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36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2:17: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lao笨 于 2010-7-23 19:09 发表 如果这个摄影版每一个色友都认真向开门求学老师学习,我想进步一定会很快的,继续关注这个强贴
版主过奖了,有点受不起啊!谢谢你能关注和提携本帖,因为我也想进步啊,再次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2:49: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火焰焰 于 2010-7-24 00:28 发表 请问一下大师,生机这幅相片有没有经过PS啊,太令人震撼了。构图太妙了。
------------------------- 谢谢火焰焰朋友的鼓励,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个和你一样爱摄影的老摄影人而已。 你问得对,这幅照片是经过PS的。这么周密的设计,在现实中是不会有的,谢谢你的关注。 另外,关于无间豆“荷花”上的题字,那是有出处的,这种方式多见于报刊杂志上为的文学作品所配的压题照。 当然,摄影艺术作品,什么情况下可以题字也是有讲究的,属中国特色。那是上世纪我国早期的摄影家,在拍黑白风光片时,从山水云雾中感受到水墨的韵味后,成功的借鉴了中国画的构图方式,题款用章,一直沿用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2:58: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无间豆之荷花作品

无间豆朋友:你好! 有两年没拍荷花了吗?工作忙得抽不开身?这可是经久不衰的题材啊! 古人画荷,有“从生到死”一说,这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指画荷的整个生长至败落的过程,历经数月;另一是指画家本人,从小到老一辈子画荷,历经数十年。 虽说是今非昔比时代不同了,但荷花的艺术魅力却是千秋永存的。白驹过隙,时令有限,不拍可惜啊。 拜读了你的三幅荷,先后竟用了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颇见功力: 第一幅,利用影调的明暗变化,对主体作出了意味深长的呼应; 第二幅,利用后期加强了色彩对比,显示出自己的艺术个性; 第三幅,虚实的处理手法,渲染了画面的艺术气氛,别开生面。 一点建议: 图片的后期犹如天马行空,驾驭者须时时带紧手中的控制缰绳,共勉。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后感,也许个中还有你自己更深的艺术理念我未悟出,敬请明教。 祝你工作愉快,创作丰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发表于 2010-7-24 13:02: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火焰焰 于 2010-7-24 11:32 发表 个人觉得,无间豆版主的“荷韵”这张的片片里的的“荷韵”二字,如果像徐大师手书迎春一样亲自手书,要不然用草书字体,这张相片就更耐看了。
说得对! 翻出旧照,觉得这荷花左上角空了要平衡一下。手头没啥字体,就随便加了两个上去,拍得不好也就没用心。 趁台风刚走准备去拍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发表于 2010-7-24 13:11: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开门求学 于 2010-7-24 12:58 发表 无间豆朋友:你好! 有两年没拍荷花了吗?工作忙得抽不开身?这可是经久不衰的题材啊! 古人画荷,有“从生到死”一说,这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指画荷的整个生长至败落的过程,历经数月;另一是指画家本人,从小到 ...
不是工作忙的问题,懒了! 一直没想好怎么表现荷花的韵味,或者说有想法时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了。还是懒! 刚从马来西亚回来,带回一堆垃圾,整理了几张。也请老师傅有空来俱乐部指点一二。谢过! http://bbs.qinzhou360.com/viewthread.php?tid=215020&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4:11: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懒?.....不一定是这个理由,不方便才是真的。

在当地拍荷花确实有点难度,几乎找不到,想拍还得去防城港的澫尾。其实你们可以想办法,向政协建议公园等一些有湖、塘的地方进行养殖啊?既吸引游客又美化环景多好啊! 我看了你们从马来西亚拍回来的照片,视觉效果挺好的,通透而干净的异国风光,冲击力很强,怎么会是垃圾呢?别糟蹋自己的血汗,不能那么说。不过,看了你们发出来的照片,还是有一点个人感觉的,只是你们去的人中只有部分人的作品发出来了,尚未见到李老师等其他几人的作品,所以有些客观看法怕流于片面,就没有贸然跟帖发言。 至于说到去俱乐部交流的事,很抱歉,我们这片住宅区有些安全问题,故晚上不便出门。请带我向大家问侯一声,远道归来辛苦了!祝大家摄影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发表于 2010-7-24 14:44: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谢谢大师的提示和启发,看来要认真再学一下PS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8#
发表于 2010-7-24 15:23: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开门求学 于 2010-7-24 14:11 发表 在当地拍荷花确实有点难度,几乎找不到,想拍还得去防城港的澫尾。其实你们可以想办法,向政协建议公园等一些有湖、塘的地方进行养殖啊?既吸引游客又美化环景多好啊! 我看了你们从马来西亚拍回来的照片,视觉效 ...
11天,拍了100多G,自己满意的没几张.....没能够完全再现当时情、景,些许遗憾! 不过,还是非常、非常过瘾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21:40: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独弦琴和小女孩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它结构简单,音色优美,曲音清雅,多有变化,深受京族群众的喜爱。我粗略的看了一下现场的独弦琴,木制琴身,长约二尺半,一端插上一根圆木柱子与琴身成直角,另一端安上一个把手,上系一条琴弦,与小圆柱相连,用一块小竹片拨弄琴弦,便可弹出动听的乐音。弹奏独弦琴时,须不时调整摇杆,当把琴弦扩张时,可拨出较高的乐音;使琴弦放松时,乐音变得较为低沉。由于用左手推拉摇杆而使琴弦松弛或扩张,弹奏时需要稍作停顿,因而形成了一短一长的发音规律。通常是音长较强,音短较弱,全过程由强变弱,由弱变强,不断变化。 在这次东兴京哈节开幕式上上,一百张独弦琴同时演奏于海滩之上,可以说是蔚为壮观。其中第一排正中摆放的一座大独弦琴,长约五米,整龙造型。漆色暗红,雕工精致,极富民族特色。它不同于一般的独弦琴演奏,虽说也只有一根弦,却是由两个演奏员完成演奏的(见图一、图二)。

w独弦琴--1.jpg (214 KB, 下载次数: 2)

w独弦琴--1.jpg

w独弦琴--2.jpg (198 KB, 下载次数: 2)

w独弦琴--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21:42: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

这是在演出之前见到的琴架安装现场,搬动这座大琴,竟需要五个男子汉,可见分量不轻啊!

w独弦琴--3.jpg (185 KB, 下载次数: 4)

w独弦琴--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21:46: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

网上已有“难出茅庐”发过百人独弦琴演奏的大场面图片,这里,就单独把几个镜头对准一位小演奏员,之所以对准她,是因为她站在最外面,拍起来无遮无挡很方便。

w独弦琴--4.jpg (200 KB, 下载次数: 4)

w独弦琴--4.jpg

w独弦琴--5.jpg (191 KB, 下载次数: 3)

w独弦琴--5.jpg

w独弦琴--6.jpg (185 KB, 下载次数: 2)

w独弦琴--6.jpg

w独弦琴--7.jpg (181 KB, 下载次数: 2)

w独弦琴--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21:47: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

从三张演奏图片来看,这位小女孩琴艺娴熟,动作优美,绝不会是南郭,我庆幸自己没选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20 19:25 , Processed in 0.135617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