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交房,家装公司就开始电话咨询我什么时候装修了,他们是如何得到我的信息?”新房购在东侨的吴女士近日就接到装修公司和一些建材商的电话,内容均是询问他是否需要装修房屋或是购买家装素材的,这让她困惑不已。不仅如此,记者在调查中得知,和吴女士有过类似遭遇的业主还真不少。 未交房就被“瞄”上 吴女士的房子将在本月末交房,可如今,房子还没拿到手,她就常接到一些卖地板、橱柜等建材商的推销电话。同时,一些家装公司也开始旁敲侧击询问她是否需要装修,甚至还对其购买房子的户型十分清楚。“我一个朋友也遇上过类似的情况,他房子才刚动工装修,销售各类建材的商贩就依个打电话来推销,可是他从头到尾就没去过那些商铺。”吴女士说道。
那么,居民们买房后莫名接到建材商、装修公司电话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呢?为此,记者也在市区多个小区展开了调查。通过走访多个新交房或一些交房一两年的小区,记者了解到,大多数住户在装修前后多多少少都接到过装修公司或是建材商打来的电话,而对于“谁泄露了信息”,不少住户均表示疑惑且无奈。“我们不清楚是谁透露了信息,所以也无从查起。”东侨豪景花园小区的一户业主表示。 是谁透露了住户信息? 面对“突如其来”的推销电话,吴女士认为这并不是偶然。“购房时我只是将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交给了售楼中心,小区物业公司或许也有我的信息资料,除此之外我并未到任何装修类或是建材类店铺咨询过,按理我的信息资料并不会在他们手上。”吴女士说道,在电话中她曾询问这些公司和商贩如何得知她的个人信息,可他们回答都很谨慎,称资料他们是通过业务手段,从亲戚、朋友等人手里获取的,其余的不便透露。
这样一来,住户信息的莫名泄露问题就显得愈加神秘了,究竟是谁透露了住户们的信息呢?为此,记者匿名采访了市区一家装修公司的业务负责人,他透露,现在装修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寻找客户,多家大型装修公司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新开发的小区上,千方百计获取住户资料和联系方式,甚至购买住户资料来获得客户源。而住户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可能,一开发商,二是物业公司,再则就是装修公司在小区内开展所谓的有奖调查从而获得业主信息。
泄露住户信息侵犯隐私权
对于住户信息被泄露,律师表示,住户的个人资料泄露,属侵犯住户隐私权。但是通常情况下,住户们虽然被侵犯了隐私权,可因为拿不到确切的证据,想要维权就显得极其困难。因此,住户们若遇到个人资料信息泄露等情况,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在有证据证实是哪个方面将住户信息泄露时,可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否则维权将成为难题。
此外,律师还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们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将自己的信息泄露,比如,网购商品的快递包裹、上商场购物时填写的客户资料或是店铺促销时填写的信息卡等都很有可能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因此,想要维护好自己的隐私,市民们平时也应在这些方面多留个心眼。
网上填写表格须慎重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应该从自身做起。比如,在网上不要随意填写表格,应该选择安全防范能力较强的网站存储重要个人信息;在马路上接受市场调查,或者在商店里填写贵宾卡等时,要留个心眼,别随便将自己的资料泄露给他人。遇到介绍、推荐保险业务、房产业务、理财投资以及冒充公安、检察、法院、银行工作人员的点对点电信诈骗案件,要时刻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遇到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时,市民应通过各种途径维权,别任由自己的个人信息外泄。
实名车票不要随意丢
铁路部门表示,实名制车票不要随意处置,丢弃之前,可将二维码、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部位涂黑或者粉碎处理。 快递收件单要撕干净
很多市民都会网购,很少有人会留意快递箱上的收件单,那上面可是赫然印着你的真实姓名、住址和手机号码。假如你撒手不管,那你的有关信息就有可能经这条“路”径传出去。
自动提款不必要回单
虽然银行回单很小,功能简单,但是只要是您发生的业务内容,都会在上边显示,包括存款账号、户名、产品名、金额、余额等,即便是最普通的个人活期账户取款回单,信息种类也有十多项之多。不法分子在获得回单之后,很可能通过技术手段窃取您的密码,继而伪造银行卡,套取账户内钱款。因此,有的银行建议,如非必要,在自动提款机取钱时,可以不要回单,避免在销毁回单时不慎,出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