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禽悖说(外一篇)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7: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德禽悖说(外一篇)
古人说,鸡是德禽。心下颇有点不以为然。 之所以冠之以德禽,按照韩老先生的说法,是因为它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 在我看来,这些褒赞之词,都是加诸于公鸡的。特别是“守时不失者信”这一条,更是明白无误。正因为如此,才有商榷的必要。 有冠则文,这首先就犯了逻辑性的错误。因为“有冠”作为推理条件不充分,也不是很必要,得出的结论就不那么和蔼可亲以德服人了。须知,有冠未必文,有文未必冠。时下,这个社会的“大师”、“公仆”满天飞,如果摘下某些人的堂皇冠冕,剩下的怕只是几只嗡嗡作响的苍蝇罢了。 有冠为美,则还勉强说得过去。在公鸡的世界里,也应该持这样的观点,否则,无法解释冠越红越趾高气扬的现象。不过,有这么一个规律,冠越红的公鸡,往往也是体重最轻的,大概是精力太过旺盛而放浪形骸,被什么东西淘空了身子的缘故。 设想,如果一个人整天拿着把大刀到街上走来走去,你会觉得他威武吗?答案恐怕又是未必。反之,还会有人觉得外强中干。公鸡“傅距”,是造物主的恩赐,其作用不仅仅是看似威风凛凛,最主要的还是实用,如走路、扒食等。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傅距”就是武,哪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原子弹算厉害吧?若干年前,有人举着它到处吓唬人的时候,就有人对此嗤之以鼻,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诚然,公鸡作为家族中的男性公民,在保卫家族利益,面对强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是作出了贡献的。但是,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它们同类之间同性之间的你争我斗。有时是为了食,有时是为了性,有时看似莫名其妙,都会挑起一场战斗。 “兄弟外御其侮”。勇而不知耻,勇不为其勇,只不过是狠罢了。以至于人类编了个“好斗的公鸡”,一遍又一遍地数落着。 每天打鸣报信,或许值得称道。但也不尽然,人云亦云是其缺点之一。到了报时的时间,往往是一只啼开了,其它就会接踵而来,这也喔喔,那也喔喔,乱成一团。 还有更绝的一手:漏更。不是报早了,就是报迟了,有时干脆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害得人们勃然大怒,提着把尖刀,到处追逐“漏更鸡”。 见食相呼,是鸡的共性。公鸡的呼食,似乎也并不十分纯粹,那“咯咯”声里面,总使人感觉到挑逗、诱惑的味道。但这只是感觉而已,以此来全盘否定,是相当不公平的。 我曾养过那么一只公鸡,算得上仁义尽至。一只母鸡死了,留下了两只小鸡,这只公鸡便担当起抚育责任。白天带着小鸡出去觅食,不仅做着各种扒食的动作来示范,而且每扒到食物,便“咯咯”呼唤,小鸡过来啄食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开扒。晚上又“咯咯”引导小鸡回家,并用翅膀抱住它们,御寒防蚊度过长夜。可惜它已不是真正意义的公鸡,而是一只被去了势的阉鸡。 按照孔夫子的标准,见食相呼只属于小仁小义(他的信徒曾嘟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范畴。公鸡有亏德行的还是“惟我独尊,其余刍狗”做法。先前的所谓文武勇仁信,都是为了“独尊”服务。因为鸡是讲究强权的,一旦其中之一称起王来,则享有各种特权,特别是在性的问题上,如果有谁胆敢犯其禁脔,就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了。 郭沫若先生也有过养鸡的经历,目睹了群鸡特别是斗胜公鸡的种种行径。在他的散文《菩提树下》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啊,你这幸福的大舜皇帝,你这过于高傲的董芳,你占领着一群女性,使同类多添了一位旷夫。” 最后他气不过,把那个志得意满的家伙给卖了。
德禽
要说德禽,母鸡当之无愧。 先说义。套用古人的话就是呼食。母鸡从她的少女时代到做母亲,很少见不呼食的。特别是当了母亲,动辄数个甚至十数个的开口物,都是她凭一喙双爪两翅一把尿一把屎拉扯大的(这时,那些被称为“德禽”的公鸡们不知跑到那个角落风流去了)。遇有风雨,则伸出她那并不宽大的翅膀,为小鸡们营造了温暧的港湾。 母鸡也有为食而争斗。那是她带小鸡觅食的时候,如果有谁胆敢来抢,她就以喙爪相对,决不轻饶。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敢说她的不是呢?相反,那个称作有“勇”的做了爸爸的家伙,在这种场合下,却又不见其“勇”了。 后说礼。母鸡总是温文尔雅的,觅食从容,行事端庄,就算是做了妈妈,也不改其礼貌的本性,一副“宅女”模样。有人说,母鸡的唱歌,是不自尊的表现。但是,“色食性也”,谁没有这样那样的生理需要?她以歌声来觅偶而不用其它手段,也证明了她的知礼守礼。 母鸡非常专一,除非她的配偶出了什么意外,基本上从一而终。这种情况,是很符合儒家标准的,至于符不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我不敢说,但至少比那些嚷嚷“一夜情”的“潮女”好得多。 再说智。从母鸡的觅食方法,就可看出端倪。如啄,如扒,如翻,如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老虎作为兽中之王,也不过是剪、扑、掀三种手艺,母鸡可比它强多了。 母鸡还有一项是大出人类意料的。那就是在她下蛋的时候,如果在她的窝里把蛋摸走,她就会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下。古代先圣说过“聪明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母鸡是这个理论的忠实践行者。 至于信,那才是真正的信。蛋生下来了,进入孵化期,这是母鸡最为消耗体力和热量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她可以几天不吃不喝,为的是保持温度,让她的孩子早日面世。更有甚者,不管窝里有没有蛋,有多有少,都照孵不误,以至人们大叹其“痴”。 或者,在母鸡的心目中,养儿育女是她的天职,孵化期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她总是义无反顾地迎接这一洗礼。这种“痴”,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来支撑,那是不可能会出现的。 说到仁,则更甚。如果说母鸡抚养儿女的艰辛过程可以说是母亲特有慈爱天性的话。那么她对儿女长大后的态度则是一种仁,是一种大仁,是一种升华了的仁。 在我养的那窝小鸡渐长渐大后,母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最初的几天,她不再呼男拥女出门了,即使儿女们挤到她的身边,也会远远避开。扒食也不再呼唤了,有想重温旧梦凑上来吃现成的,也让她用翅膀拍打着吓走。 开始我也挺纳闷,怎么她的变化那么大的?与前期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渐渐地明白了她的用意,她是想让孩子们能尽快地独立生活。果不期然,没过几天,她的孩子们不再围在身旁,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母鸡的这一招,竟然与西方人的育儿观念依稀仿佛。确实,孩子们的路还很长,作为母亲的,已经对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孩子们也从母亲的身上学到了谋生的本领,与其使之常绕膝下,倒不如硬着心肠放手磨砺,让它们到外面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世界。 咦,怎么越看越象阴盛阳衰的样子?打住。 [ 本帖最后由 欧阳不修 于 2010-10-22 17:15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10-22 17:51: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着眼细微见大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10-22 22:22: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11-17 15:47 , Processed in 0.101046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