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练好接发球(作者:乒乓球博士张晓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07:4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tr][/tr]
如何练好-接发球(一)
加入时间:2001-08-29
作  者:张晓蓬
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的环节,如发球抢攻或相持,接发球的难度最大。因为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接发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总体战术的技术风格。以此为前提,接发球则是体现比赛中由防转攻,攻防转换的最常用之处。在相对被动的状态中,通过控制,达到相持,再力争转入进攻,争取主动应是接发球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技术上的操作如下: 一、判断 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判断上不出现较大的偏差,才能谈得上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避免有浑身解数,但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来情况的经常发生。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通过发球者利用各种发球方式,将这些旋转性质表现出来。如正反手,下蹲等。在判断旋转性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板形: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2)动作轨迹: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3)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4)出手: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发球时,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判断不清时,如在一轮发球中,发球者一般有几个转的,几个不转的,几个侧上,几个侧下,通常都出现在一轮中,以及开局爱发什么样的球,关键球如何发等等。毫无疑问,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发球技术,接发球者的猜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个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实际了。 2、对速度和落点对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点;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2)对短球的判断,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在接短球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3)对半出台球的判断:对半出台球的判断是接发球判断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项技术。因为这种球往往容易造成接发球者的犹豫,是思路混乱,影响整场比赛的发挥。在判断这种球时,一是视其旋转性质而定,侧上旋和不转球鼻侧下旋和下旋球容易出台;二是根据发球者的特点而定,要仔细研究发球者在发半出台球时,到底哪种容易出台,哪种不容易出台,是正手容易出台还是反手容易出台等,这样就会增加半出台球选择手段的针对性。 另外,在接半出台球,对长短的判断不是很清楚时,一定要有意识地“等”几个长球,并且出手要果断,用接长球的办法回击,哪怕是失误的危险性曾加。这样,可以给发球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她不敢发模糊的半出台球,手上就要适当控制发力的程度,球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从而是接发球从容一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07:50: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tr][/tr]
如何练好—接发球(二)
加入时间:2001-09-28
作  者:张晓蓬
二、接法 1、挑接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方法,分为正手挑和反手挑。从目前优秀运动员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反手挑主要用于横板运动员。挑接的基本动作的要领是:当球即将过网时,手伸进台内,同时,视来球的方位不同,选择不同的脚向前跨步,将腿插入台内。以右手拍选手为例,如果是正手位就上右脚,如果是反手位,用反手挑,也可以上手臂的同侧脚,如果是侧身位,则上左脚,右脚适当跟上一点;再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后中部,以前臂发力撞击球为主;在击球一瞬间,手腕有一突然的微笑内收(正手)和外展(反手),适当给球一点摩擦,以保证准确性。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比较主动的方法,运用得好,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转入进攻。在当今多数运动员以搓接为主的时代,再开始练习时,适当增加挑接的训练比重,将在今后的再提高过程中受益匪浅。 2、搓接 搓接一般多用于接短球,不提倡长球用搓接,这也是中国运动员技术打法风格所追求的。由于搓球的动作小,出手快,隐蔽性强,在长期的运用实践中,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很细致的分化,有快搓、慢搓、摆短、搓长、晃撇等。 (1)摆短 摆短是快搓短球的一种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出手快、突然性强,能有效的限制对手的拉、攻上手。再用摆短接发球的时,有三点要特别注意:其一是在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下部,以体现速度;其摆短二是手臂离身体要近一些,离得远,就很难控制这种精细的技术,影响准确性和质量;其三是手臂不要过早伸入台内,这样不能形成较合理的节奏感,难以体现摆短出手快的特点。初学者要下功夫,反复体会以上三点,才可能把摆短练好。 (2)搓长 现在优秀运动员一般运用的搓长技术,是和摆短配合运用的快搓地线长球。他是以速度和突然性取胜。在搓长时,很重要的是手法要尽可的与摆短相似,以前臂发力为主,手腕的摆动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手上对球的感觉。在练习时,初学者要注意体会在来球的上升期将球送出去的感觉。 (3)晃撇 晃撇一般是在侧身位,正手搓侧旋球、斜线球、常用来接短球与则身挑直线配合运用,可使对手不敢轻易侧身,进行有威胁的正手抢攻。晃撇接发球时,最好能够再来球的最高点击球,球拍接触球的后中下部,手腕略有外展,向左侧前下方摩擦球,使球带有左侧下旋,落台后向外拐,让对手不容易对准球。 在以上所讲的搓接中,初学者应先掌握好快搓和慢搓的基本技术,待熟练后,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变化加进去,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3、拉接 拉接一般是用来对付长球的方法。在拉接中,要特别注意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本质区别。手低于台面接触球,一般情况下就可以认为是第二时间,高于球台或基本与球台在一个平面上时,可认为是第一时间,此时拉接,容易发上力,能够保证一定的准确性,在时间上接触球时,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时间上争取到了主动。而在第二时间接触球时,就需要适当的调整,在力争压低弧线的同时,主要是要靠落点来控制对手了。初学者在开始练习拉接时,要多注意练习在第一时间拉球,以体力会发力击球对旋转的感觉,带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有意识的练习第二时间拉接的手上感觉。 4、攻打 攻打在接发球中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技术,主要用来对付长球。由于现代乒乓球技术竞技中,发球的旋转非常强,突然性和速度也今非昔比,给解发球攻打技术的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以至于在现在的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时,使用攻打的概率已经很低,10个球中用不上1个已经相当不错。但是,作为一个立志要打好乒乓球的人来说,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弃不练。毕竟,攻打最为乒乓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其在比赛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谓,难度大,威胁更大。 5、接半出台球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半出台球的意识和胆量问题。其运用技术的基本原则是能拉接,不要搓撇。否则,将会非常被动的。在运用拉接技术时,不要拉手过大,手臂向球台靠近,抬高,击球点一般在台面以上,重心拔起来,前移,以前臂和手腕的突然向前发力为主,整个幅度不要过大,有点近似于小前冲。而在这些环节中,抬高重心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这种球,相对短球比较长,也可能会出台,并且比较顶,在运用挑接时,要给球一定的力量,有时挑这种球更像是突击。这样才能克服来球的旋转,也才可能达到挑接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8-23 23:05: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s: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1-3 05:57 , Processed in 0.123081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