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出自明代庄元臣的《叔苴子》,可以理解为,上山向樵夫问山路,渡河向渔夫问水情,喻指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处理问题。而在现代基层工作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求知的态度,更是一种实践的方法论,强调了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实际出发,向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学习,以找到最适合当地情况的工作策略。 在基层工作中“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意味着要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渔民等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实际需求和困难。基层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如农业、教育、医疗、环保等。面对这些专业领域的问题,基层工作者就需要像“问樵”和“问渔”一样,主动向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请教,向基层党员、群众学习基层经验,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提升基层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基层工作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实效和反馈。因此,在基层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和方案,这样可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和“**”的做法,以达到基层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民生的最终目的。 在基层工作中“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还意味着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要与上级部门、同级单位、社会组织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可以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时刻关注工作进展和群众反应,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