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4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辨识不上釉的柴烧陶器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8:10: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如何辨识不上釉的柴烧陶器
作者:施达华 (甘地柴烧创建者)

[前言]很多人看到甘地柴烧烧制的茶器,都无法相信那是自然形成的落灰釉。本文从柴烧的特点、自然落灰釉的宏观、微观表现三方面,介绍如何识别不上釉的柴烧陶器。文末另附三篇专门如何识别自然形成落灰釉文章,只要是薪柴裸烧的陶器,都未能逃脱这四篇文章阐述的范畴。

     很多人看到我的柴烧坭兴陶,有那么大面积或那么厚天然灰釉,都很难相信--那是不釉的,纯粹经过柴烧后就自然形成釉面。


       一、如何能形成较厚、较大面积的天然灰釉呢?
      其实只需有充足的落灰和足够熔解落灰的温度、时间,都会形成大面积或有一定厚度的天然灰釉。如何能达到“足够熔解落灰的温度、时间”?那就是在烧窑时一定要有较长的高温保温阶段!这一点因为消耗人力物力成本高和建窑时没用采用耐火砖,往往传统龙窑由于结构及销售的对象等等各种原因反而不易做到这一点。而小型窑炉摊反而容易做到这一点。)


      二、如何辨识不上釉的柴烧陶器?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柴烧的魅力,本文从柴烧艺术形成的特点、天然灰釉的宏观和微观表现等三个方面,来介绍如何识别不上釉的柴烧陶器。


      (一)柴烧陶艺的特点(天然灰釉的形成)
      凡是利用薪柴(木材)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柴烧的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上釉的柴烧作品,是在坯体上施上调好的釉料,部分为了防止木灰的染污,得先放入匣钵内,再装入窑内进行烧炼。它的特点是先施釉,要的是釉料在柴烧之后的表现,釉面通常会较为均匀,它无法有天然灰釉那种随机性、不匀称性。
       不上釉的柴烧作品呢?它的天然灰釉形成过程是这样的:是木材燃烧后产生的木灰(即为落灰),随着火焰自然飘落在坯体上,当窑内温度到达木灰的熔点时,逐渐熔融而形成。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天然灰釉(亦称落灰釉);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也就是说:没有木灰就不能形成天然灰釉!当窑温达不到木灰的熔点时,也无法形成天然灰釉!

      柴烧作为一种古老陶瓷烧成技艺,窑温难以掌控,作品的成败完全取决於土、火(温度与烧制时间)、柴(落灰)、窑(氛围)、人(窑技)等五大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这也是开窑前誰也不知烧窑的效果的原因所在。


  (二)天然灰釉的宏观表现


     如何区分上釉与不上釉的柴烧陶器呢?我们先从宏观上观察:
  1、 木灰随着火焰直接窜入窑内,因坯体在窑内的位置(有前中后,上中下)不同,自然依附在坯体上落灰的面积、厚薄程度就不同,那么所形成的天然灰釉在陶器表现的面积、厚薄程度也就不同;

  2、 木灰因为窑内不同位置的存在温度的差异,导致木灰熔解及融入坯体的程度也不一样。   




  3、 因为火焰从投柴口往烟囱流窜,陶坯上便形成了迎火面与背火面。只要是一次烧制,迎火面的天然灰釉面积一定比背火面大,而且熔融的程度要好。
   

  4、 投入木材多与少,或者投入不同类型的木材,都会导致窑内的气氛不同,从而导致天然灰釉形成的不同的色彩。
     


  5、落灰有一定的重量,要想依附在坯体上,必须要有个支撑点方能站立住。那么器形的底部通常无法形成天然灰釉。

   (以上三张图的底部能那么油亮,完全是陶器到达一定的高温之后,表面陶土重新熔融成细颗粒而表现出来的。)


  (三) 天然灰釉的微观表现


  从微观上看,可以通过80倍以上显微镜看天然灰釉的结构,有两方面存在差异:
  1、气泡不一样。柴烧的天然灰釉的气泡上就是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有一定层次感,而非柴烧的釉面的气泡大小及其分布比较均匀。
  
(这是葫芦表现出的两种特征)


  2、天然灰釉是木灰熔解形成的,因温度存在差异,同一个陶器所形成灰釉表现的结构一定不一样。

(在前图的葫芦上就表现出上图不同显微结构)

附:识别自然形成的天然灰釉的相关文章:

1、《识别柴烧天然灰釉技巧》2、《那么厚、那么多的釉面,上釉了吧?》3、老板,有没有不上釉的呢?(修订版)

[后记]本文所述,只是作者自2015年以来,自己建窑、自己制作、自己烧窑所学到的一些皮毛,仅限自己截止2016年4月18日个人经验所得,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9-10 12:01: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12-27 22:10 , Processed in 0.134245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