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海女民兵之歌》壮剧剧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3-12 22: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壮剧剧本《北海女民兵之歌》原创作者:汤斌斌








【剧本说明】
1. 声腔标注:采用南路壮剧【正调】【哭调】【呀哈嗨】等传统板式
2. 非遗标注:融合八音坐唱、壮族织锦纹样、疍家咸水歌元素
3. 技术标注:适配合成全息纱幕、动态捕捉等现代技术
4. 行当提示:旦(阿霞)、老旦(阿妈)、武生(指导员)、丑(港商)




序幕:沧海遗珠
时间:时空叠化
场景:深蓝幕布悬垂珠母贝造型纱幕,汉代羽人划船纹投射其间
(八音班奏【引子曲】,铜鼓声由缓至急)


歌队(边舞边唱):
「(念)合浦珠还浪千叠,丝路帆影映明月
(唱)疍家女儿踏浪来,霞染征衣红胜血!」
(追光中汉代采珠女与现代女民兵剪影共舞,织网动作演化成战术手势)






第一幕:红棉淬火(1962年)
第一场:破晓惊雷
场景:疍家船屋区,竹帘挂渔网,蕉叶垂武装带
(风雨声夹杂咸水歌谣)


阿妈(织补渔网,唱【慢板正调】):
「三更灯火五更雾,梭穿日月织宏图
教女不绣鸳鸯枕,要绣海上铁屏障」


青年阿霞(背枪疾步上,亮相唱【快板】):
「昨夜梦里闻惊涛,晨起枪油细细擦
渔家女儿十八变,不戴银镯戴袖标!」
(警报声裂空,电子音效模拟摩尔斯电码节奏)


指导员(持望远镜冲入):
「东北方三海里,有黑鲨咬饵!
各战斗组听令——」
(女民兵瞬间将渔网变伪装网,竹筏列阵如箭)


众民兵(边操演边唱):
「(齐)摇橹要摇三尺浪,架枪要架九霄云
(轮唱)大网撒开擒魑魅,钢枪挑起红日轮!」
(传统摇橹舞突变为战术匍匐,纱幕投影敌舰化泡沫)






第二幕:神针定海(1974年)
第二场:妈祖垂目
场景:冠头岭天后宫,神像双目嵌LED灯
(粤剧锣鼓点突变为雷达声频)


老姑婆(颤巍巍敬香,唱【哭调】):
「三跪九叩求神明,不盼金珠不盼银
但借娘娘通天眼,找回迷途打鱼人...」


阿霞(夺门摔香,念白铿锵):
「新时代不靠天吃饭,要凭双手扭乾坤!
(转【高腔】)钢枪就是引航塔,热血能融万丈冰!」
(神像眼中突射红光,AR技术投影遇险渔船坐标)


众(边冲出台风幕边唱):
「(领)浪高不过铁姑娘志
(合)水深难没党旗红!」
(传统水袖功化为救生索抛投,汉代祈风仪式影像与抢险场面叠印)






第三幕:珠光剑影(1999年)
第三场:贝雕惊变
场景:珍珠养殖场,珠母贝吊笼如星幕
(贝雕匠现场刻制明代海防图,激光雕刻蓝光闪烁)


港商(持南珠链诱惑,念白带广府韵):
「好珠当换美利坚金,何苦日日巡海疆?
枪杆锈蚀珍珠黄,两手空空误春光!」


中年阿霞(抚枪冷笑,唱【反调】):
「(快)君不见郑和宝船载明月
(慢)方信得女儿柔肠铸铁关!
(疾)能教贝雕出国礼
(徐)敢用热血护河山!」
(突然警报大作,走私船影像侵入传统广船投影)


众(持枪与贝雕刀共舞):
「钢枪守得珍珠亮,明珠照彻海丝路长!」
(无人机编队光影与疍家渔灯阵交织如网)






第四幕:云桥虹霓(2023年)
第四场:数字惊涛
场景:中国-东盟信息港,数据流构成海上长城
(全息投影呈现汉代航线与5G网络叠加)


孙女小鸥(虚拟键盘上起舞,唱【新腔】):
「奶奶当年守海疆,十二海里胸中量
如今女儿织天网,数字丝路万里长!」


老年阿霞(拄枪凝视大屏,颤声):
「好...好...这信息化新枪,比老伙计沉呐...」
(AR技术呈现她年轻时持枪影像与无人机群共巡海疆)


四代民兵(时空同台唱【呀哈嗨】):
「(汉)骨针连起丝绸路
(民初)血火铸就铁锚魂
(当代)数据织成天罗网
(齐)女儿代代守国门!」
(纱幕垂下巨幅入党申请书,笔迹从毛笔到触控笔演变)






尾声:千帆入梦
场景:月照古今港口,铜凤灯与北斗卫星共悬
歌队(踏潮而歌):
「(诵)三千年浪淘沙
(吟)九万里风作马
(唱)女儿心是定海针
霞光万道护中华!」
(全体演员构成船帆造型,谢幕时传统铜鼓节奏突变为摩斯电码《东方红》)






【舞台提示】
1. 非遗活化:
疍家婚俗"哭嫁调"改编为警报旋律
壮族织锦纹样投影为数字防线
2. 技术融合:
动态捕捉使妈祖神像随剧情睁眼
气味装置释放海腥味强化台风场景
3. 戏曲程式创新:
传统"打棍出箱"技改造成枪支拆解演示
"甩发功"演绎风暴中挣扎场景




【创作注解】
历史之维:考证汉代"珠官"制度与女民兵建制的精神共鸣
神话之维:将妈祖"千里眼"转喻为现代雷达预警系统
技艺之维:贝雕刀与无人机操作杆形成符号对位
伦理之维:从"神佑平安"到"科技卫国"的价值跃升
通过壮族"以歌代言"传统与西方史诗剧场手法交融,让铜鼓声里响起数据洪流,在虚实相生间完成红色基因的跨世纪对话。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6 17:09 , Processed in 0.111383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