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丝魂之“和”的境界》河南坠子剧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2:4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河南坠子剧本《海丝魂之“和”的境界》原创作者:汤斌斌






【第一场:海市风华】


时间:汉武帝年间,晨光初露
地点:合浦港码头,海风轻拂,商船林立


(背景音乐:悠扬的海螺号角声,混入豫调弦音)


唱词(老渔翁持三弦上):
合浦珠光映碧波,千帆竞发向天歌。
丝绸卷浪连西域,茶香浸月渡星河。
海市儿郎多壮志,东方一脉续传说。


(舞台左侧商贾云集,右侧难民乞食。东方茗(后称东方宏)着素色长衫,手持茶砖,与波斯商人交易)


波斯商(抚须赞叹):
"东方兄这万年青茶砖,压得实如金石,泡开却似春山吐翠!"


东方宏(含笑作揖):
"茶砖万里不散香,恰如人心抱团暖。今日这船货,三成利钱赠锡兰孤儿院。"


(难民群中老妇颤巍巍递竹篮)
老妇:"宏哥儿,自家晒的陈皮,给海那头娃娃祛湿气。"


东方宏(郑重接过):
"阿嬷这篮里装的,是跨海的慈心哪!"(转身对伙计)
"通知茶坊,今日多蒸三百斤米糕分与码头劳工。"




【第二场:赤道乡思】


时间:六年后盛夏子夜
地点:锡兰科伦坡海滨木楼


(纱幕投影椰影摇曳,蛙鼓蝉鸣中忽起惊涛声)


唱词(女声伴唱):
竹床烙背汗成河,乡思比那海天阔。
茶山应绿故园土,老母灯下又补蓑。


东方宏(推窗望月,手持青花茶盏):
"这锡兰红茶混着福州茉莉,倒似月华融了日光。"(轻叩盏沿)
"茶汤漩成太极图,方知阴阳和合处,才是至味。"


(随从急步上)
随从:"爷,三船茶砖已装毕,归期定在望日?"


东方宏(取舆图展于案):
"归去要建万顷茶田,让闽山锡岛共飘香。你瞧——"(手指虚划)
"这茶路当如榕树根,扎到哪里,就让哪片土地生绿荫。"






【第三场:火噬夜港】


时间:子夜转刻
地点:滨海木构民居区


(骤起惊雷,风卷火幕投影吞噬夜空,琵琶疾扫似火星迸溅)


唱词(群声轮唱):
风婆怒摇火龙袍,祝融狂舞赤链镖。
千载良木化焦骨,万颗明珠坠火潮。


东方宏(湿衣裹身冲入火场,竹笛声凄厉):
"快取船帆浸海水!排人墙隔火道!"(扯绸布疾书)
"传令各商队:救人不分肤色,灭火无论国籍!"


(幻光中浮现茶砖幻影,与火舌相抗)






【第四场:陶罐托生】


时间:烈焰焚心时刻
地点:坍塌围楼废墟


(舞台中央悬巨型破碎陶罐装置,内嵌红光象征婴儿)


东方宏(血染白衫,以豫西梆子腔哭喊):
见双尸护罐心如绞,这陶器原是我故乡烧!
当年釉彩渡重洋,谁料今成诺亚方舟摇!


(抱起陶罐时横梁崩落,慢镜头处理)


唱词(男女二重):
男:推罐恰似送归帆,魂化春燕返中原。
女:儿啼穿透阴阳界,茶香永驻天地间。




【第五场:青魂永驻】


时间:灾后黎明
地点:焦土废墟间


(背景浮现水墨长卷:茶马古道接续海上丝路)


锡兰长老(捧椰壳清水洒地):
"东方先生的身躯,已化作连接锡兰山与武夷山的虹桥。"


中国船工(高举完好陶罐):
"这釉里红罐子经了火劫,倒愈发晶莹——恰似真情越炼越透亮!"


大合唱:
茶砖永结万年青,火淬陶魂更通灵。
海丝不沉是宏愿,天下同斟一碗茗!


(追光中,东方宏虚影抚过新发芽的茶树苗,各国孩童捧陶罐接雨水浇灌)
【剧尾注】
本剧以河南坠子"悲腔"转"欢韵"手法,展现海上丝绸之路"和合共生"精神。剧中"茶砖"喻文化交融之固,"陶罐"象征文明互鉴之韧,火劫场景采用豫剧"火爆科"技法,结合锡兰传统鼓乐,体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丝路哲思。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6 07:18 , Processed in 0.093187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