚊子,钦州本地人都这么叫它.在海边的人们都喜欢把在海水中或是海边上长生的动植物命名叫海什么的,我们最熟悉的就有海带海鸥海龟海螺海豚等等。它们都姓海,就象我们生活在淡水河边的人们,也习惯把它们命名成河豚河蟹河蚌一样。其实在钦州这个海滨城市,有一个特产就是海鸭蛋,这可是逢年过节送亲朋好友的钦州特产哟,外地人来到钦州也都会买一箱捎回去的,不然就不算来过钦州的。海鸭蛋固名思义就是在海边生长的鸭子生出的蛋而已,在钦州海鸭蛋就象一些城市里的土鸡蛋一样走俏,在钦州的街市上你可以看到很多海鸭蛋专卖店呢。在钦州的小小一个海鸭蛋,送给亲朋好友是很有意义的。只是我来钦州已快三年了,可惜一直没有真正的吃过海鸭蛋,也不知和平常的鸭蛋有何区别,也许吃过吧,因为我平时也常常有鸭蛋吃的,只是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海鸭蛋。   我们往往去一个没有去过的乡村或是城市,往往会说既来之则入乡随俗之,当地的朋友也会这样劝之,为的就是要让你好好的投入到新的地方,无论是吃穿住用行免得让你活受罪,适应了一个新地方就是一种享受。就象一个第一次来到海滨城市的人一样,如果你不敢吃海鲜,怕这怕那怕皮肤过敏,就如一句北京话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到海滨城市不吃一回海鲜大餐那也是白来一回面朝大海了,春不暖花也不开了。我们常常身边有朋友会说,当他来到外地时,特别是那种很北方很北方的朋友来到南方的南方的海滨城市时,他们往往说感叹水土不服。其实当你来到一个外乡时,要想深入的体会它的特色,就是无论在吃穿住用行上都要适应之,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水土相服了。因为我是一个善于漂泊的人,我每到一处都是很入乡随俗的那种人,虽然我的骨子里是很怀恋自己乡土的那种人,但是我每到一处总是很努力的去入乡随俗的,也许只有入乡随俗才会更好的抚慰我的这颗漂泊的心吧。    我说的入乡随俗当然并不是说如果你来到钦州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不是要你也要让钦州的海蚊子咬一口的。当你来到钦州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海鸭蛋是肯定要吃的,吃不完的记得还要带回去送送朋友。海鲜也是要吃一回的,最好是多吃几回,也许你难得来一回嘛。被海蚊子咬了,却是很难受的,我深有体会奇痒难忍。就那天我和朋友去钦州港的中山公园,被海蚊子咬过后,接着几天身上多处起一个个的红疙瘩,还奇痒难忍。因为痒得难受, 我便去了钦州港的万和药店买药,本也想去钦州港的医院去看医生的,只是也嫌麻烦又觉得皮肤过敏也只是小恙就不去了。于是我走进了那家药店,店里做售服的女士很热情问我需要什么,我告知于她,她就在药柜上拿了一盒药推荐给我说这药效果很好,我接过那盒药看了看说明书,和柜台上其他的止痒药作了一番比较,我发现手上的药是此类药品中是价格最高的。我想也许药品贵的就是好的吧,何况售服的女士也极力的推荐它,于是我就去收银台付钱买回来用了。药买回来接着用了两天,皮肤也慢慢的不那么痒了,疙瘩也慢慢的消下去了,幸哉乐哉。 今日随意写写,也不妨幽默一回,面朝大海,不只有春暖花开,也会有海蚊子也会有海鸭蛋。 七十二泾一游 作者:大红石头 来过钦州港的人,想必都知道有个七十二泾,也有说叫龙门群岛的,而真正去游玩过的人并不是很多吧.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初来乍到钦州港的人,一定也对七十二泾这个名字有点好奇吧,七十二泾是指什么呢?我开始以为七十二泾是说有七十二个小岛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而事实是指在钦州港的西北部的茅尾海内有100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参差错落地散布在纵横10公里的钦州湾海面上,使这一片海域形成无数环环往复、曲折多变的水道,这些水道,被称为“泾”,“七十二泾”是形容其多.而真正去游玩过的人就知道,不只是七十二条.从七十二泾码头到仙岛公园的路边,,有很多的啤酒烧烤城,在夏天的夜晚,约上三五个好友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吃着烧烤吹着海风,看着那一片片的红树林伴着渔船上的灯火,那是很惬意的. 去游玩都要在钦州港的七十二泾旅游码头搭船,只要是白天都会有船去的,有私人的小渔船也有码头旅游公司的游船,,出发时间不受限制,只是每条船至少游一个来回要收两百块钱,只有四个人以上合租一条船就比较划得来,,如果中途不上龙门镇上游玩,全程大约一个半小时,租船的费用可以在出发前给船老大也可以在回来后给,就看你出发前怎么和船老大谈的,从我们游客的角度说,只要价钱谈妥了,最好是在回来以后再付钱这样比较好,这样游客就会比较有主动权,如果中途要上哪个小岛上玩或是上龙门玩,船老大也会比较好说话.听一个同行的游客讲,多年前他和朋友们来玩,因为他们在出发前付了钱给船老大,后来他们上龙门镇上游玩时间过长了一点,那位船老大在龙门港码头可能是等的不耐烦了,他就自行开船走了,等到他们从龙门游玩回到码头不见了原先租的那条船,他们无奈就又另租了一条船回钦州港,真可谓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去七十二泾游玩,最好是选择一个好天气的日子,阳光不要太大,海风也不要太大,因为主要是在船上看风景.还有就是看看是涨潮还是退潮了.游玩七十二泾时涨潮了和退潮了的风景是很不一样的.涨潮了,每条水道的海水满满的,水涨船高,两边的红树林一半泡在海水里,一半露出在水面上,间或有三两只白色的水鸟或飞或停留.退潮了,泾道很分明,一条条水路弯弯曲曲,从七十二泾码头出发,有一种逆流而上的感觉,而两边的红树林都裸露出来了,一半是浓密的绿叶,一半是被海水长期淹泡过的红树枝.裸露出来的还有那红树林下的淤泥,黑黑的想必是很肥的,是它们和海水共同养育了大片大片的红树林. 无论涨潮还是退潮了,游船行走在水道上激起的的波浪,还是很好看的,一阵阵的浪打浪,又有一阵阵的浪拍打着水岸,游客都会忍不住用相机记录下来.在水道的的水深处,有渔民成排成排养殖的大蚝,有的渔排上住有人家,有很精致的小木屋,最可爱的是常见有小狗在上面走来走去.一路前行,在水道的两边是一个一个的大小不一,奇形异状的小岛,让人不禁浮想翩翩.甚至有的游客会开玩笑的说,将来有钱了就在这买个小岛,安居乐业好了.只是每个小岛上都只是一些很普通的树种和杂草,并不怎么吸引人,也有一小部份的小岛上也种上了成排成行的速生桉,看起来还蛮引人驻目的.如果游客不想上龙门港镇上去玩,游船游玩一圈回到七十二泾码头,时间正好也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一个半小时的海上行程,也算尽览了七十二泾的风光,想想也是值得的. 冯子材故居游记 作者:大红石头 十二月九日风和日暖,中午时分我们走过钦州湾广场再沿着白水塘路一直走向宫保街,这条路不是很宽但还是很清静,来往的车辆也少,街道两边的店铺大多是做建筑装饰材料生意的,可谓是钦州的建材街之一吧。当走到了宫保街和白水塘路交叉处,我们自然就沿着宫保街走向冯子材故居。走过宫保街很快就到了一座水利沟小桥,在水利沟的两边种有很杨柳树,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柳树了,小桥流水,杨柳悠悠,很多年没有看见过这样很江南的景色了,让我驻足了很久。在宫保街一路上不时的有很多高级小车往冯子材故居方向开去,我们走过了小桥,就看到了一堵青砖围墙。在围墙的右边有一家叫“大龟王大酒生”的酒店,只见那酒店门前的空地上停放着很多高级小车,那些小车的主人尽是去酒店吃饭的,我原以为他们也是来参观故居的呢,想不到却是来腐败的。   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村退居时住所。冯子材(1818-1903),钦州人,字南干,号革亭,清末将领,历任广西、贵州提督。 1885年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在镇南关(今友谊关)“短衣草履,佩刀督队”,浴血奋战,法军大败,乘胜追击至越南文渊、谅山等地,歼法军1000多人,史称“镇南关大捷”。   故居的前面有一口水塘,只见一塘水不清不净的,只见有水不见有鱼,听说是养有鱼的,在水塘的岸上有两棵大树,一棵是榕树一棵是松树,树都有上百年吧。从故居正门进去,有管理人员摆了一张桌子,有几个女人在值班,按照她们的要求我们填了来访登记表。听说以前是要买门票的,不知是何故近段时间开始实行免费参观了。进了院门,对面就是故居全貌了,在故居的正前方有一座冯子材的花岗岩雕塑像,很传神的样子。故居的前方是一大片空地,在东南角有一块大石头雕刻“演兵场”三个大字,遥想当年冯老将军出征前是多么的威风啊。   故居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积64350平方米,是冯子材重组萃军开赴抗法前线的总部。由正门望进去,建筑群分为三排,之间互成天井,是典型的大户人家,梁雕翻涌白云,但檐画已经脱落,依稀可见零星色彩。首排经典的几根高大柱子在近期修茸时被人刷了一层石灰,已经辨认不出材料和颜色,听说是和门窗一样呈褚红,这是一大败笔。木制门窗倒是保持良好,除了漆褪色几乎没什么缺损,甚至虫蛀的痕迹都没有,好木啊。居所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建筑,包括三个小山丘,周围有墙坦。屋分三进,每进三栋,每栋三式,构成富有古风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筑模式。面通宽40.5米,通进深45米。主体建筑面阔3间,合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硬山顶,灰沙筒瓦盖。建筑注重牢固实用,没有豪华的装饰,但质高艺精。还有宗庙、塔、宇、马厩、鱼塘、水井、花园、果园等附属建筑,外筑围墙,规模宏大,院内东头新建有碑林,字迹精湛清秀,笔势劲遒,自成一景。   在冯子材故居后东北角有一座雕塑园,展览的是钦州灵山人曹崇恩大师的作品,雕塑园里共有二十八座作品,大多是近现代中国的知名人士,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等等。其中有一座雕塑是一个古人,像高有一米七八吧,它右手拄着一根拐杖,背有点驼还真有点象我,他还背着一个不知是书包还是包袱的东西,远远的我就猜这个古人到底是谁呢,同伴说你猜猜看吧。我想了想就说是苏东坡,我的同伴有点不信,她就走过去看写有人物介绍的那个小牌子,果然是苏东坡,太出我意料了,我尽然一猜就是苏东坡,哈哈看来我和苏老真是有缘的。此时我很高兴,我忍不住走上前和苏老先生握握手,希望沾些他老人家的文气。 来钦州快三年了,今天总算是去了一趟冯子材故居。其实一直是想去参观的,只是没有可以作伴的人。此伊人非彼伊人,有她伴我同行,不惜此行也。 风生潮起三娘湾 作者:大红石头 风生潮起三娘湾,吸引四方客来观。 海浪个个想上岸,一波一波戏石滩。 浪花跳起几米高,犹如鲛龙水中闹。 游客有女也有男,嬉嬉笑笑好浪漫。 观潮最美在傍晚,海上升起一夕阳。 夕阳染红半边天,好似有人放火焰。 只恨天色要昏暗,恋恋不舍各自散。 ------写于钦州三娘湾观潮节 游仙岛公园   来到钦州港,想要玩的地方有知名的景点三娘湾和麻兰岛,还有便是钦州港区这边的仙岛公园,也叫逸仙公园.站在钦州港区的很多角度,远远的都能望见公园的最高处有一座石雕像,那便是孙中山先生像.记得中学的历史书上介绍,孙中山字逸仙,故此公园也被命名为逸仙公园.身在钦州港这边,没有什么更好玩的风景点,便想着要去仙岛公园走一趟,一睹孙中山他老人家的"贵相".来钦州后得知,原来孙中山他老人家在建立中华民国之初,曾制定过一部兴国方略,很有远见的提到要把钦州港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钦州港得到过孙中山的如此厚爱,今日钦州的人民也很感恩他,孙中山在钦州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位贵人,立此一园以示钦州人民的仰慕之精神.   仙岛公园我们是7月6日白天去的,门票每人10块钱.同行的小苏说傍晚6点以后进公园是免票的,只是我们等不到那时候,花上10块钱也值.走进公园的大门,一直往前走50米左右的水泥路面,两边种有树木.接着是爬山,登台阶,往上的台阶一级一级的,看起来又高又很多,把顶上的孙中山石像显得更高大.远远的看他又好似一块巨石屹立在山上.   我们一行三人登着台阶,说说笑笑.小苏说台阶总共有999级,我表示不信,边走边数,我们数到快到山顶上,台阶远远不够999级.小苏说她自已也没有数过的,那只是听她的弟弟说过,想来是小苏有意要逗我们.来到顶上站在孙中山石像下,围着石像转一圈,环顾四周,举目四望,山上算是钦州港的最高点,整个钦州港区一览无余,只见很多的新楼盘正在开发建设中,显示钦州港的房地产开发很强劲.往另一边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分布在海湾之间,岛屿之间是茂盛的红树林,还有海湾里的大小渔船漂泊着,还能望见钦州港码头那边很繁忙的景象.站在山顶上,因为看得仔细,孙中山的石像我总觉得很象一个外国人,高高的鼻子,眼眶下陷,留着胡须,拄着一条拐杖,这可能是石雕艺术的效果吧,讲究的是神似.孙中山手上的拐杖,小苏说以前被人偷过一次,现在的是新安装上去的,不知真假?小苏是本地人,我想是可信的.   下山我们选择了从另一条山路,这条山路不是台阶式的,是一条弯弯斜斜的水泥路面,显然机动车是开不上来.走在这样的水泥路面,生怕自已的脚下会打滑,还好我们都没有.在下山的路程中,我们相继去观看了鸿运台和灵龟台,鸿运台上塑有财神爷的石像,灵龟台上是一个巨大的石龟.其间还路过一片桃树林子,在钦州的很多个公园或景点都有种植桃树,这是一种风景树,它们只会开花不会结果.只是现在不是桃树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没有看到桃花缤纷绚烂开放的盛景.如果再有幸,只有等到来年的桃花朵朵时再来.   走到山脚,有一条环山公路,往前走上几百米,出现一片红树林,林中水上有一座木板桥,弯弯直直有将近两百米长吧.桥下海水正在涨潮,只见海水一直往红树林里面灌进来.水中的红树林,随着海水涨起来,红树林也在慢慢的没入海水中.海水看起来很脏,混混浊浊.走到木桥的尽头,是红树林中的一座小海岛,岛上有座小亭子,有可供休息的环形的靠背坐椅.这座小岛不算高,对面山上孙中山的石像正好背对着这边,要仰望着一点看.站在这座小岛上还是蛮凉快的,环顾四周,海湾里到处是红树林,还有其它的小海岛,小岛上长有葱绿茂盛的小树木.这里的红树林是我见过的最大最原始的红树林.   整个公园的游玩是很快乐的,只是仙岛公园不象钦州市区的中山公园有各种各式的游乐设施,相对也少了那些噪杂.这里只是看看风景,爬爬山.在我们上山前,小苏说过一年前这个公园发生过一起谋杀案,从此令人生恐之心.在本地人的眼中,好像他们并不乐意来此公园游玩.小苏说她有个同学家就在公园附近,此前小苏去她同学家玩,她同学不肯陪她到公园去玩.在我们此行的游玩路上,没有看到有几个人进来,整个公园的气氛冷清又寂寞,易生怕怕的感觉.当然我是不会怕的,因为死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为了名为了利活人才会伤害人。 . 钦州情 作者:大红石头 钦江的水还是那么黄 下点雨水就见涨 一桥二桥三桥 一桥更比一桥长 证明了钦州的经济在增长 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 一路更比一路沧桑 你说老城区就那样 我和你最初约会的地方 是大世界一楼的柠檬工房 你说只有那里的咖啡最香 每当我约会出发从钦州港 小花园是我的终点站 你不爱去东风市场 你说那里的东西不高档 你却爱那里的臭豆腐和麻辣烫 你爱吃的猪脚粉名气很旺 我却嫌那些粉店太脏 你说文峰南路有的女人象流氓 看到男人就想把钱赚 协盛和华润超市的会员卡你要我也尽早申办 好在节假日陪你去逛 买衣服你常去赛格商场 逛累了我们会坐在钦州湾广场的草地上 吃着在小骑兵打包的东西看车来车往 你对地下铁的奶茶很有好感 要我也去品尝品尝 梦园还有河堤公园的晚上很浪漫 我们也去了好几趟 坭兴陶海鸭蛋黄瓜皮是特产 你叫我回老家时一定要带上 钦州不是我的家乡已胜似我的家乡 缘份让我来到了你的身旁 我心爱的钦州姑娘 不知我们还能爱多长 别以为石头不会说话,那是石头正在思考....... 管理 回复 编辑 . 大 版主 IP 禁止 帖子 10# 发表于 10 分我说三娘湾 作者:大红石头 钦州有镇犀牛角, 镇南有海三娘湾。 古有渔民三俊男, 风雨同舟一条船。 勇敢朴实海上闯, 惊动天女三姑娘。 春心萌动下天堂, 嫁给三男生儿郎。 三年不回玉帝慌, 掀得浪恶与风狂, 三男渔船被打翻。 三娘痴情顶巨浪, 日久天长变花岗。 人们从此常烧香, 以表爱情的向往。 三娘之美非传说, 黄金沙滩树婆娑。 千姿百态礁石立, 古朴渔村招人气。 灵动海豚会呼唤, 从容渔民心坦荡。 清澈海波柔又软, 都说此处童话般。 钦州旅游满朝气, 三娘美景出大力 景区开业人气旺, 新闻媒体来捧场。 海豚海景是亮点, 休假观光当首选。 吃喝玩乐多花样, 盛情等待君来尝。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姚鳗 + 4 优秀文章,支持!
猫在潜水6K + 6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6-18 14:57:2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6-18 16:05: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22:50: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6:43: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5:25: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4:57: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9:51: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0:53: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08:31: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7-15 17:22: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好地方,得闲去体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7-15 21:21: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6-9 04:00 , Processed in 0.199574 second(s), 2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