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13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2:45: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1316楼飘过的时空于2011-11-11 09:20发表的 : 再上两张请评点: 第一幅:寺院内外(内外两种文化,两种时代的冲击和交积在一起,说不清的感情,道不明的情绪) 第二幅:时代(上海国际环球中心第100层鸟看陆家嘴,中国经济中心,夜景,道路如血脉,有一种时代的脉动。)
你好!你上一段文字的文笔很流畅啊,尤其后半段显得很有悟性,摄影又勤奋,很好! 你这次的第一张照片,其实你自己已经评了:“内外两种文化,两种时代的冲击和交积在一起,说不清的感情,道不明的情绪”,矛盾诱发联想,说的挺好。补充一点,那就是相对静止的物体,由于云彩的流动而活跃了起来,因此图中的云彩很关键。 第二张的夜景俯拍,感觉不错,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从照片中心部分看,你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设置是准确的。周边虽然显得曝光不足,那是相机能力的问题,可用包围式曝光后期合成来解决。 不过,这张照片你使用的曝光组合似乎不大对,见你学摄影很认真,那就说透一点,或许你对光圈、速度这两大要素有点陌生?这马虎不得,这个问题若不弄清楚,摄影就盲目了。 你的曝光组合是:光圈F3.5,速度1/20秒。你认为拍都市夜景,这个设置合适吗? 抛个问题给你,你先想想,翻翻资料,愿回答就回答一下。时间有点晚,我们下次再聊好吗?祝你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2#
发表于 2011-11-18 12:01: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1322楼开门求学于2011-11-18 02:34发表的 : 这张女摄影师拍得不错,从服装、表情到内在心理都作出了细微的刻画。当然,能让人们看到作品的故事性,并让视觉得到一种冲击力那就更好了。 另外,你问的婺源的红叶,一般在12月份比较好,当然主要看天气,降温是关键。两年前去婺源石城这条线价格还不贵,现在情况就不明了,好在去了就一定能拍到东西。
收到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3#
发表于 2011-11-18 22:26: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谢谢“开门求学”的详细指点。的确,我对拍摄有许多不懂,不学技术,有好机会也无法得到好作品,您看了我的片,就能一针见血点出了我的问题,足见您在摄影上的深厚功力。我存在的问题值得我好好总结研究,并不断摸索提高,再次谢谢老师。 夜间摄影的光圈与速度关系一直以来我是不太注意的,也没有很好去研究它们与成像的关系,今天您给我的作业,我试着回答,不知对否,还请多批评指正。 夜晚,因景物的光源不足,用小光圈来拍摄,必定要延长曝光的时间才能获得适合曝光的图像,若用大光圈来拍摄,可以缩短曝光时间。但我们知道,光圈的大小影响着景深,也影响着画质的清晰度和立体感的程现等因素。所以用大光圈来拍摄夜景,虽然曝光时间短了,由于景深浅,画质的清晰度和立体感有所不足,难得到满意效果,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光圈,以F8F11中级光圈为夜晚拍摄较好选择(若胆大的可用超小的光圈如F16F22F32有异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小光圈对景深画质、立体感、层次感都有较明显的突出,会有较好的效果。速度的决定在于物体光源的不同而要求不同的曝光时间,如果光圈决定以后,则测出曝光值来完成拍摄速度,但夜间摄影最难的是测光问题,要长期的练习,掌握规律来得到曝光时间的判断,才能得到满意的作品来。用包围式曝光也是解决夜晚测光难的好办法。 另外我还想跟老师您说一下,我的第二幅的拍摄手持的,因我上上海国际环球中心时没拿脚架,只能身倚墙体,把光圈调到最大来获得曝光时间的缩短并俯拍所得。实在让老师见笑了。 再上二幅,有请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4#
发表于 2011-11-19 11:32:1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P1:圆圆的月亮如玉珠高悬夜空,细细的光线象玉带划过图中,斑斓的色彩铺满了巨大身躯,宣嚣后的宁静它在诉说着什么。 P2:袅袅青烟弥漫着整个天空,一妇人在静静的祈祷着什么,大佛那有神的双眼凝视大地众生,虔诚之心悠然升起。悠悠梵呗音,承法甘露雨,烦恼尘埃落,智慧清明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1:41: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舞歌影楼

[/quote] 你好!第一张照片是用追光的形式表现一组人物的,画面简练,主体突出,手法不错。只是在内容表达上似乎显得力度不够,你不觉得吗?当时的现场,志愿者很多,他们在场馆的各自岗位上辛勤的工作着,如果要抓拍的话,题材不会少。而这张照片呈现的是一种休息状态,有一个人好像还在打瞌睡。这样表现志愿者,其创造思想是什么呢 当然,若作为组照中的一张还是可行的,但前面必须铺垫四五张辛勤工作的照片,如协助安检的、维持秩序的、引导观众找坐位的等等。……最后才是这张:区运会开幕式开始了,一直站着忙碌的志愿者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的坐了下来,他们,真的有点累了。 第二张摔跤的照片,角度很好,地面较量采用俯拍很容易上手。在光影的明暗交接处,人物扭摔在一起,搬腿的动作劲道十足,比赛似乎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就欠一个正面或侧面亮相的人物,这张照片就完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2:05: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转后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7#
发表于 2011-11-20 22:13: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看开门老师的点评是一种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2:19: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文正帖

你好! 对于上次提到的问题,你回答得很好,说明你对光圈与速度的实际运用还是了解的。摄影知识的积淀,是摄影人走向成功的法宝,虽然说不学知识也能照像,但想拍好就不容易了。 给你说个小故事吧:我有位朋友依仗照相机现代科技的强大,最初对摄影知识的学习是很漠视的。有一次他外出从安徽黄山归来,拿了几张照片给我看,我指着一张照片问他,这张照片拍的好啊,怎么拍的?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时我觉得好看,手指一按就是了,不过四天时间拍了上千张,就这张照相馆的人说好”。 四天的旅途奔波,千分之一的概率,而且获得的那点成功,还是一脑门浆糊——稀里糊涂,……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对着这位朋友笑。 对于第二幅夜景的拍摄,你说是手持的,没拿三脚架。那就不容易了,还有那么好的清晰度,这你比我强! 如此说来,为保证速度,你用大光圈那是必然的。 这次的两幅照片都不错,第一张夜景,验证了前面你给我的回答。13秒的慢速度,F22的小光圈,以及为防止灯光过曝而减了一级曝光量等等,计算得十分周密。长长的车灯拉出来几束极富魅力的线条,使这张照片具有了很高的技术含量。 第二幅照片,再配上你后一段带有佛学的文字,使我对你动了一番猜测:如果你不是学佛学专业的话,那么年龄应该在40岁以上,因为二三十岁的人是不大会知道“梵呗音”是什么东西的。 回到摄影上来,在这张“拜佛”照片的拍摄中,若想给照片赋以更浓的宗教色彩,就要注意画面的清静。很明显,照片中拜佛人裸露的双腿以及大佛周边红色的石块,再加上照片里的闲杂人等,不同程度上扰乱了这张照片烟香缭绕的深远意境。 我裁剪了一下(见下图),不一定对,供你参考吧。 祝你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9#
发表于 2011-11-20 22:55: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谢谢老师,您太了不起了,能看图识人性,断字了人心,年岁真的如您所说。您的那个故事很深刻,耐人寻味。是的,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但要做好它还需更多的学习。最近我拍了很多相片,但我自认能拿出手不多,我送到您帖上的相片更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经过左选右选才敢放上来。再次谢谢老师您的悉心指导。有好的相片再请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发表于 2011-11-21 00:25: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我说五哥,上千安保人员(含志愿者)在开幕式现场周边,你怎么就拿了这么一张出来呢?志愿者忙完前期工作了,还可以有坐的机会,我们可是从上午7:30站到晚上11点,也就是中午、晚上抱着盒饭的时候,坐的那2、30分钟是最长的了。不给面子啊! 你该拍拍会旗进场时,几个身穿白色衣服的小哥,你该拍拍安检门前连续工作的安检人员,你该拍拍站在场馆周边跨立姿势的预备警官,也许,你该23点,群众散场之后,到一下我们的办公室,拍一下满身汗臭,满脸疲倦,脚上气泡的安保人员。不止安保人员,你该拍拍区运会执委会其他工作人员,在开幕式后,站在执委会门前,那几乎眼泪哗哗的情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1#
发表于 2011-11-21 11:14: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学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2#
发表于 2011-11-21 12:40: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 1328楼(开门求学) 的帖子

你好! 第一张照片当时看到有一束光照在这组人物上, 感觉美, 就马上拍下, 没考虑到你所说, 内容表达上力度不够, 失误, 已删。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5-7 17:19 , Processed in 0.135325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