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闲置多浪费,钱生钱来利滚利。所以投资理财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但是投资不仅有风险还有陷阱。瞧,灵山的梁先生就是轻信了所谓的“能快速获得高收益的网络投资”,一下就被骗去了37万余元
案情回顾
近日,灵山的梁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款叫"巴比特"的网络投资APP的广告信息。该广告声称可通过APP购买比特币、国际白银、国际黄金等商品的价格涨跌快速获得高收益。10月26日,梁先生在APP注册了账户后,将10万元转账到APP客服指定的银行账户,客服再往梁先生的APP账户充值10万元。随后,梁先生开始进行投资,很快收益了1278112元。梁先生想提现时却被系统告知其输入的银行卡号有误,导致APP账户被冻结,需交账户余额的10%的认证金才能解冻。梁先生赶紧转账了137812元到APP客服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完成后,客服告知梁先生解冻不成功,需要再交137812元认证金进行认证,梁先生又转账了137812元。此时,梁先生共转账了375624元。转账完成后,客服又告知梁先生认证失败,需要继续交认证金。这时,梁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除了靠公安机关打击外,关键是自己,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特点 1、专业技术性强 通过网络社交软件宣传手机APP,下载注册后有“客服”及“专家”进行指导操作。
2、转账隐蔽性强 由于没有取得认证,这类APP平台的充值途径都是需要转账给私人账户,无法直接通过平台内充值。
3、受损额度大 该类投资主要以高回报为诱惑,利用网民贪图高额回报的心理,引导投资人一步步增加投资额度,APP充值一定数额后,无法提现。
4、案件查处难 由于网络上的交易方式多样,隐蔽性强,多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给私人账户,案件涉及地域广,涉案赃款的追缴困难大。
套路分析 1、诱惑 骗子利用网络投资平台传播、购买“外汇、贵金属、期货、指数”等,用“理财专家、炒股专家、金牌讲师、高额回报”等字眼诱惑受害人。
2、小利引诱骗取信任 投资人在第三方平台进行投资后,开始会让投资人获得些许利润,取得受害人信任。
3、继续诱导 利用“内部信息”、“大行情”等虚假消息诱导其继续加大投资额度。
4、诈骗成功,退出平台 最后谎称“账户异常”、“爆仓”等情况致使投资人血本无归,不仅如此,有的微信群一旦得手后就立即解散,销声匿迹。
警方提醒 1.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对明显高出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要保持警惕,切勿相信“快速致富”“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说法。
2.投资应选择正规渠道,投资前要详细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
3.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来源:灵山警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