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
以下纯属本人观点,不代表砖家和360观点。
教小孩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任重道远呐,各位父母好好学习吧。
很多人认为孩子培养重在学校,那就大错了,大部分的老师只是负责教授知识而已,大部分的学校也只不过追求一个所谓的升学率而已。影响孩子的成长因素重点在父母,在于周围的环境,在于他的朋友.
本人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岁之前是孩子品质和性格的培养时期,初中高中是形成时期,而大学过后基本定型了。总结了几点,对或者不对,各位看看,反正也不收钱。
一、小孩10岁之前一定要用足够的爱,不然这段时间爱 的缺失也许会造成小孩以后的的感情缺失,心里没有安全感。
二、俗话都说三岁定性,小孩在6岁之周围的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长这段时间就把小孩丢幼儿园了,所以幼儿园的环境(老师的素质,周围的小朋友等)其实是很重要的,或者把小孩丢给父母带,而上一辈人的教育思路和你们的分歧大不大,或者教育方式合不合理,这个其实对小孩以后的成长很重要。不少小孩的坏脾气(娇纵,霸道,任性等等)很多原因都是这段时间养成的。其实我很赞成外国的教育方式(在中国也许不容易,因为房价物价太高,生活成本太大),作为夫母的一方,无论成就多大,当孩子需要的时候,有一方就应该回归家庭。
三、10岁之前也是培养一个人的品质的重要时期,父母们千万不要以为为时过早,或者这是学校的事情,回想我们以前成长的道路,我们会发现童年的影响对我们的成长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小孩10之前 我觉得父母应该至少要小孩做以下事情:1、找出或者培养孩子的兴趣点(比如看书,跳舞,运动等等),并且至少要有一个是做的比较好的。兴趣多点,以后不会这么迷恋电脑。2、多让小孩和人相处,培养其一个开朗的性格。3、养小动物或者种树(养金鱼,乌龟,小狗或者种花种菜等),可以培养他们对幼小生命的感动,下意识地爱护和关心小动物和小植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善良心。4、有条件带他们去旅游(哪怕去乡下住一段时间也算),这可以培养小孩子的好奇感和新鲜感,让他们知道世界的多样性。5、培养小孩的好习惯。比如小孩老爱吵买这买哪,一开始你就不能无条件答应他,可以跟他讲道理,给他定计划,每天给他一点钱,让他存,存够了和他们一起去买,小孩子会觉得好玩。这样也不知不觉就培养出他做事有计划的的好习惯了。6、可以让小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他们和父母一起做家务,或者下棋等,培养父母和孩子默契感和互动性。7、现在不知道是那条,但,肯定有,以后补充。
四、初中高中这段时间是小孩的品质世界观思想观的形成时期。很重要也很敏感。如果小时候父母没有和孩子有个良好的沟通,那进入青春期的小孩是很难和父母沟通心事了,所以大部分的孩子会很注重“朋友”。我想说的是“孟母三迁,择居而住”这绝对不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号。一个好的“朋友”,一个好的环境,对这阶段小孩的发展和学习不能说有决定但肯定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倘若你有能力让你的孩子交到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比较积极向上的等等的“朋友”那孩子真是受益匪浅。如果有可能最好暑假的时候能带孩子去旅游,最好去著名的大学学府看看,增长见闻,拓宽视野,开阔心胸。其次这期间可以要求他们看一些伟人、智者的著作,提高他们价值观。
五、进入青春期的小孩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女孩子会变得敏感,感情会比较细腻,学习容易受影响,特别是男孩开始对性冲动,可能常会下载网上的AV片看等等,这些问题怎么处理和教导?我也还没想好。谁有经验的说一下
六、小孩子从小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学这个,学那个,培养他们的竞争力,做这个家还是那个家的?还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玩中自由,快乐的长大?这个我也没答案。
七、希望各位网虫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