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西浦北县文联韦志远诗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5 16: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广西浦北县文联韦志远诗 木根田里竞翎讴 广西浦北县福旺镇镇脚村委会木根田村。这里在清朝时曾经出过文武清官林苑生举人。该村的村前一条小河清流粼粼,后背岭红椎林郁郁葱葱、凤尾竹弯弯,鸟语花香,很像一个半月形和一顶凤冠,有感即得一诗: 半轮绿月凤冠头,山水竹林诗画眸。 一举成名钦点秀,木根田里竞翎讴! 文武清官林苑生 广西浦北县文联韦志远 浦北县纪委刘佳 在浦北蕉乡的历史人文精神长河中,看群星璀璨,百花争艳。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极大地鼓舞着浦北人民立志成才,奋发有为,他们那高风亮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正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引导人们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并为此而成为浦北人文历史的一面面可歌可泣的心镜。特别是对于南北朝建越州与广州省级军事行政机构齐名的越王陈伯绍、清代威振两广、诗书联兼长和兴建进诚、大朗书院的书香门第两广提督、陆军少将的宋安枢和宋安革两兄弟、民国时期兴建钦州农校的三星级抗日爱国名将香翰屏、领导白石水武装起义和血洒大窝山的抗日游击队司令张世聪、现代的“未敢残年惜衰老,瘦骨犹许带铜声”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的黄平、世界举重冠军张戴荣、张祥森两兄弟等名人,他们个个都身手不凡在浦北历史人文舞台上各领风骚,尽显英雄本色,他们像星星、像月亮、像太阳,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成为浦北历史人文精神支柱。因此,这些历史名人几乎所有的浦北人都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并且郎郎上口、娓娓道来即为之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然而,在蕉乡浦北,对于文武兼长、智勇双全、功绩显著、胸怀博大、忍辱负重、能屈能伸、为政清廉、爱民如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清代同治年举人、四品朝议大夫林苑生知府大人这样的一位浦北县显赫的军事历史人物人们却是知之不多,或不甚了了。 青史如烟,岁月流云。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看浦北的历史风烟数蕉乡的风流人物颇感“迟到的春天更加迷人”。时值暮春时节,当素有花王之称的南国木棉花姹紫嫣红、怒放心瓣和挂满枝头的时候,特别是岭南鹧鸪啼春晓,福旺街头那株古凤凰树正舞动丛丛新绿和伴花蕾摇曳枝尖之时,我们俩便带着寻找挖掘浦北真正值得褒扬的历史人文精神和廉政文化珍宝而急匆匆寻访了浦北县福旺镇脚村委木根田村举人林苑生知府大人故居。 木根田村位于泗洲山和勾头嶂山脚下的福旺镇脚小学西北向附近的一平坡地。村前浦寨二级公路横亘而过。一条发源于泗洲山的九曲龙弯、凤尾翠竹弯弯、野玫瑰花开烂漫的小河如绿玉彩带随风飘舞并袅袅东南流而去。那清粼粼的水、蓝滢滢的天和游鱼浅底、鹅鸭嬉戏、仙鹤翩跹让人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的神仙景界。村后一山峰从平地上突耸而起尤如半轮日月冉冉升起。山上高大的红椎树、荔枝树和翠竹夹杂丛生,如婆娑绿伞巨撑遮天左右山河日月。当我们来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恰逢山上的一行白鹭正翩翩起舞轻飏上青天。 在人们的心目中,在中国的历史上,特别是在腐败黑暗的清朝末年,社会政治动乱,国家瓜分豆剖,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得道,在这样的前提下,不用说知府大人,即使是知县、乡绅那个不是有钱有势、镬耳楼堂堂尖耸?然而,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是,木根田村的四品朝议大夫、举人林苑生知府大人非也。 在木根田村,只有几十户人家。带着这个颇具几分传奇色彩的“非也”,在林苑生知府大人的第十九代孙子、镇脚小学退休老师林礼强、林洪敦等人的引带下我们参观考察了木根田村林苑生知府大人故居。木根田村远远看去好象一只身点龙鳞万点金的苍鹰伏在田中。林大人故居座西北向东南,故居分别由五进四厢一厅四天井横排组合而成。大门第五座主屋左边有一条三曲径廊道贯通偏房。整座房屋占地面积约2000m2。前三座为他的祖公、父母所建,第四、第五座为他的后人所建。房屋虽然不少,但都是低矮简陋的泥砖瓦房,与一般平民百姓的住房仍略显逊色,与林苑生这个四品官朝议大夫、知府大人的地位、身份极不相称,甚至是格格不入。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陋室平房和格格不入里,由于有了五件宝物而使林苑生知府大人故居蓬荜生辉。更从陋室中看到了陋室不陋;更从中看到了林苑生举人刻苦求学、专心勤奋、机智勇敢、刚直不阿、忍辱负重、能屈能伸、为政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扶贫侠义、爱民如子、慷慨解囊、厚德戴道、英名千古、浩气长存的高贵品格和浦北廉政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精神支柱的宝塔明灯。 在林苑生知府大人故居门前立有一个清同治九年(1870年)中举时的高高牌坊。这是朝庭和后人为颂扬林苑生举人的功德而立的一个牌坊。牌坊由几十块花岗岩石柱、石槽、石长条组合而成。其中一高耸云天的长条石柱上浩然刻写着“清同治九年庚午科乡试中式第一百六十六名举人林苑生”。可惜,当年为改江造田,牌坊石料均被挖起拆除并弃置于门前晒场一隅,部分石柱已被埋没于荒草之中。这便是林苑生知府大人故居的第一件宝物。故居的第二件宝物是挂在二进厅门的由礼部侍郎张百熙题赠的牌匾“岁元”(见下图)。此匾上书有:“钦命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待郎衔广东省督学部院加三级随带加一级纪录十次张百熙为岁元立”。据《浦北县志》副主编陈坚和《浦北县军事志》所记载:林苑生出生于鸦片战争前夕的道光十六年(1836年),字敏立,号翰国。全家总共六兄弟,他在家庭中排行第五。他小时候天赋聪敏,机警聪颖,才思敏捷,有勇有谋,曾做过小买卖。在福江书院读书期间,他品学兼优,能文能武,吟诗作对、文章常贴堂,文锋初露,是书院有名的文武高才生。曾在广东省乡试举人岁考中荣获第一名,故礼部和广东省督学部院授予他“岁元”牌匾。第三件宝物是挂在三进屋厅门的“文魁”牌匾。这是文渊阁大学士倭仁,经筵同讲、大学士、刑部省书瑞常,刑部省书郑敦谨,宗人府丞唐王森令题赠给林苑生中举人的牌匾(见下图)。牌匾上雕刻有凸型字手书的笔力圆润、苍劲有力、风格凸显的匾文:“大主考文渊阁大学士文洲阁经阁事国史馆正统裁弘德殿行走加三级倭仁、经筵同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加三级瑞常、刑部尚书加三级郑敦谨、宗人府丞加三级唐王森共为”。1870年,即清同治九年,林苑生继乡试岁考获岁元第一名之后即到广州参加乡试举人科举考试。在众多贡生、禀生、秀才考试中,林苑生出类拔萃,荣获乡试举人第166名。在清朝,凡在乡试第六名之后的举人都通称为文魁。故林苑生被授予“文魁”称号。第四件宝物是挂在故居第四进厅门的“奉旨赏戴蓝翎——同治九年孟冬吉日臣林荣、林兴同立”的牌匾。这是一个做工精细、雕龙画凤的红格木牌匾,艺术造诣颇高。在清代,凡是六至九品的官员都由皇朝授予戴蓝翎的官帽和官袍,林苑生在奉旨赏时为六品戴蓝翎。据《浦北志》、《浦北县军事志》记载,林苑生中举之后,他历任武官营务、帮统等职,管理营部文书武事。1885年,即光绪十一年,林苑生同知率众兵勇随广西提督冯子材参加镇南关抗法战争并屡立战功而取得镇南关大捷和收复越南凉山等重大战役的胜利,并受到军中和朝庭的嘉奖,并由此而为浦北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军队唯一一次打胜仗而不签订不平等条约和不割地赔款而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他被冯子材和他的同事推荐晋职,林苑生由同知加升知府衔并兼任凌云县和护泗城府府事。当时正逢凌云县遭受洪水灾害,在林苑生到任的第一天,当他目睹灾民的凄惨情景,他便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救灾工作,并亲自上木船指挥部下将粥、米赠送给重灾区灾民。在清军为官和从政期间,林苑生虽然官至知府和四品朝议大夫,但他却为官清廉,平易近人,不贪不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还时常用自己的官享俸禄赈济灾民和贫困乡民,有时还为此而弄得钱囊空空而相当尴尬,为此,他的清廉勤政、积德修心的感人事迹广为流传和为人们所称颂,而且深得民心。1887年,即光绪十二年,林苑生在德保县代理镇安知府职务。据《德保县志》记载:在他任职期间,即1888年,他发动捐资移建德保县秀阳书院于东隅,并题写“秀阳书院”的牌匾挂在书院的正门上,同时他率众官兵平定当地盗贼叛乱,为官从政政绩显著,与他受光绪皇帝奉旨赏戴蓝翎的光荣称号十分相称。第五件宝物是挂在头进大门上的“朝议第”(此匾在文革期间已遗失)。据《浦北县志》和《浦北县军事志》记载:林苑生办事公道,乐于助人,为政清廉,甘于奉献和乐守清贫。在他帮助同事办理一件公事中因受株连即由知府大人被误降为补通判。尽管如此,但林苑生仍然忍辱负重,经受住冤屈的考验,反而更加勤勤恳恳为民办事,并针对当时朝庭的腐败而力挫时弊,深得民众的爱戴。光绪二十四年(1888年)五月,博白县“龙骨木”纠集数千人围攻博白县城,知县吴国梁飞书告急,林苑生率分团星夜驰援并冒死指挥分团突围后直插县城,并击退围城者。自此以后,他因劳累过度,咯血卧床不起,于1898年农历六月初一病逝于军营中,终年62岁。在他病逝后,军中清典他的财物,除了一把剑、一箱书、一叠捐款单、一件官袍服外,其余身无分文,另无它物,在场众人都感动得五体投地而抱头痛哭,并一致称颂和从心底里佩服林苑生的廉洁奉公和一贫如洗。为追溯和重新肯定林苑生的功德,光绪年间,广西巡抚使黄槐森、广东提督谭钟麟等人请从优议恤,于是朝庭奉光绪皇帝旨意恢复其戴蓝翎和知府职务,并加赠太仆真卿和朝议第四品朝议大夫职务。在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尚能如此有高风亮节确实难能可贵。 林苑生的清正廉洁精神与天日同在;与江河湖海同在。林苑生故居的五件宝物尤如五颗夜明珠珠还合浦而熠熠发光。正如诗云:五件宝藏藏屋中,清廉文化沐春风,一身正气乾坤壮,文武清官林苑生。 不竟东流去,逝者如斯夫。历数浦北历史风云人物虽然都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但林苑生那文武双全、为官清廉、铮铮铁骨、义胆雄心、忍辱负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扶贫济困、甘于清贫的宝贵精神财富却是万古流芳和令人景仰,并永远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因为如此,浦北人一天天富裕起来并逐步向小康目标迈进,由此而在小康的征程上找到了一块亮晶晶的纯银矿。然而,随着文武清官、四品朝议大夫林苑生知府大人在浦北人文精神和廉政文化历史中的定格、彰显和重焕光彩,浦北人便在林苑生知府大人那永恒的历史人文精神的厚积薄发和马良笔的神话的感悟中猛然清醒,由此而找到了精神信仰家园和廉政文化金灿灿的金富矿,并在炉炼的升华变化中找寻到了引领新时代走向伟大、光荣、正确航向的火眼金睛。正如诗云: 同治举人林苑生,为官刚正点廉睛。 镇安知府谋民福,旨赏蓝翎奉帝京。 朝议第中神韵正,文魁宅里岁元馨。 情深义重青云志,德厚品高赈济星。 能屈能伸宦海奋,亦文亦武栋梁擎。 论英煮酒红梅格,万古流芳壶玉冰。 广西浦北县文联韦志远诗 南流江畔鹤金鸣 -----咏广西浦北县石埇镇石埇镇南流社区管乐文艺队 南流江畔鹤金鸣,军乐雄威浓挚情。 今古越州吟吉韵,韵融四海雅高亭。 如银如玉小江瓷 ——咏浦北县小江瓷器 如银如玉小江瓷,艺术精华赛画诗。 宋代成名传景德,艺龙智舞凤高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2-27 09:37: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76617037 + 4 劲哦,奶奶的,隔了快一年了还是给我看到了,HOHO~!~!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6 10:33: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18 14:47:2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7 20:31: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爸爸) 发表于 2013-2-27 09:37
劲哦,奶奶的,隔了快一年了还是给我看到了,HOH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7 02:05 , Processed in 0.189282 second(s), 2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