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9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或许你不是拖延,而是抑郁|9种容易被误解为“人格特质”的精神障碍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0:59: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写得不错的一篇心理科普文章。
或许你不是拖延,而是抑郁|9种容易被误解为“人格特质”的精神障碍

尽管网上关于精神障碍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有关精神障碍的错误信息和污名也随之增加。在社交媒体上,精神障碍有时会被大众曲解甚至美化,人格特征也有可能被误认为是精神障碍。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哪9种精神障碍的症状,常常被误读为普遍的人格特质吧。
9种有可能被误读为“人格特质”的精神障碍
1. 拖延症 vs 重度抑郁症
虽然拖延症是一种常见的人格特征,但它也可能是重度抑郁症或临床抑郁症(clinical depression)的症状之一。
研究表明,总是陷入沉思和较低水平的自我同情与拖延症有关,这两个迹象也是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抑郁症的其他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拖延症,包括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空虚或绝望的感受中感到不安。患有抑郁症的人很难高效工作,因为即使是起床这样的小事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才能完成。
那些不理解抑郁症是什么感觉的人可能会把重度抑郁症患者贴上“懒惰”或“时间管理水平较差”的标签,但他们的拖延症可能源于他们的病症本身,而不是他们的性格。


2. 冲动 vs 双相情感障碍
冲动通常被视为一种有趣的,甚至是可取的特质,因为我们总是需要打破常规,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他们常常在冲动行事后后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冲动通常发生在躁狂发作期间,他们情绪高涨,同时伴随着易怒、能量增加,危险或有害行为的风险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做出的冲动行为包括赌博、疯狂消费、鲁莽驾驶、暴饮暴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随之而来的后果常常包括经济损失、关系冲突、财产损失、危害健康,甚至死亡。
3. 以自我为中心 vs 自恋型人格障碍
提到“以自我为中心”,你可能会想到总是在吹嘘自己成功的那个人。

但如果这个人总是夸大自己的成就,觉得自己很难与他人感同身受,并且要求每个人都给予其特殊待遇,包括资历比TA更深的人,那么TA可能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

4. 敏感多疑 vs 偏执型人格障碍
当一个人持续存在“他人监视着自己”的怀疑时,这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征兆。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包括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害怕身边的人突然伤害自己,极度不信任和怀疑他人,或从别人对自己的善意中解读出恶意,并予以回击。
此外,偏执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或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的症状。

5. 热衷寻求他人关注 vs 表演型人格障碍
人们寻求他人关注或认可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卑、自我怀疑和信任问题。但如果有人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那么TA对外部认可的需求就不仅仅是寻求安慰。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如果不是人们关注的中心,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或被低估,并经常以强烈的情绪爆发来回应这些感受。
那些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也可能试图通过调情、不恰当的行为、鲜艳的衣服和大胆的主张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一个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不仅仅是“黏人”或“难搞定”,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这会把注意力从他们的人格障碍转移到他们的“性格”上。
6. 取悦他人 vs 独立型人格障碍
许多人发现自己很难对别人说“不”,也很难设定交往的边界,但这种性格并不会影响到TA的日常生活。然而,患有独立型人格障碍的人在必须自己一个人做事时会感到强烈的恐惧,这可能包括选择什么时候起床或早餐吃什么等日常活动。
患有独立型人格障碍的人也更有可能留在一段受虐的关系中,他们会换工作或搬去和他们的另一半住在一起,并在前一段关系结束后立即进入一段新的关系。
7. 害羞 vs 社交焦虑障碍
害羞是一种人格特征,通常被定义为对他人的高度在意,以及在社交时不由自主的颤抖、出汗,在社交场合沉默或退缩,而社交焦虑障碍则表现为一个人难以履行社会职责,连完成一些日常事项都感到痛苦。
害羞来自于一个人的性格本身,而社交焦虑障碍则来源于恐惧。
害羞的人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向他人敞开心扉,但他们不会像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那样感到强烈的担心,后者常常感到恐慌,也会因此避免社交场合,这类患者非常害怕人们的评判,这种焦虑比害羞带来的不适要强烈得多。
8. 注意力不集中 vs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被诊断患有ADHD的人可能有这些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
患有ADHD的人经常会忘事,并且很难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很难制定计划,也很难关注他人。
对于一个不太了解ADHD的人来说,TA可能会对注意力不集中的ADHD患者持消极态度,因为他们不听TA说话或“不关心”TA,而事实上,他们的精神障碍使他们很容易被外部刺激分散注意力。
9. 完美主义 vs 强迫症
根据美国心理协会(APA)的说法,完美主义是一种渴望达到极高水平的表现,同时伴随着过度的自我批评和他人对个体你的评价。对于患有强迫症的人来说,“完美主义”通常表现为强迫或做某事的需要,比如以特定的方式组织事物或以破坏正常生活的方式重复做某事。
强迫症患者所展现出的“完美主义”,实际上是对其强迫症部分的反应。如果不能坚持完美主义的强迫行为,往往会导致焦虑、恐慌或厄运感,从而损害他们的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
因此,如果他人称赞强迫症患者的完美主义或对细节的关注,反而可能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因为这种“表扬”否定了激发患者行为的不适感和恐惧感。不仅如此,用“强迫症”这个词来描述一个完美主义的、功能正常的人,事实上也低估了被诊断为强迫症的患者的挣扎。
如果你感觉自己或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请不要随意对号入座、贴上精神障碍的“标签”。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请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更加系统的检查和诊断,避免错误的自我解读。


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
虽然人格障碍带来的症状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人的症状可能会减轻。因此,心理治疗的作用也尤为重要。在某些情况下,精神药物(例如抗抑郁药)也可以用作治疗人格障碍症状的辅助手段。
1. 心智化 (Mentalization)
这是一种手动动态疗法 (Manualised dynamic therapy),即在集体和个体治疗的背景下,组织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反思或心智化(Mentalising capacity) 能力。
心智化利用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例如欲望,感觉和信念)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它帮助患者认识到意识是可控的,并且意识反映着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2. 移情焦点治疗(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
移情焦点治疗是另一种手动动态疗法,是建立在当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动力学疗法,主要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目前也发展出针对神经症性水平来访者的拓展疗法。
治疗的总目标是聚焦于身份认同弥散和原始性防御机制的解决和整合。这主要是通过识别移情情景中原始成分,让患者逐渐整合,形成正常的身份认同。
3. 社区治疗(Community-based treatment)
研究表明,先进行短暂的社区治疗,然后进行门诊动态治疗,比长期单一地进行门诊动态治疗有效。

此外,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进行社区治疗六个月后,基于心理动力/人际关系的心理治疗可有效减少自我伤害行为的复发。
4. 认知疗法 (Cognitive therapy)
在针对人格障碍的认知疗法中,更加着重于改变核心信念,而不是功能失调的外化思想,以及辅助其他的心理疗法。认知疗法会帮助来访者制定危机干预策略,提供自助和自我监控技能的培训。
人格障碍治疗是认知行为的弱项,通常只能用于症状控制,帮助来访者在社会功能上有所恢复,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来访者的人格问题。
5. 辩证行为疗法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辩证行为疗法是行为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疗法包括培养来访者行为(功能分析),认知(技能培训)和支持(同理心,创伤的教学管理)方面的技能。该疗法的目的是首先控制自我伤害,然后促进情绪失调的改变,而情绪失调被认为是人格障碍的核心。
与常规治疗相比,采用辩证行为疗法治疗可有效减少来访者自杀尝试的次数和严重性,并减少住院的频率和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6-17 11:21 , Processed in 0.136393 second(s), 17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