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描述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在精神上和书籍交往的幸福,一个人安静地得到智力上和审美上享乐的幸福。他指出,为了培养孩子在精神上的独立,必须把他引进书的世界,让书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使每一个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能向往单独与书相处。 “原本一个很有趣的阅读过程变成一个为了写作文而付出的过程,立刻就无趣了。当我们要孩子去读童话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为了写作文而去阅读。这样做的话,孩子会讨厌排斥阅读,孩子的阅读应该是纯粹的,文学阅读和写作文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读一个童话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感知,让他们欢笑,这是最重要的。”语文教育专家分析,儿童文学常常用最有诗意、最感动人的故事把人类的基本感情告诉孩子,孩子如果记住这个故事,就记住了很多东西,不需要去归纳中心思想。 所以不能过多地追问、练习、肢解文本。从设计理念上讲,要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设计,考虑其自身的接受状态,而不是把他们引导到成人想到的答案;从提问来讲,应当大而不虚、小而不假、引而不牵,对于文本本身可以适当帮助学生进行概括、归纳、推理,可落实到细节处,但不能贴标签、用概念。童年最好的文学课,应该远离测试,远离功利,远离目光短浅;应该回到孩子,回到人性,回到生命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