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92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点话题] 2015-2016年各类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7:55: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关于开设“网络诈骗防治宣传专栏”的公告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的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时有发生,令多少网民深受其害,多少大妈上当受骗!但是,由于大多数网民、普通民众对网络诈骗现象不了解,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诈骗更是无从应对。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犯罪行为,并引发了一系列家庭悲剧,造成极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为确实提高群众防诈骗意识、防诈骗能力,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钦州市网信办、市工信委、市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中心支行决定自今日起,在全市各网站开设“网络诈骗防治宣传专栏”,向群众宣传普及各类电话、短信、网络诈骗手法及防骗知识。通过近年来国内特别是我市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的报道、分析和解读,大力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防诈骗、保平安”活动中来,切实筑牢防诈骗壁垒,夯实平安钦州的根基。
网络诈骗会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希望我市网民市民通过这些网络诈骗案例的剖析,在生活中善于辨别是非真假,发现各类网络诈骗时积极向钦州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0777-3688091)举报。经查实后,我办将协同有关部门予以严肃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向我办提供网络诈骗案例。

                                                          钦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钦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钦州市公安局
                                                          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中心支行
                                                                  2015年8月26日


案例一    
通过出售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资料的诈骗

【案情介绍】
隐藏在钦州市钦北区的李某头、肖某教等6名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大量出售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资料进行网络诈骗,2016年5月被福建省警方立案侦查。10月25日上午8时许,钦北分局刑侦二大队派出精干警力协助福建警方在钦北区民安街某小区内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6人抓获。
【警方提示】
钦北警方提醒广大网民,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也不要透露关于自己和家人的相关信息,遇到问题要及时举报。

案例二
以发放助学金为诱饵诈骗学生钱财

【案情介绍】
今年高考,临沂罗庄区的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19日下午4点30分许,她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徐玉玉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18日,徐玉玉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按照对方的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警方提示】
无论以任何理由或者以任何方式要你从口袋里往外掏钱的言论,广大市民朋友们都应打起十二分的警惕,要及时核对情况,明辨真伪,切勿轻易上当受骗,一旦被骗要立即报案。

案例三
网络招聘“黑职介”,人均被骗超万元
【案情介绍】
网络招聘兼职陷阱多,长春市民小王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调酒学徒的信息,在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后赶到约定的酒店面试,并没有看到人,却接到对方的电话称他已通过了面试,并让他买四张价值200元的充值卡。还有一些市民掉进了网络刷单兼职、打字员兼职等等这样的网络招聘“陷阱”中。大多都是先让应聘者交纳一定额度的“会员费”、“保证金”等费用,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可交了钱工作却打了水漂。
【警方提示】
一条针对网络招聘的黑色产业链在悄悄形成,一些“黑职介”使用极为隐蔽的手段,以高薪、名企等名头吸引求职者,利用求职者求职急切的心理,要求求职者交纳培训费、服装费、体验费等实施诈骗。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诈骗分子往往会放大“无任何要求、闲暇时间、日薪结算”这几点,使求职者误以为兼职工作是“低门槛、高薪资”。网上找兼职时,切不可被高额佣金所迷惑。一定要确认对方的真实性,一旦对方要求汇钱,就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如若发现被骗,保留好证据,向相关网站举报,并向公安局报警。

案例四
网购退款骗局,点击退款链接钱被盗

【案情介绍】
家住浙江丽水的崔先生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买了一件衣服。没过多久,崔先生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客服人员的电话,说他的订单有问题,要给他办理退款。崔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加其为好友,并点击了对方发过来的“退款链接”,按照对方的要求填写了银行卡号,输入密码,后将短信验证码报给对方。电话挂了之后就有短信通知,我就发现卡里两千块钱就已经没了。
【警方提示】
冒充网站客服“办理退款”套走现金、冒牌“好友”发来QQ信息急需用钱、PS图片敲诈勒索……这些围绕智能手机、社交软件进行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犯罪分子获取信息后,往往会冒充客服人员,用获取的信息骗取信任,直接将受害人账户里的钱取出,购买不易追查的各种游戏点卡,再将这些游戏点卡出售牟利。

案例五
窃取QQ冒充领导诈骗600万

【案情介绍】
7月4日,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冒充企业老总,要求公司财物汇款98完,诈骗公司财产。
2015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一公司财务人员报案称,有人冒充其公司领导发出QQ信息,要求其将巨额投标保证金汇入指定银行账户,其汇出款项后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诈骗人利用后台操作,设法将企业老总及各部门负责人“隐身”,再假冒企业老总,要求会计给他们的账户汇款,达到诈骗目的。市民朋友们务必保护好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涉及金钱财物索要汇款时,请与当事人直接确认是否属实,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六
团伙造假杂志官网骗钱30万

【案情介绍】
因单位职称评定需要在指定刊物上发表论文,一名受害人经过网站搜索,搜索到某健康教育杂志网站,并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了投稿。对方以论文初审费和版面费的理由向受害人骗取人民币6160元。
【警方提示】
侦查员介绍,这是一个诈骗团伙,专门利用职称评定必须发表论文进行诈骗,涉及医疗行业、建筑行业等。诈骗人在网上找人仿照杂志社的网站制作假网页,并找搜索引擎公司,花钱让假网站链接进入前三页的搜索排名,以此蒙骗那些评定职称需要发表论文的人。在发表论文时,一定要认清是否是官网。

案例七
团伙设网络炒白银骗局,60余人被骗900万元

【案情介绍】
29岁男子何刚伙同其他5人,虚构网上白银贵金属交易平台,以高额收益为诱饵,诱使数百人交易,并最终造成60余名被害人损失900余万元。
【警方提示】
主犯网购炒白银软件,从网上购买了证券公司里股民的客服资料和电话号码,雇业务员诱骗客户,吸引客户开户进行白银投资。但客户投入到该平台的钱并没有进入国际白银市场,客户的钱只是汇到了该公司在某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的账户里,然后钱都进入诈骗犯的个人账户里。投资需谨慎,切莫被那些钓鱼平台骗了。

案例八
贵金属网络诈骗,受害人不愿报案

【案情介绍】
网络诈骗嫌疑人黄某上班的公司利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诈骗他人财物,公司员工装成美女与受害人先谈感情后诱骗其在两个虚假平台上投资购买大宗商品,而平台则通过高额的交易手续费和修改汇率改变商品价格诈骗受害人资金。有的受害人沉溺与感情无法自拔,有的受害人怕被家人发现搞网恋,拒绝承认被骗。
【警方提示】
诈骗人大多假扮美女,利用QQ、微信等通信工具,通过添加全国各地28岁至50岁高收入男子聊天,以谈恋爱为名进行接触,一段时间的接触后,“美女”就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上投资购买大宗商品,而平台则通过高额的交易手续费和修改汇率改变商品价格诈骗受害人资金。而这些骗子在添加聊天对象时坚守“三不添加”的原则:即公务员不添加,银行员工不添加,律师不添加,因为这部分人群往往具有一定的防骗意识和金融知识。而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文交所、买家亦或是第三方平台都应遵循市场规律,不要盲目投资,保持理性头脑。网民朋友在交友时除了谈情,还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

案例九
学生兼职网络刷单员  赚钱不成反被骗

【案情介绍】
8月20日下午4点,河南省鹤壁市“准大学生”小梦希望为上大学攒一点生活费,分担家里的负担,在网上找了一份“网店代刷员”的兼职,客服声称刷单成功后会在5~10分钟之内把本金佣金返还。小梦信以为真,因此被骗8640元。
【警方提示】
关于刷信誉类信息,请不要回复和轻信。尤其是让卖家先行付款的操作模式,十有八九是诈骗,钱款一旦支付,无法追回。而且淘宝杜绝刷信誉,请卖家诚信经营。

案例十
网络购票遭诈骗  三次汇出七千多元

【案情介绍】
9月25日下午,徐某在网上搜索“上海风暴音乐节”的门票时,发现有人在某专门做二手物品交易的网站上出售该门票,遂与“卖家”沟通商定,徐某以每张票低于市场价100元的价格从“卖家”处购买5张门票,并以7.5折的优惠价格购买2000元的音乐节消费卡,加上邮费,徐某最后共向“卖家”的支付宝转账2512元。让人想不到的是,“卖家”以“先买不到票后又搞到票”为借口,分三次让徐某共汇出七千多元。
【警方提示】
网络购票认准官方网址,遇到退票问题需谨慎,在退票款还未到账之前,不要轻信别人的说辞,轻易将财物汇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8:01:4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案例一:
      2012年5月8日,北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城中责任区大队接安徽籍女孩小玉报案称:其于2012年4月20 日通过QQ聊天工具接受网名为“明伟”的男子添加好友的请求,该男子自称是“英籍华人富家子弟”,8年前随父母移民英国留学,家里在英国伦敦经营有两间商行和一家银行,自己在英国拥有一辆“兰博基尼”跑车,今年大学毕业后随父回国到北海投资房地产生意,在北海拥有一辆“宝马”汽车和一栋临海别墅,交往中双方通过视频聊天及互发短信等方式保持联系。在骗取其信任并确定双方网恋关系后该男子声称要与其结婚,并于2012年5月5日以短信和网聊等方式告知小玉:其母亲近日将专程从英国飞回北海确定二人的婚恋关系,并强调他母亲看了小玉照片后很满意,家人已备好了50万现金和一辆奔驰跑车送给小玉作为结婚彩礼,希望小玉尽快来北海与其家人见面,同时称其父母喜欢收藏黄金,希望小玉能从上海买些黄金饰品作为见面礼送给长辈,顺便给他买一台苹果手机,所有费用到北海后由他全额报销。随后小玉取出全部积蓄经“明伟”确定礼物款式后按要求在上海购买了1条重112.8克、价值44000元的纯金项链,1枚重15.9克、价值6000元的金戒指和1台价值4650元的苹果4S手机。并于5月6日携礼物乘飞机飞抵北海,当晚二人一起入住凯旋国际大酒店。次日上午,“明伟”带其到发廊做时尚发型,其间谎称外出取车接其回家,并以其携带贵重金饰不安全为由拿走了所有的礼物离开。待其做好发型还不见“明伟”来接她时,便拿出手机打电话催促,却发现“明伟”的手机已关机,方意识到被骗,随即打电话报警。
分析:
近年来,通过社交网络和聊天工具交友已成为现代人一种重要社交方式,各种交友网站和聊天工具良莠不齐、层出不穷,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绝佳的隐蔽场所,他们往往利用受害人急于相亲或寻求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的心理,聊天中投其所好,想尽办法与受害人建立情感联系,在获取信任后实施诈骗。
防范:
网络交友需谨慎,犯罪分子往往选择单身人士作为行骗对象,以看病、买房等种种理由骗取受害人财物,因此,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被一时的感情冲昏了头脑,要注意自我保护。
网络诈骗防范提醒:
    1.抓住弱点,识破诡计。揭穿不法分子的伪装,与这些不法分子接触时,要看其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其在聊天中所描述的“身份”,同时要求检查其证件;观察不法分子的反常现象,在交友时注意对方的承诺是否合乎常理。
2.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对想获得他人隐私的人,要提高警惕。二是在约会时要选择人多的公共场所,约会时要察言观色,控制约会时间并坚持自己回家;不要轻易委身于人,也不要和网友发生借贷关系;不要过度相信童话故事中完美的爱情;主要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避免更多的人受骗,对交往过程中的网络聊天记录、双方通话记录、涉及金钱或利益来往的有关凭证、网友的照片和有关其个人身份信息要注意保留。




案例二:钦州市首例QQ视频诈骗案
      2012年8月14日,受害人黄某到公安机关报案称:有人盗用其在芬兰的女儿黄某馨的QQ号码,与其聊天并假冒其女儿叫其汇款2万元到对方的一张农行卡里。
公安机关获悉,受害人是因为QQ视频聊天看到其女儿的实时视频,就相信是他女儿并按对方所给的银行帐号汇款,汇款后经联系其女儿,其女儿说根本没和他聊过天,并未收到汇款,至此发现被骗。
      公安机关经过询问被盗受害人女儿,得知其女儿有与QQ网友视频聊天的爱好,由此推断出受害人女儿在与犯罪嫌疑人视频时被录像,且该录像被提供给受害人导致受骗。由于网络虚拟性极强,受害人提供的线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侦查难度较大。经过对涉案人员进行网上大量摸排,发现嫌疑人作案时使用无线网卡上网,且上网地点在南宁市。跨市案件使用传统的侦查手段无法确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案件侦办一度陷入僵局。经公安机关6天不倦努力,终于锁定三名嫌疑人在南宁的住址。
       8月20日,钦州市公安机关赶赴南宁组织抓捕。在南宁市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抓获三名犯罪嫌疑人杨某双、杨威某、杨某华,三人对2012年7月份以来通过盗取他人的QQ号及密码后冒充QQ的主人骗取其亲人好友的钱,至今诈骗得手5起,骗取现金10万余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案例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QQ聊天工具早已成为同事、亲友之间的一种重要联络工具。但是随着QQ的普及,QQ诈骗案件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诈骗方式更是不断更新,让人防不胜防。近期,QQ视频诈骗案件的高发,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给社会诚信体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QQ视频诈骗都从提前录制真人视频开始,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利用木马盗取不特定对象的QQ号码。犯罪嫌疑人在网上筛选出一些QQ号码(甚至国外的QQ用户),使用注册资料为异性的QQ,以种种理由加其为好友。之后利用对方对异性疏于设防的心理,发送捆绑木马的“图片”文件,引诱被盗者点击。被盗者点击所谓“图片”后,其使用的电脑就被植入了木马,电脑的表现为在线的QQ被强行关闭。等被盗者再次登录QQ时,其输入的QQ号码、密码被木马在电脑后台自动记录并发送给犯罪嫌疑人。
第二步:利用视频软件录制被盗QQ号码使用者视频。犯罪嫌疑人利用QQ虚拟视频软件,以异性聊天录像的方式,诱使对方打开QQ视频,进行“面对面”聊天。在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录下了对方的真实影像,为后面的诈骗行为做准备。嫌疑人还会利用聊天的机会,套取对方的一些真实信息,例如所在地点、职业、年龄,手机号码等其他信息。
第三步:登陆被盗QQ号码诈骗其亲属好友。犯罪嫌疑人登录盗取的QQ号码,以种种理由向QQ里备注为亲友的进行借钱。为了达到真实效果,嫌疑人多数采用打开虚拟视频软件,播放QQ主人的影像,使其亲友误以为自己在与QQ主人视频聊天。嫌疑人利用已掌握的信息,编造各种合情合理的理由,诱使他人向指定的银行帐户汇款。
如何防范:
如果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应第一时间与被盗QQ好友联系,确认汇款等需求是否其本人要求,若遇到被盗QQ好友电话打不通、停机等现象,则联系其身边好友,切勿盲目将钱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帐户,以免上当受骗。
网络诈骗防范提醒:
1.确保系统健康,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要与那些打着美女旗号的陌生人视频聊天,不要随意接收、打开QQ好友、尤其是陌生人发送的网页或图片,防止里面可能附带的木马病毒导致QQ号码被盗;
3.涉及汇款问题时,可设置一些试探性问题辨别真假,并进行声音识别;
4.电话核实和确认是防止QQ诈骗的最直接的方法,若骗子主动提出打电话,并用显示朋友或者亲人电话号码打来借钱电话或者其他,一定记住回拨电话确认,以防止骗子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让座机显示朋友或亲人电话号码,以各种理由诈骗钱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8:02: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案例一:电信钦州分公司接到用户投诉“大黄页收费”事件。
(一)案例内容
2014年11月9日,中国电信钦州分公司客户服务热线接到用户来电投诉“大黄页”需要收费,并且对方要求通过银行直接转账到一个私人的账户中交钱。短信发送号码:106575000531750080,短信内容:“您好,我是负责你单位的客服经理,关于你定制的大黄页,三年费用680元三年,我们下午会有工作人员和你联系,你回馈(应为:汇款)后请保留银行回执单。客服热线:4006787114,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工作,中国电信”,另外还寄了两本黄页给我其中还是两张汇款单。我还看见还有错别字,就知道是诈骗的了,请你们公司核查此信息是否属实。
(二)核查情况
1.中国电信大黄页号簿(即号码本):号码信息免费发布,不收取任何费用;大黄页号簿的价格以各地市营业厅售价为准。
2.中国电信黄页刊登的广告费用:具体以与客户经理洽谈、签约为准。(刊登大黄页是一次性收费,可选择现金缴纳、转账和指定电信固定电话托收等形式进行收取。不同的刊登位置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且收费标准每年均会更新,具体根据用户要求刊登的位置以及合同签订的标准进行收费。)
3.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各级机构与用户办理各种电信业务时,进行转帐或汇款的账户均为对公帐户(不管金额大小),不提供私人银行帐户让用户进行转帐或汇款,请用户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因此可以确定用户收到的短信为网络诈骗短信,经客服代表的解释确认后,成功的避免了用户上当受骗。
(三)案例分析
这是常见网络诈骗手段,收费是假诈骗是真。
中国电信大黄页号簿每年出版发行一期,一般3-6月为大黄页广告刊登征集期,9-11月下旬正式出版发行,每个地市出版一本地方大黄页。诈骗人员期间就会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诈骗,以收费为由,要求费用转到指定私人银行账号进行诈骗。
(四)防范
如果广大用户遇到类似情况,请拨打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10000号进行确认。
(五)网络诈骗防范提醒
1.认准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号码:10000、10001。
2.中国电信大黄页号簿:免费发行。广告刊登,需要客户经理上门洽谈、现场签约,营业厅收费。
3.中国电信业务如有遇到疑问时,欢迎拨打客户服务热线10000号进行确认,提高警惕。




案例二:电信钦州分公司接到用户投诉“电话号码欠费要求转账”事件。
(一)案例内容
2014年5月,中国电信钦州分公司客户服务热线接到用户来电,投诉自己的号码没有欠费,但接到010XXXXXXXXXX号码的来电,说我的号码已欠费,按9号键进入人工服务。按9号键进人工服务后,对方要求我提供名字、身份证号码,并声称是公安局的;称我的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要求把银行的钱转到指定的账户确保安全。
(二)核查情况
1.用户的电话号码并没有欠费。
2.用户的身份证并没有办其它的号码。
因此可以确定用户接到010XXXXXXXXXX号码的电话为网络诈骗。经过与用户沟通交流,成功避免了用户上当受骗。
(三)案例分析
这是网络诈骗常用手段,以欠费为理由要求转银行存款。
(四)防范
如果广大用户遇到类似情况,请拨打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10000进行确认。
(五)网络诈骗防范提醒
1.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号码:10000、10001。
2.中国电信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自助查询欠费:10000、10001、营业厅、网上营业厅。
3.中国电信欠费友情提醒主叫号码均:10001,不会有其它号码。
4.中国电信业务如有遇到疑问时,欢迎拨打客户服务热线10000号进行确认,提高警惕。





案例三:“用积分兑换现金”骗局盗刷银行卡9万元。
(一)案例内容
2014年4月14日,肃宁县公安局接石某报案称:4月8日至4月14日其银行卡共被转走83笔近九万元,期间其手机不能正常接收绑定银行卡交易信息,银行卡和支付盾也未丢失。
10月1日,警方在广东将犯罪嫌疑人叶某(男,30岁)、李某(男,28岁)、叶某某(男,27岁)抓获;10月22日将广西将犯罪嫌疑人胡某(男,33岁)抓获。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群发短信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手机用户以通信运营商的名义发送带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声称“可以用积分兑换现金”。而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用户点开该链接后,木马病毒就会植入受害人手机中,同时该木马病毒还具有拦截受害人手机短信的功能,以防止银行卡转账成功后短信提示被受害人警觉。犯罪嫌疑人用获取的信息到支付宝、快钱、易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并套现。
(二)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群发、伪基站冒充通讯运营商发送“钓鱼网站”的短信链接地址,持卡人一旦用手机点击下载这些内容就会中招,木马病毒会自行接收短信验证码并完成支付过程。持卡人几乎在毫不知情的时候损失了资金。
除了发送木马病毒的安装链接外,不法分子也可能会通过短信发送钓鱼网站地址来骗取钱财,它通过一个电子银行、10086积分网站以及其他中奖网站的伪网站,让用户自己去填写姓名身份证以及银行卡密码。得到这些信息之后,不发分子就可以轻松盗刷用户的银行卡。
(三)防范
提高防范意识,认清正规网站的地址,不要随便进入未知的网址链接,尤其是短信中带有的网站链接。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不在不明网站输入账号密码。
(四)网络诈骗防范提醒
1.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信其他网站或通过邮件、短信、电话发布的银行信息。
2.在办理网上支付业务时,应注意核对您的预留信息。
3.建议用户在手机上安装安全软件,以及时核对银行账单。
4.在收到这些短信、电话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按照提示来操作,不妨先打个电话给电信运营商、银行落实一下真假。




    案例四:扫二维码安装优惠软件,暗藏木马病毒,扣除话费。
(一)案例内容
杨某自从二维码可以用来加微信好友、发微博、拿美食优惠券后,他就习惯了见码就扫。一天,他在微博上看到一家黑鱼馆五折优惠的信息:“只要扫码,安装手机优惠券软件,即可享受折扣。”但当他在手机上装该软件后,优惠券信息并未出现,倒是在第二天收到了手机欠费的信息,100多元话费一夜之间没了。一查,原来那款通过二维码下载的软件带有病毒,话费被自动扣除了。
(二)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提供的二维码其实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潜伏在移动终端后台中运行。
一旦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联网状态下,就会中毒,轻者弹出广告链接、下载垃圾软件,重者中病毒、木马后恶意发送收费短信、消耗上网流量、泄露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信息,更有甚者被虚假中奖、虚假银行、虚假充值、虚假购物等各类钓鱼网站欺骗,损失惨重。
二维码之所以会发生恶意吸费、诈骗等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成方式简单,内容无人审核。二是暗藏木马等病毒,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对外宣称为优惠券或视频等,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而这种专门针对手机上网用户的诈骗手段,多是采用强制下载、安装应用软件等方式,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三是用户防范意识不足,部分人出于好奇,看到二维码后,马上拿起手机扫一扫,却忽视了安全问题。
(三)防范
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二维码的,在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知名正规的网站,特别是路边广告、电梯广告和不明网站上的二维码,需要下载和支付的二维码链接更是要加倍小心,注意看清楚提示信息,不能随意点击“确定”或者“同意”。使用的二维码识别软件要经过官方认证,从正规渠道获得,即使IOS、安卓等平台商店中也会出现一些假冒的、挂马的应用,一定要注意甄别,不清楚用途的软件不要安装,避免因为软件本身挂马而带来安全隐患。还要在智能手机中安装防病毒、防木马等安全防护软件,并进行有效地配置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害链接,能够及时地提醒、阻止甚至清除。
(四)网络诈骗防范提醒
1.扫描二维码后,如果遇到一打开就会自动下载安装软件的二维码链接,需要更加警惕,当它提示下载时,不要轻易点击确认、下载安装。
2.如果是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在安装好后,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以确保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8:02: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网络诈骗案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6月23日**银行柜台人员截获一起双币种(人民币和外币)伪卡案件。当天,客户黄某到**银行的营业柜台询问其手上的信用卡是否有效。该行柜员在其行内核心系统无法通过刷卡或读取芯片的方式进行信息查询,经鉴定该卡为伪卡。后经向客户询问得知,客户之前在网上看到北京市力升担保有限公司发布信息声称可以办理各种银行信用卡服务,经客户网上查询到确有该公司存在。
      第二天,该公司员工主动联系黄某要为其办理信用卡,黄某同意并按照该公司要求先后将办卡手续费、工本费等1万多块钱存入该公司账户。一个星期左右客户收到该公司寄来的信用卡,并被告知需要往卡里存几千块才能激活。客户先在营业部ATM机查询到该卡内显示额度有30万元,再到柜台查询确认信息时才被发现该卡为伪卡,柜台工作人员已将该卡收缴,并提醒客户报警,由于银行及时提醒,客户没有继续给对方汇款,客户损失没有继续扩大。
        二、分析
       这是典型网络信用卡诈骗,主要利用客户急切办理信用卡心理,以办卡手续费、工本费等借口逐步引诱客户向犯罪嫌疑人汇款,最后导致客户上当受骗,造成资金损失。
        三、防范
      如果市民在网上看到此类信用卡办卡信息,首先要提高警惕,仔细辨别网上留存的网址是否银行的官方网址;其次不要轻易任何提高信用卡额度、办理高额信用卡的广告或者点击相关链接;最后,遇到网上非法信用卡诈骗信息,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和银行报告。
        四、网络信用卡诈骗防范提醒
       1、认真核对网址,确保与真正银行官方网址一致
       2、注意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网站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姓名、家庭地址等敏感信息
       3、不要轻信任何可以办理高额度信用卡的短信、论坛帖子
       4、树立正确的用卡意识,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财务状况办理相应额度的信用卡,按时还款,珍惜信用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8:03: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网络诈骗案例
一、冒充QQ好友行骗
【案情介绍】
7月2日中午,陈先生在上网时,收到朋友曹某发来的一条QQ消息,让他与一个尾号为1197的手机号码联系。之后,陈先生拨打了这个号码,对方自称是曹某的朋友,希望陈先生先帮曹某还2万元给他。得知朋友有难,仗义的陈先生决定帮忙,于当天中午12点40分向对方汇款人民币2万元。谁知,当陈先生联系到曹某本人后才得知曹某的QQ被盗了,且未有让他帮其还钱。直到这时,陈先生才发现被骗。目前案件正在处理中。
【分析】
此类案件的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为:购买木马后,专门分工,一人负责加入各种QQ群及特定地区的QQ,发送木马链接进行盗号,另一人负责登陆被盗QQ根据QQ备注名字来分析被盗QQ与好友关系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诈骗。如今的网络,骗子无处不在,如果有人在网上向你借钱或以任何理由要钱,不管是多熟的亲人或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打电话确认,在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之前,切勿盲目汇款。
防范:
如果网民遇到类似的情况,首先不要慌。被盗QQ账号的网民及时联系好友,告知自己QQ已经中毒被盗,请勿轻信任何有关利益的问题。网友在收到在网上向你借钱或以任何理由要钱,不管是多熟的亲人或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打电话确认,在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之前,切勿盲目汇款。
网络诈骗防范提醒:
     1.首先看信息的完整性和差异性:一般你要看发来的信息是否很急促、很笼统,和你的好友平时聊天的内容及语气有什么不一样,发现异常就要警惕了
2.收到信息后不断进行追问,尽量询问的情况比较详细,如果你问到的很多的问题对方都支支吾吾或不懂的,这时你该好好想想什么情况了;
3.看对方发完信息之后是否立即下线:通常很多的人用这种方式骗人,是因为他不了解他盗取的这个QQ的这人的情况,所以避免露馅,一般发完信息之后都会马上下线的;
4.直接进行电话确认:如果你实在不放心或不确定的话,最安全、最快速的方式就是直接进行电话确认,这也是一种渠道去进行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13 18:00: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2016通信诈骗大汇总,2017年别再上当了!



       

       

       

       

       

       

       

       

       

       

       
赞我!跟
小翼一起,

        2017和骗子继续死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3-28 11:02: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第四批网络诈骗案例
案例一    
通过出售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资料的诈骗
【案情介绍】
隐藏在钦州市钦北区的李某头、肖某教等6名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大量出售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资料进行网络诈骗,2016年5月被福建省警方立案侦查。10月25日上午8时许,钦北分局刑侦二大队派出精干警力协助福建警方在钦北区民安街某小区内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6人抓获。
【警方提示】
钦北警方提醒广大网民,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也不要透露关于自己和家人的相关信息,遇到问题要及时举报。
案例二
以发放助学金为诱饵诈骗学生钱财
【案情介绍】
今年高考,临沂罗庄区的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19日下午4点30分许,她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徐玉玉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18日,徐玉玉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按照对方的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警方提示】
无论以任何理由或者以任何方式要你从口袋里往外掏钱的言论,广大市民朋友们都应打起十二分的警惕,要及时核对情况,明辨真伪,切勿轻易上当受骗,一旦被骗要立即报案。
案例三
网络招聘“黑职介”,人均被骗超万元
【案情介绍】
网络招聘兼职陷阱多,长春市民小王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调酒学徒的信息,在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后赶到约定的酒店面试,并没有看到人,却接到对方的电话称他已通过了面试,并让他买四张价值200元的充值卡。还有一些市民掉进了网络刷单兼职、打字员兼职等等这样的网络招聘“陷阱”中。大多都是先让应聘者交纳一定额度的“会员费”、“保证金”等费用,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可交了钱工作却打了水漂。
【警方提示】
一条针对网络招聘的黑色产业链在悄悄形成,一些“黑职介”使用极为隐蔽的手段,以高薪、名企等名头吸引求职者,利用求职者求职急切的心理,要求求职者交纳培训费、服装费、体验费等实施诈骗。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诈骗分子往往会放大“无任何要求、闲暇时间、日薪结算”这几点,使求职者误以为兼职工作是“低门槛、高薪资”。网上找兼职时,切不可被高额佣金所迷惑。一定要确认对方的真实性,一旦对方要求汇钱,就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如若发现被骗,保留好证据,向相关网站举报,并向公安局报警。
案例四
网购退款骗局,点击退款链接钱被盗
【案情介绍】
家住浙江丽水的崔先生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买了一件衣服。没过多久,崔先生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客服人员的电话,说他的订单有问题,要给他办理退款。崔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加其为好友,并点击了对方发过来的“退款链接”,按照对方的要求填写了银行卡号,输入密码,后将短信验证码报给对方。电话挂了之后就有短信通知,我就发现卡里两千块钱就已经没了。
【警方提示】
冒充网站客服“办理退款”套走现金、冒牌“好友”发来QQ信息急需用钱、PS图片敲诈勒索……这些围绕智能手机、社交软件进行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犯罪分子获取信息后,往往会冒充客服人员,用获取的信息骗取信任,直接将受害人账户里的钱取出,购买不易追查的各种游戏点卡,再将这些游戏点卡出售牟利。
案例五
窃取QQ冒充领导诈骗600万
【案情介绍】
7月4日,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冒充企业老总,要求公司财物汇款98完,诈骗公司财产。
2015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一公司财务人员报案称,有人冒充其公司领导发出QQ信息,要求其将巨额投标保证金汇入指定银行账户,其汇出款项后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诈骗人利用后台操作,设法将企业老总及各部门负责人“隐身”,再假冒企业老总,要求会计给他们的账户汇款,达到诈骗目的。市民朋友们务必保护好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涉及金钱财物索要汇款时,请与当事人直接确认是否属实,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六
团伙造假杂志官网骗钱30万
【案情介绍】
因单位职称评定需要在指定刊物上发表论文,一名受害人经过网站搜索,搜索到某健康教育杂志网站,并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了投稿。对方以论文初审费和版面费的理由向受害人骗取人民币6160元。
【警方提示】
侦查员介绍,这是一个诈骗团伙,专门利用职称评定必须发表论文进行诈骗,涉及医疗行业、建筑行业等。诈骗人在网上找人仿照杂志社的网站制作假网页,并找搜索引擎公司,花钱让假网站链接进入前三页的搜索排名,以此蒙骗那些评定职称需要发表论文的人。在发表论文时,一定要认清是否是官网。
案例七
团伙设网络炒白银骗局,60余人被骗900万元
【案情介绍】
29岁男子何刚伙同其他5人,虚构网上白银贵金属交易平台,以高额收益为诱饵,诱使数百人交易,并最终造成60余名被害人损失900余万元。
【警方提示】
主犯网购炒白银软件,从网上购买了证券公司里股民的客服资料和电话号码,雇业务员诱骗客户,吸引客户开户进行白银投资。但客户投入到该平台的钱并没有进入国际白银市场,客户的钱只是汇到了该公司在某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的账户里,然后钱都进入诈骗犯的个人账户里。投资需谨慎,切莫被那些钓鱼平台骗了。
案例八
贵金属网络诈骗,受害人不愿报案
【案情介绍】
网络诈骗嫌疑人黄某上班的公司利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诈骗他人财物,公司员工装成美女与受害人先谈感情后诱骗其在两个虚假平台上投资购买大宗商品,而平台则通过高额的交易手续费和修改汇率改变商品价格诈骗受害人资金。有的受害人沉溺与感情无法自拔,有的受害人怕被家人发现搞网恋,拒绝承认被骗。
【警方提示】
诈骗人大多假扮美女,利用QQ、微信等通信工具,通过添加全国各地28岁至50岁高收入男子聊天,以谈恋爱为名进行接触,一段时间的接触后,“美女”就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上投资购买大宗商品,而平台则通过高额的交易手续费和修改汇率改变商品价格诈骗受害人资金。而这些骗子在添加聊天对象时坚守“三不添加”的原则:即公务员不添加,银行员工不添加,律师不添加,因为这部分人群往往具有一定的防骗意识和金融知识。而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文交所、买家亦或是第三方平台都应遵循市场规律,不要盲目投资,保持理性头脑。网民朋友在交友时除了谈情,还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
案例九
学生兼职网络刷单员  赚钱不成反被骗
【案情介绍】
8月20日下午4点,河南省鹤壁市“准大学生”小梦希望为上大学攒一点生活费,分担家里的负担,在网上找了一份“网店代刷员”的兼职,客服声称刷单成功后会在5~10分钟之内把本金佣金返还。小梦信以为真,因此被骗8640元。
【警方提示】
关于刷信誉类信息,请不要回复和轻信。尤其是让卖家先行付款的操作模式,十有八九是诈骗,钱款一旦支付,无法追回。而且淘宝杜绝刷信誉,请卖家诚信经营。
案例十
网络购票遭诈骗  三次汇出七千多元
【案情介绍】
9月25日下午,徐某在网上搜索“上海风暴音乐节”的门票时,发现有人在某专门做二手物品交易的网站上出售该门票,遂与“卖家”沟通商定,徐某以每张票低于市场价100元的价格从“卖家”处购买5张门票,并以7.5折的优惠价格购买2000元的音乐节消费卡,加上邮费,徐某最后共向“卖家”的支付宝转账2512元。让人想不到的是,“卖家”以“先买不到票后又搞到票”为借口,分三次让徐某共汇出七千多元。
【警方提示】
网络购票认准官方网址,遇到退票问题需谨慎,在退票款还未到账之前,不要轻信别人的说辞,轻易将财物汇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4-20 18:42 , Processed in 0.146373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