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冠头岭观景平台迎来了近期人数最多的一天。这天上午,湛江观鸟会、SEE基金会劲草导师团队都来到冠头岭观赏猛禽,参与保护。观景平台上热热闹闹。
天空中的猛禽们也很给面子,各种鹰类接连不断地从大家头顶飞过,引起众人一阵阵惊呼。这天监测到的猛禽数量突破了400只,监测员无暇顾及游客和鸟友们的询问,一直在认真的观察记录。
阿拉善SEE基金会劲草导师们在观赏猛禽©美境自然
监测员方苏星和劲草导师李振峰©美境自然
中午过后,灰脸鵟鹰大军继续开始之前几天的表演,连续不断的鹰柱从远方山头生成,让观景台的诸位大呼过瘾。凤头蜂鹰不甘示弱,一只只飞来干扰着大家的判断。好多次,“蛇雕”两个字刚要从监测员口中蹦出,又被凤头蜂鹰那标志性的鸽子头特征扼杀在喉咙口。
蛇雕©杜新
由于观景平台上的鸟友数量众多,打鸟人似乎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暂时收敛了不少。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鸟友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压缩打鸟人的活动空间,让枪声不再响起。
10月14日猛禽监测通报
日期 | 10.14 |
天气 | 多云,北风4-5级 |
监测员 | 方苏星、张庭玮 |
公众监测员 | 湛江观鸟会、老杨 |
种类 | 13种421只 |
15日,台风阻挡不了监测员和众观鸟爱好者们的热情。来自湛江和南宁的鸟友们继续陪伴着监测员奋战在冠头岭。伯劳老师也忙里抽闲上到了平台上。
狂风对猛禽迁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有不少猛禽顶着大风朝着他们千百年来执着不变的路线前进。不过,松雀鹰等小鹰们却只能被风吹着走。于是,这一天总能观察到各种有趣的现象:有翅膀收成一只燕子一样的鹰,有横着飞的鹰,更有向后飞的鹰。一只只飞得(被风吹得)比隼还快,监测员刚抬起望远镜,就发现鹰已经被风吹没影了,让众人面面相觑。大风也让很多鸟都不再能通过平常的翅型和飞行姿势等特征判断种类,有不少连伯劳老师都大喊头疼。
冠头岭上的鸟人们©美境自然
比伯劳老师更头疼的是监测员和游客,他们不断的向伯劳老师提出问题。而伯劳老师为了解答监测员和游客们接踵而来的疑惑,推迟了近两小时才赶下山吃午饭。果然,每一个鸟人都可以为了看鸟、聊鸟而废寝忘食。
台风天依然坚守的鸟人们©林雨
今天的主角无疑是那几只雄性鹊鹞,虽然数量不多,但那高贵美丽的黑白配色让大家惊叹连连,甚至可以当仁不让地封为冠头岭最美猛禽。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监测员们发现隼类猛禽在上午都很少出现,到了下午尤其是接近傍晚时候会突然爆发。伯劳老师提到了清晨经常会有红脚隼大群过境,并猜测会不会是猛禽种间竞争让体型相对较小的隼类不得不避开其他大型鹰类的迁徙高峰而选择早晚活动。事实如此还是只是偶然巧合,还有待监测员们进一步的观察来摸索出一些端倪,也欢迎各位鸟友们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哦!
红脚隼©杜新
15日,森林公安再次上山向监测员们询问枪声和打鸟人的情况,并且表示会持续关注山上的动态,大家都在为保护迁徙的猛禽尽自己的一份力。
10月15日猛禽监测通报
日期 | 10.15 |
天气 | 阵雨,北风6-7级 |
监测员 | 方苏星、韦贵德 |
公众监测员 | 湛江观鸟会、伯劳、吴思谦、林雨、知更鸟 |
种类 | 13种228只 |
16日,台风来袭,一整天阴雨绵绵,考虑到雨天实际鸟况以及上下山的安全问题,监测员们不得不暂停这一天的监测活动。
不过即使不上山,大家也没有闲着。一大早便有前两天的拍鸟人在微信上发照片向监测员们寻求帮助鉴定鸟种。两位监测员也借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学习巩固了各种猛禽的识别特征。虽然照片会比实际观测时清晰很多,但很多照片因为拍摄角度问题,辨识难度比起望远镜观测时只高不低。虽然难度不小,不过大家依然很有耐心地对着各种图片、文字资料一一比对特征,尽量对各位提问者的问题作出了最准确的解答。
灰脸鵟鹰©杜新
今天没有监测任务,监测员们趁此机会好好整理了一下前两天的观测数据以及拍摄的猛禽照片,并对存疑鸟种一一进行了确认,以在能力范围内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也为鸟赛现场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充足的准备。
“占领打鸟点”公益众筹
为了保护迁徙候鸟,美境自然以“占领打鸟点”的思路开展公众参与式监测、宣传活动、护鸟行动、多部门联合举办观鸟赛等形式开展保护行动,并于201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北部湾(北海)赏鹰节。在各界朋友和全国护鸟人的帮助下,2017年北部湾(北海)赏鹰节正在举办中。
但是相对于长达一个月的保护工作,这些支持还有不足。请您支持公益众筹“占领打鸟点”,与我们一起保护鸟类,保护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