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是心理咨询师,怎么能生气呢?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12 13: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今天在工作室,一位来访者刚好问到这个问题,我不禁笑了起来,人们对心理咨询师的这种期待,反映了人们对“完美人格”的一种期待:心理咨询师在任何情境中,都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这是人们对于情绪的一种典型误解,也是对心理咨询师的误解。
你是心理咨询师,怎么能生气呢
[url=]静心理 /  文[/url]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每当我着急时,别人会怼我:“你是心理咨询师,怎么能生气呢?!”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心理咨询师都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心理咨询师会不会生气呢?回答是,会的。


//我们害怕失去控制//
完全控制情绪,或完全消除情绪,这样的期待常常出现。很多人问我:“我如何能够让自己不再难受了呢?”或是“我怎么做可以不再生气?”

这些问题背后反映了人们心中有这样的假设:我可以通过某个行为,让自己不再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是我现在没有找到这种办法。心理咨询师那里是有办法的。

几年前,面对咨询者的这种期待,我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尽管我会用一些巧妙的招数,把问题重新引导回他们自己身上,可是依然有部分人,会揪住这个问题不放——“心理咨询师一定有办法,让人不再感受到糟糕的情绪,快教我!”

这时候,我会哑口无言,不知道如何回应。因为真相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没办法教会别人,可以不再感受到糟糕的情绪。

可是,为什么在这样的时刻,我无法向咨询者承认这一点呢?

后来我发现,这是因为我担心“失去控制”——如果我向咨询者承认:“我没有办法”,他们会对我失望吗?咨询会走向不可控制的境地吗?

这些担忧促使了我无法这么去做。

这种担忧,像极了咨询者,他们面对糟糕的情绪时的状态——“如果我承认面对糟糕的情绪毫无办法,我会完蛋吧?!”

正是“担忧失控”让我们的糟糕情绪更快地发展。

这段思考被我写进了《情绪的重建》这本书里:情绪本身是一种短暂的状态,它时而高涨时而低落,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人们习惯在情绪低落时卖力地寻找问题的根源,也因此深陷其中。


//除了试图控制,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
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开始在面对咨询者带着“心理咨询师一定有办法”的期待时,直接告诉他们“我没有办法。”

这反而帮助到不少人,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

当人们不再试图去寻找办法消除和控制情绪时,他们对情绪的接受能力变强了。因为没办法消除情绪,所以不得不静下心来面对它。人们第一次开始真正去体会和接触那个糟糕的情绪,从而对它多了一份理解。

在《情绪的重建》这本书里,我列举了3个真实的咨询案例,来试图帮助读者坦然接受情绪的本来面目,哪怕你觉得它是糟糕的。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对另一半的愤怒,是因为每次我和他说话时,他都听不进去,这让我感觉到很挫败。于是,我会告诉他,他的反应让我感觉到挫败,这个时候我们的沟通就变得深入了。”

在争吵中,忍不住脾气的女生这样说到。

“一方面我想拒绝别人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总是担心拒绝之后,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我才发现,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为每当面临他人的请求时,我都感觉到恐慌,那种恐慌和过去被别人忽视的经历是相联系的。”

在人际关系中,总在做“老好人”的那个人这样说。

“我好像理解,为什么我总是在感情中受伤了。我似乎总是会倾向于选择那些,一开始就不太可能的对象,似乎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进入一段感情,我害怕在感情中受伤。”

在感情中受伤的女生这样说。

当心理咨询师承认“没有办法”的时候,咨询者就开始“自动想办法了”。当人们承认面对糟糕的情绪“束手无策”的时候,情绪好像变得成熟,学会修复自己了。


//“用不改变的方式,改变它”//
一位有抑郁倾向的咨询者告诉我,她从来不敢告诉父母自己心情糟糕,因为每次父母都会用“你真不让人省心”这句话作为回应的开头语。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你是一个包袱,我希望甩掉你。所以这位咨询者总感觉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我们可以从日常用语中,观察我们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当我们向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时,对方回应:“加油,你可以战胜这一切”时,我们会感觉到,这件令人苦恼的事情是一个“敌人”,我们要以“战斗”的姿态去应对它。若对方回应:“坚持一下,过去就好了”,我们会感受到,这件事情是一段艰苦难熬的时光,就像面对枯燥乏味的家庭作业一样。

而面对情绪,如果我们说“帮我想想办法,我怎样控制它”时,我们潜意识里已经把情绪当作了一个“调皮的孩子”或“不听使唤的员工”,我们觉得它是属于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完全的掌控。

父母控制不了孩子,领导掌控不了员工,同样我们无法完全掌控情绪。

那么,人和人之间、人和情绪之间,什么样的关系最佳呢?

充分接纳的关系是最佳的。

体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上,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看到你心情糟糕,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糟心的处境。”体现在人和情绪的关系上,可以一头栽倒在沙发里,心里默念:“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

没错,心情颓废的时候,你可以说“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

只有承认此时此刻的“颓废”,承认你和情绪的关系,就像父母和孩子、领导和员工,我们能够影响对方,却永远无法完全掌控对方时,你才真正有机会去和你的情绪商量,如何让自己舒服一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6-9 23:36 , Processed in 0.104903 second(s), 14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