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1045#
发表于 2011-7-7 13:00:5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如果用自动模式,是比较难出背景虚化的效果的。湛蓝的天空,您用的G11是佳能一款非常好的相机,所谓的可以替代单反的DC,其中G11就是数一数二的一款,这款相机应该是有手动模式的,除了快门延时稍微长一点外,很多单反的功能都可以在G11实现,设置方式也基本一样。您在手动模式下,按照徐老师说的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这几个要素来设置,应该可以出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另外,在PHOTOSHOP中,也可以应用模糊工具来模糊背景,实现虚化效果。当然,那种所谓的牛奶一样化开的背景虚化,都是神镜所为,一般的镜头都难以达到那种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发表于 2011-7-7 13:05: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1035楼开门求学于2011-07-05 23:55发表的 : 风动-心动朋友:你好! 你说的“荷在边D”是什么意思?我没弄懂,抱歉。
所谓的“在边D”,是钦州话,在哪里的意思。广州话是“系边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7#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3:48: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1025楼风动_心动于2011-07-04 22:21发表的 : 荷在边D
噢,现在明白了。拍荷花的地点是钦南的原野山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4:49: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Re:回 1036楼(开门求学) 的帖子

引用第1043楼刘脚板于2011-07-06 22:26发表的 回 1036楼(开门求学) 的帖子 : 前辈,关于这张经过纠正后的图,我有个看法,不知正确以否,就是是桥洞里的几根高压线应该想办法去掉,原因有二:一是那几根线在那里觉得与整体不和谐,让人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二是经过纠正后,那几根电线的弧垂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样子,变得不自然,变得有点波浪形了。
——不是倒回一页去找图片,差点遗漏了一份珍贵的帖子! 刘脚板朋友:你好! 不得不赞你一句:好厉害的眼睛啊!你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我的失误了——急着穿衣,忘了提鞋。只顾矫正楼房、桥拱,忽视了电线的存在,现在立即补救一下(见下图,原作局部还原)。谢谢你! 至于你提到把高压线给去掉的问题,我觉得就让它留着吧。若是艺术类作品,去掉就去掉了,也没什么关系。若是纪实类作品,去掉就违规了。这在国展中已有惨痛教训,你觉得呢? 我这是第一次见到你的珍帖,你很少上网吗?希望你常来看看,对网上的作品多发表一些宝贵意见,再次谢谢!记住你了——刘脚板! 握手。

图--2校正稿2.jpg (245 KB, 下载次数: 0)

图--2校正稿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9#
发表于 2011-7-7 20:49: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 1051楼(开门求学) 的帖子

呵呵,前辈,我是经常上网的,而且,您的这张帖我可是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只不过我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看帖不回。不过,我也是一个喜欢照相(还不能说摄影)的人(但是非常不喜欢进行后期),现在正在学习中。能发现这个问题只是我对这种线条很敏感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0#
发表于 2011-7-8 05:23: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好贴啊,受益匪浅。半夜浏览到天快亮了,前辈的作品自然是没的说,还有您的谦逊,对创作的严谨更是让晚生值得学习。前辈的 一幅幅作品,一句句话语,都在一步步牵引着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1#
发表于 2011-7-8 05:53: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 1005楼(lin821456) 的帖子

哈哈,你这个头像好像还是我拍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2#
发表于 2011-7-8 13:29: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从头看到尾了,震撼的很,也精彩的很。真是学习的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3#
发表于 2011-7-10 10:11: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Re:以摄影会友

“开门求学”前辈,您好! 这个贴子我从头到尾看了无数遍,刚开始,是看不懂的,根本不懂得你们在说什么,哈哈,后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好像慢慢地懂了一点点,呵呵,我是那种反应比较慢的,学习也比较慢的人。对于摄影,始终徘徊在门外,见笑了。 昨晚去朋友家喝了几杯茶,本来睡眠就不是很好的我,很晚很晚都无法入睡。脑袋里无意间想起春天在家楼下拍过的一组照片(如图)。 春天,万物盎然生机的季节,苑落里光秃秃的树开始吐出嫩黄嫩黄的叶子,在阳光的作用下,格外吸引我的眼球,无论是透过窗户还是站在阳台,或是站在树下,都能感觉到她浓浓的气息,真的是活生生地摆在眼前的感觉,触手可及。她除了给我美感之外,似乎还能感受到大自然那种极强的生命力,那种新生的触动,是如何的无比的巨大的力量啊。我就这样轻易地傻傻地被感动着。 激动地举起相机,拍了三百多张,可当放在电脑里看了一遍又一遍,几呼找不到拍得比较满意的,最后只留了6张作纪念,其它全删了。一直疑惑不解,为什么我所看到的,是如此令我陶醉,如此令我激动的情景;但为何拍下来后,却又找不到感觉了呢?我一直在怀疑,是不是因为我付于太多丰富而又主观的情感因素在里面了呢。 当然!技术更为重要,哈哈,所以请您给瞧一瞧。 语无伦次,敬请见谅!

2314副本.jpg (266 KB, 下载次数: 0)

2314副本.jpg

2350副本.jpg (322 KB, 下载次数: 0)

2350副本.jpg

2318副本.jpg (386 KB, 下载次数: 0)

2318副本.jpg

2432副本.jpg (252 KB, 下载次数: 0)

2432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4#
发表于 2011-7-10 17:57: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您好,风和日丽。您的问题,我部分来说一下吧,我也是初学,大家共同学习。 我们平时看到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的目光都是仅仅集中在那样东西上面,对旁边的东西是忽略掉的。比如,我们看到满目的嫩黄,是忽略了背景的房屋的,所以感觉非常漂亮。拍摄这种需要突出强烈主题的照片,一般就需要把背景虚化掉,这样,留在照片上的,就像我们看到的哪样,是满目的嫩黄了。我看了您照片的参数,您用的8的光圈,在小光圈的范围内,这样,树花和背景的房屋基本上都拍摄得比较清楚,这样,背景的房屋就喧宾夺主,没有显出树花的鲜艳出来。 此外,人脑反映出来的景象并不是人眼看到的景象。人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所看到的景物作出一定的调整,有点类似于照片的后期制作。所以对应的,我们对照片都要作后期处理,将想突出的主题弄得突出一点,把不想突出的东西弄得模糊一点或者暗一点,这样,一副好的作品就出来了。 关于后期制作,一直都是争论得很厉害的,但现在的主流观点都是不排斥后期制作,但在摄影比赛中对后期制作也作了严格的规定。数码相机的缺点就是拍出来的东西都是灰灰的,这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原件的“硬伤”,因为感光原件的表面把很多光线都反射掉了,所以要后期制作一下。甚至有三分前期,七分后期的说法。 当然,还有构图、用光等等,这些我还在盲目摸索中,等徐老师跟您解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发表于 2011-7-10 18:11: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冒昧将其中一副粗糙地做如下修改: 1、增加饱和度、对比度、黑色 2、把背景模糊一点 3、略剪裁。 这只是很粗糙地改了一下,如果要好好地改,还是深入学习PHOTOSHOP,可以把花树整个抠出来,然后对背景整体模糊(虚化),再将花树放进去。

修改后.jpg (343 KB, 下载次数: 1)

修改后.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6#
发表于 2011-7-10 18:13: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随您的意,可以将背景弄得古旧一点,甚至将背景的彩色全部去掉,保留花树,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呵呵,不好意思,改得不好,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5-12 10:17 , Processed in 0.148152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