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139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02:11: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摄影栏目还是以作品交流为主,应该发一点照片了。 近来,随着中东局势吃紧,战火随时点燃,最无助、最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记得一九九一年爆发海湾战争之后的九月份,我经过北京天安门广场,迎面遇见了一位外国妇女抱着一个小男孩,其形象和装束很有点伊斯兰教的特点,我立即举起了手中的相机。那位外国妇女见状朝我摆摆手,并随即转过脸去用手里的孩子挡在自己的前面。 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停下快门的启动,最后得到了下面这张照片(见附图-愿人类远离战争)。据旁边的一位当地游人讲,这些人有一定的身份,多为躲避战争或治疗战争伤病到中国来的。 21年来,我每当翻看到这张照片时,那位妇女和孩子的眼神都会令我沉默良久,我确实能从中读出一点忧郁、恐惧和无助的神色。读出的只有一丁点,那是因为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 在发出这张照片的同时,想要大家一起来呼吁:人类不需要战争,世界和平万岁! -

愿人类远离战争.jpg (185 KB, 下载次数: 1)

愿人类远离战争.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4#
发表于 2012-2-25 04:45: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又见徐老师回来了,非常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5#
发表于 2012-2-25 12:16: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舞歌影楼朋友一次一张,陆续在这个帖子中发了不少图片,我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是在帮我顶帖,他不希望这个帖沉下去” 只有您 知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6#
发表于 2012-2-25 12:18: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开门老师,您好: 冬去春来,一恍就过去了一个多月,很想您啊!今天终于见到您的贴了,心里真的高兴,与相片中的“暖”感觉是一样的。 先说我为什么称呼您叫“开门老师”吧,其实这个称呼非常符合您对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的指导,它合着阿拉伯古老神话中“芝麻开门”那句话那样,为我们初学者打开了通往摄影这个财富大门,我们通过这个大门看到了摄影大殿中无数的黄金财宝,我们在这知识的殿堂中吮吸着摄影知识的营养,让我们得到正确的成长,健康地长大。再次谢谢“开门老师”。 关于“暖”这张相片,您给了很好的评点,谢谢老师费心。从您的评语中让我更感到您文字功底的深厚,您的语言详实而贴切,从相片中挖掘出许许多多的信息来,我在拍摄时无法想到,就是回来整理相片时,也没有办法从自己的相片里得到那样多的信息。感悟摄影对象是一个好摄影者所必备的,这正是我所缺的。“开门老师”您不但是一名好的摄影家,还是一名好的评论家,更是一名好老师,在钦州的360上遇见您,是我幸运,是我福气。 我不断在研读您对我片子的评语,受益匪浅,在我以后的摄影当中,从构图、用光、色彩等因素去考虑与画面想表达的思想相一致,这样才能减少废片,好片的成功率才高,所以,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学习。 您提到“暖”这张相片有高原特征,说明您见识广。我是在峨眉山金轮顶上拍的,那里川西的人很多,我在峨眉山金轮顶还看到身穿僧衣的僧人冒着飞雪从山上走来,步履轻盈,低头而行。他们的深红色的僧衣深深吸引着我,我想应是些苦行僧人吧,他们那种虔诚求佛之心让人感动,“苦旅一生,追求善美”是他们的人生,让我们这些凡人无法理解。我也拍了几张,今上两张我认为可以的给老师评点,题为“苦旅”,不知贴切否,还望“开门老师”苦点精力,无限感激,这样我的网名在您的指点下才得以“目目丰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7#
发表于 2012-2-25 12:24: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开门老师:您 的远离战争好象是获得国际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8#
发表于 2012-2-25 13:02: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开门老师,您好:我再想想刚才上的两张“苦旅”,觉得不太贴切,对于我们这些凡人为“苦”,而对于他们为“乐”,想改为“求旅”,不知当否?或有更好的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9#
发表于 2012-2-25 22:32: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摄影快乐。摄影的快乐会让人变得浮躁。摄影同写文章有相似的地方。当你拍到一张令你激动的照片,你放一段时间之后,再看看是否还让你激动。另外,字怕吊,人怕笑。你把它“吊”出来,人家都笑的话,你是否有什么感觉。如果人家都笑,你自己却又自己的感悟,可能是好事。照片的好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你要参赛、要发表,要换成钱,你必须适应一些规则。如果只为陶冶情操,锻炼身体,花去钱财,那又何必关心他人如何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0#
发表于 2012-2-26 00:02: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 1402楼(随便说说) 的帖子

真可笑,不交流,那有思想,不交流,好有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1#
发表于 2012-2-28 08:51: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您看到了很深层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往往看到表面的内容较多,照片里面的内容还真是要下一番苦功去学习才行,看了你的参考图真是视野很开阔,意境跟深远。您对于光线的看法却是很专业,我倒是没有考虑到更深的东西,只是停留于表面 的效果,之前看过一位摄影师所说的:照片好不好关键是内容是否丰富。我想,我是还没有到达看得很深照片的内容,而是停留表象太多了,在这方面还真是要努力学习,多向你请教啊。 再次感谢老师指点,给我力量不少。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5:21: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目目丰色朋友: 你好! 两张“苦行僧”,尽管是随手之作,但抓拍的时机还是不错的,这从他们的眼睛可以看出来。拍人物,抓眼神很关键,这两张照片中,第一张,表现的是僧人在行进途中,被右侧某一目标所吸引的一瞬间;第二张更有意思,旅游图和扬起的笑脸,无声的告诉人们什么叫做苦中寻乐! 苦行僧,是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他们认为,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以及灵魂的解脱。 但那是从前,现在很多东西都已经淡化了,僧人穿旅游鞋、僧人玩手机,连僧人摄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时代在发展,什么都在变。希望天下的僧人们弃苦为乐,也希望你能再多抓拍一些“乐行僧”的照片发上来如何?祝你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5:22:4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至于题目,我看是不是避开苦乐二字,《僧在旅途》行吗?让人们从传统的“苦行僧”里走出来,进而感受到今天僧人们的生活变化。供你参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5:27: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随便说说朋友:你好! 你写的“字怕吊,人怕笑”,引发了我的兴趣,随便聊几句吧: 一幅作品在完成之后,确实应该如你所说要放一段时间再看,这在艺术创作中叫内省。同时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作品拿给他人听取意见,这叫外征。外征,就是对外征求意见,大诗人白居易把写好的诗念给老奶奶听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毛泽东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词《沁园春•雪》,其中有一句“原驰腊象”, 就是请教诗人臧克家后改为“原驰蜡象”的。因此,“外征内省”,是提高和完善自身艺术创作的两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在日常中,即便是为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去业余玩摄影,谁也不希望自己拍得很差,能拍出来好照片总是一件愉快的事。看过你拍的三娘湾海豚,很棒,在网上得到了广泛好评,这个“好评”,就是外征所得到的反馈。我相信你拍到这张照片时,心情是很愉快的,照片放上网后,自然会关心他人如何评说。虽然 “照片的好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网上朋友们的各种意见还是可以拿来参考的。从外征中得到的意见,在内省中总结吸收,这对一个人的进步是十分有益的,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祝你愉快,并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好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5-4 06:10 , Processed in 0.151357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