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由此衍生的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日益增加,对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为加大对电信诈骗黑灰产业链的侦查力度,钦州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联席办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系列工作部署要求,加大信息资源、警种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分析研判,以“云剑”、“亮剑”等专项行动为重点,不断深化快查快打工作机制,严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钦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莫一格到钦州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拦截劝阻 今年以来,钦州反诈中心共接到公安部、区公安厅预警系统推送拦截信息46646条,比去年同期上升1169.3%,其中10月份单月预警信息达10534条,日均预警信息300条以上。
4月23日,反诈中心通过预警发现,事主张某某可能接到冒充公检法方式诈骗电话,当事人电话一直处于通话中,无法联系其本人,之后电话被呼叫转移。值班人员迅速通知事主所在辖区派出所进行劝阻,派出所上门劝阻得知其已拿手机、银行卡出门,并分析张某某可能已被诈骗分子洗脑,受到诈骗分子恐吓,会到宾馆开房入住,在房间内诈骗分子再逐步教事主进行操作以便进行诈骗。 经多警种密切配合,努力查找,最终在钦州某宾馆内找到即将转钱给诈骗分子的张某某,避免了群众损失。
止付冻结 成立至今,钦州反诈中心已成功办理26起冻结资金返还事宜,返还26名群众127万余元,得到群众好评。 4月9日18时,钦南区群众陈某报案称其于当日被人冒充政府工作人员以购买货物为名诈骗了249000元。接报后,反诈中心负责同志立即向报案人了解详情,及时落实止付冻结工作,成功冻结到大部分被骗资金,最后成功返还了23万多元。
据悉,反诈中心实行全天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接到警情后立即落实中心、接警单位止付工作。此外,反诈中心通过举办全市公安机关反诈业务培训班等方式切实提高基层接警单位的业务水平,指导、跟踪督促县区接警单位对警情的冻结工作,对符合电信诈骗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要求的,积极开展返还工作,尽力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侦查打击 整合资源,深化研判。在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各级刑技网情部门不断优化资源、人员配置,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电信诈骗案件的串并、分析、研判、打击,加强了部门协同作战,提高了战斗力;尤其是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提高了对本地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及窝点的研判、发现能力,有效打击本地犯罪,挤压犯罪空间,阻断犯罪在我市的滋生蔓延。
3月初,我市反诈中心根据部推线索,通过多警种互动合成研判,还原出以海南儋州籍人员为组织者的冒充客服以信用贷款逾期为由在我市钦北区实施诈骗的团伙信息,经深入摸排经营,在摸清作案人员活动规律和作案特点后, 4月20日中午,该局组织警力在钦北区某小区抓获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陆某先、陈某强、羊某高、吴某泽等四人,现场缴获作案工具电脑等一批,核实串并外省市案件9起。
严打犯罪 今年以来,我市刑侦部门围绕国务院联席办对非法买卖银行对公账户、个人银行卡和手机开卡一案双查专项治理打击工作部署,加强与人民银行钦州市中心支行等监管部门的工作对接,从源头上重拳出击,深挖组织开办和买卖银行账户、手机卡的幕后黑手,及时处置和纠正违规行为,封堵行业漏洞,防止行业漏洞继续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截至目前,共抓获非法买卖对公账户嫌疑人114名,非法买卖银行卡嫌疑人41人,非法买卖手机卡犯罪嫌疑人28名。
来源:钦州警方 原标题:切实保护好群众“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