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
坭兴,应在现代的时空中“驾好车、行好航”
随着时空进入到七、八十年代之后,钦州的坭兴陶艺,已在传统的柴窑中被煤窑、电窑、气窑等现代的窑炉取代了。于是,过去的那些费时又费力的柴式龙窑烧制的生产模式,又已渐渐地远去了。虽然,这种“进步”使得现代坭陶艺制品,有渐渐走向产量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某一个角度去看,那原有的绿色与环保的感觉似乎又随之而轻轻地远去了。
柴火窑,即龙窑为主。龙窑是一种半连续式烧成陶瓷的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窑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代。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现中国长江以南及东南亚部分地区仍保留有少数龙窑。
由于现代的龙窑越来越少,使得不少的饮茶人似乎失去了什么似的。
因为,那不时出现在眼前的三三两两柴窑产品,似乎是那样的纯朴、那么近眼,那么环保。
当然,龙窑产品,或许在使用时你觉得它有些笨拙、有些粗俗。但,这种用最原始生产“工具”去烧造产生的产品,它真真切切地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又无不令人产生一缕缕怀旧的思绪。
有人讲,人世间这艺术的创作。有许许多多是极为自然的。艺术家在自然中产生的作品往往也表现出极为自然。
当然,陶艺师傅如何处理好创新与承传的担子。如何将古老的生产模式与现代的时空相为融洽。这显然是一个明摆着的“课题”。因为,当今时空中的茶,又形成了一个新概念上的文化。于是这茶、这壶、这茶的附着物等一系列要件,己与环保深深地关联着,使得许许多多人把它构思在与人生、环保、绿色的框架中了。
我不熟悉龙窑,据说用柴烧的龙窑,这种古老而又十分原始的“工程”,是很艰难的活儿,因此,很少人原去学习与继承它。
我更是外行人,对那种坭土的“创作”、敲打与及窑工师的心与心的祈求或许生疏与不解。我只知道,不少陶艺家在窑火的祝愿与挽留中,又不得不将现实的土窑渐渐地离去了。
前不久,一个年轻气盛的年轻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与我一道谈论着土窑的问题。他是一个陶艺本科科班毕业的人。言语交流中,年轻人告诉我:或许火焰的“强烈”,这是由于柴火具有一定特有的一种功力.而且它在陶器上体现得极为自然,极为真切;你如果熟悉它,那一眼就可认得出。这有一种时而柔缓、时而周旋的感觉,它在窑中的热流,它会串在陶艺家那作品的四周中,并且有时会用火的印记将作品体现、升华出来。
年轻人这样说,也这样在行动着,他带着憧憬、带着希望正奔走在柴火窑乡深处。
或许,这沉睡在钦州大地中的陶土,会再一次经过有真情气息的陶艺师们的打造,也或许有这样的信念,它也会在环保中成型,在绿色中出窑......
我想到时候,一旦他龙窑的出现,而当你再一次品茗时,或许会让你在品人生中感受到那种融入陶艺家的心血,领悟到那烧出的带有洋溢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来......
http://www.jadepot.com.cn/bbs/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229561192213.jpg
[ 本帖最后由 天上月光 于 2010-7-11 10:4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