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篮换帅是唯一选择,“兵变”或有更坏结局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7:1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凡是没能率队取得亚洲冠军的,主教练都难逃“下课”命运。在中国篮坛,这是一条被张斌和王非等前辈印证了的不成文的规定。而今,郭士强极有可能再次给这一“潜规则”以鲜活佐证。 换帅,几乎是唯一选择。但是,几天前津门的那场“兵变”对中国男篮带来的影响却很难随着可以预见的换帅而彻底平息。 对那场惨败,郭士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内线得分26比52,二次进攻得分6比21,伊朗前场篮板球19个,中国队三分球18投2中,伊朗整场比赛一共22次上篮或者扣篮……这一串扎眼的数字足以将主教练所有的荣耀剥除地干干净净。 而他在对胡雪峰和杜锋的使用策略,更是为自己博得了一个“稚嫩”的名号。 进攻不利,防守不力,斗志全无,一盘散沙。当这样的队伍近距离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任何可能意义上的为主帅的开脱都毫无意义。 究竟是“太不正常”还是“不太正常”?面对离自己两米远的哈达迪,面对对手挑衅似的目光,靠定点投篮起家的阿联变得毫无办法。不敢投篮,不敢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去突破移动缓慢的哈达迪。17投5中仅得11分,犹豫,失常,阿联只是那个夜晚那支球队的缩影。 一个人的偶有的失常不是灾难,但一整支球队都陷入失常,其中的灾难气息就难以抑止。一个细节,那场比赛,中国男篮全场就使用过一次联防,那枚仅存的硕果随着伊朗应声投中的三分而早早夭折。命悬一线之后,中国队也从来没有使用过全场紧逼。没错,这是战术层面对主帅的最好攻讦武器。然而,即便布置了又能如何? 球员才是战术的执行者。换言之,比赛打成什么样,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球员。而当一支队伍互不信任甚至队伍中的很多球员有凌驾于主帅之上的“权威”,比赛战术又如何贯彻得了? 有人证实,就在亚锦赛期间,曾经有一名球员在更衣室里指着郭士强怒吼,而其他人视若无睹,最终只能由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平息局面。又有人说,除了李晓旭和张庆鹏,没几个他(郭士强)能指使得动…… 在篮协某些领导力排众议之下那个年轻人为主力的竞聘之后,郭士强——缺少资历的郭士强——成了“主帅年轻化”的受害者。 在指挥失去效力的情况下依旧为队员开脱,郭士强的人品值得钦佩。只是,这片天地,人品并不具备决定性的力量。惨败决不是郭士强一个人的责任,但换他下马却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或者说化解矛盾、掩饰问题的措施。 有消息称,郭士强已经请辞。不管是否属实,种种迹象表明,郭士强的下课几乎已经注定。我所关心的不是这位“替罪羊”的去向,而是,这种根深蒂固的“资历”文化影响下,我们的男篮如何能够真正从心灵上年轻起来,进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曾在1996年率领中国男篮打进奥运会前八的宫鲁鸣也许是最好的“救火队员”,只是,大火扑灭之后,遭遇“兵变”的男篮真得就能够就此重新崛起吗? 球队的老龄化已经凸显,姚明这颗现时看来唯一的救命稻草回归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今后的世锦赛、奥运会……省略号之下,也许是一个最坏的恶果。而常理说来,自酿的苦果,只能由自己去吞食。 公孙小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7-24 18:49: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22 20:52: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6-11 11:22 , Processed in 0.132668 second(s), 16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