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
文/陈涛
新华网福州4月7日电(记者来建强)从“限贷”到“限购”,再到眼下的“限价”,这一连串“限字令”构成了楼市调控政策的一道风景。然而,近期在部分城市,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房价呈现迅速向一线城市看齐的涨势。
读罢这条新闻,我觉得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在一线城市纷纷采取措施限制购房之后,二三线城市因为没有过多限制,炒作资金大批涌进来,于是就成为楼市投资热点。目前,二三线城市房价呈现迅速向一线城市看齐的涨势的现象,也凸显出楼市调控政策存在的弊端,依赖于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问题,犹如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样,冻结了一线城市的房价,却又要面对二三线城市房价的飞涨。
在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被强行压制的情况下,房价在惨淡的销量下被冷冻起来,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处于胶着观望状态。虽然,有业内人士谨慎估计房价拐点最快将在第二季度出现,但是却没人敢打包票一定会准时降下来。于是,一大批资金充裕的一线房地产企业逐步把房地产开发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二、三线城市,导致了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投资快速升温,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开发商是企业,是以经营为目的的,不会坐以待毙再等待一线城市房地产的复苏。
有的人又会说,今年1月底国务院出台的“新国八条”中就提出,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确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你那些二三线城市为什么就不能限制房价上涨的幅度呢?其实,大家都清楚,要不让房价快速上涨,并不是地方政府确定了一个房价调控目标就万事大吉的,并不是有一个详细的问责机制就能解决的,并不是多出几个“限贷”“限购”“限价”政策就会化解的,而需要出台土地、投资、保障、执行等等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高过价的局面。退一步说,即使二三线城市也限制了房价上涨的幅度,谁又能保证四线城市甚至小城镇的房价就不会出现上涨呢?
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只要地价不降,房价上涨的势头就很难得到抑制。通胀率居高不下,投资渠道又不是那么宽阔,引导方式不到位,使得投资房地产的势头不减。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地方政府又感到力不从心,其效果可想而知。问责机制喊了这么多年,房价上涨了这么多年,闲置土地有这么多没有解决,还有这么多住不上房的民众,可是真正被问责的官员又有几个呢?
我们总是说,调控楼市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是我要说,仅有目标是不够的,仅有决心更是不够的。
没有针对中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没有切合中国实际的好政策,没有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没有保证有力的强制执行力,没有落实到位的问责机制,什么目标什么决心都是空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