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nsue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夜里总哭怎么办啊~~~泪求~~~

[复制链接]
scan
13#
发表于 2010-10-14 00:09: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希望有所帮助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在小婴儿,可从哭吵的程度和强度来了解是否存在肠痉挛。   典型病例其腹痛部位往往以脐周为主,也就是说,出现痉挛的部位是在小肠。近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其疼痛处为右下腹;当远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左下腹发生疼痛;如果患儿在大便之前出现腹痛,那么可能是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发生痉挛。   少数年龄较大的儿童,其绞痛可能出现于肋部,并且多见于一侧,这是由于结肠的肝曲或脾曲发生痉挛。年岁较小者,也可能出现剑突下的腹部区域绞痛,这是由于胃发生痉挛。严格说来,这不是肠痉挛,而是胃痉挛,但因其发生的机理相似,故推拿治疗也有效果。   引起肠痉挛的病因可能是饮食不当(如摄入大量的生冷食品、暴饮暴食、喂乳过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而引起肠内积气等)导致;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如感寒受凉等)使小儿出现肠痉挛;还可能是因为肠寄生虫毒素的刺激导致。上述的几种诱发因素都可能引起肠壁暂时性缺血,或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肠胃的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腹痛。   当肠胃的平滑肌出现痉挛时,可以阻止肠胃的内容物通过,这样就可能引起呕吐。肠胃的平滑肌,在持续痉挛一段时间后,会逐嵌地自然松弛,此时患儿的腹痛即消失,而形成所谓“发作间歇期”。如果致病因素未能被消除,患儿可以再次出现腹痛。 编辑本段 病因   一、胃肠道因素。   (一)肠道气体产生过多。   肠道气体有四大来源:吞下的气体;中和胃酸产生;从血中弥散而来以及细菌发酵产生。   (二)肠道动力增高。   (三)胃肠道激素。   (四)饮食因素。一些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儿发生肠痉挛与母亲饮用奶有关,食物过敏可能是肠痉挛发生的一个原因。   (五)其他因素。   二、非胃肠道因素。 编辑本段 症状   在小婴儿,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在小婴儿则可反复发作并呈自限过程。 编辑本段 检查   1.血常规。   2.便常规。   3.生化全项。   4.腹透。 编辑本段 治疗   可根据肠痉挛的评分结果决定治疗。评分参照哭吵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哭吵的伴随症状、父母对孩子哭吵的看法。如果哭吵与肠痉挛有关,但哭吵不剧用第一、第二级治疗方案;如果是严重肠痉挛者,采用第三级治疗。   一、第一级治疗 给孩子以抚慰,摇动孩子,减低环境噪音,用热水袋捂婴儿腹部;对家长给予支持和关心;可服用中药或二甲基硅油。一些中药具有解痉作用,服用中药(洋甘菊、马鞭草、甘草、茴香、香峰草及薄荷组成的粉末)7天后,肠痉挛改善,但夜醒次数未见减少。二甲基硅油是一种非吸收性药物,通过改变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融合或弥散,促进气体排出,对人体无副作用。试图用它来减少肠道气体。但有关它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用二甲基硅油与安慰剂做自身交叉对照研究,1/4-2/3患儿症状有改善,但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他减少肠道气体的药物如活性碳、α-半乳糖苷酶能吸附气体或帮助消化高纤维素食物,减少发酵产气,但目前对肠痉挛的疗效尚不肯定。   二、第二级治疗 即药物治疗。可用解痉药(如西托溴铵)能阻断平滑肌的毒蕈碱型受体,还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无效者可用盐酸双环胺,它作为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具有阿托品样的解痉作用,并有一定的中枢安定作用,在治疗婴儿肠痉挛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近来有研究发现,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此药可发生呼吸暂停,使此药的应用受到限制。至今尚无一种完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肠痉挛。   三、第三级治疗 改变饮食和/或药物治疗。母乳喂养的母亲不食用牛奶、奶制品、鱼和蛋;人工喂养儿给予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能明显改善婴儿肠痉挛。对于CMPI引起的肠痉挛者,去除牛奶蛋白,改用豆奶或水解蛋白后,71%-88%的患儿症状有改善。由于药物治疗(如盐酸双环胺)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时疗效不理想,饮食改变可能比用药更适宜。 编辑本段 小儿肠痉挛   如果孩子常发生腹痛,[1]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诊断为肠痉挛时,作为家长除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外,还    应注意些什么呢?今日北京东大肛肠医院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如何正确处理小儿的肠痉挛。   如果孩子的腹痛只是偶尔发生或发生次数并不频繁,一般不用服药治疗,大约经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数秒钟,腹痛往往会自然缓解。如孩子患的是所谓的“肠痉挛症”,也就是说,腹痛的症状可连续几天,或一天之内要痛几次,甚至因腹痛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时就需要给孩子服用解痉药及抗过敏的药物,如颠茄及非那更等。同时还可采取一些临时止痛措施,包括腹部的局部保暖,应用暖水袋,按摩或针灸等方法。经过以上的处理,肠痉挛一般可在3天左右逐渐缓解。   有些孩子通过药物治疗[2]及家长的细心照料,腹痛虽然可以缓解,但仍是反复发作。每次到医院看病几乎都诊断为“肠痉挛”。这时就应作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如胃电图、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等,以排除腹部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各项检查都是正常时,就可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肠痉挛症”。临床经验表明,这种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腹痛往往可以自然痊愈。 编辑本段 预防   作为家长可能还有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肠痉挛的发作?家长不妨注意以下几点,如果认真作到下述各项,孩子肠痉挛的发作一定会明显减少:   1、由于部分孩子的腹痛可能与对牛奶过敏有关,因此,反复发生肠痉挛的孩子可以试着暂时停止喝牛奶并改用豆浆或其他代乳品进行观察。   2、严防孩子暴饮暴食,而且不得进食大量冷食。   3、注意婴儿的喂奶量不可过多,奶中加糖量也不宜过多。   4、必须注意腹部局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编辑本段 肠痉挛的推拿治疗   1.虚寒型   手法:推法,摩按,揉法,掐法。   取穴及部位: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腹阴阳穴、脐部及其周围的腹部、脾土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分推腕阴阳穴,一百下至三百下。   ②推三关穴。推三关穴的次数应为退六腑穴次数的3倍以上。如果退六腑穴为50次,那么推三关穴至少应为200次,具体的推三关的次数应根据患儿虚寒的程度而定。   ③退六腑穴,其次数应与推三关穴的次数相适应。   ④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的下方,同时分推至腋中线二百下。   ⑤摩揉脐腹。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腹部先用掌摩法进行治疗,持续数分钟,使之有温热的感觉。   在医者摩揉患儿腹部的过程中,有的患儿会频频矢气;月龄或年龄较小的患儿,在医者摩揉其腹部时,有的可能会排出大便;在患儿矢气或排便后,其症状会显著减轻 常见胃药分四种   1、中和胃酸药类主要有乐得胃、丽珠得乐和迪乐三种,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和胃酸过多的病人。   2、抑制胃酸药类以H2受体阻断剂为主,目前常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泰胃美、西米替丁。这些药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术后溃疡、良性胃溃疡、返流性食道炎、上消化道出血。   此类药物有严重肾病者和孕妇最好不用。在与抗酸药物合用时,服药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一般于饭前或饭后立即服用,睡前要加服一次。   3、粘膜保护类主要有胃必治。主要治疗溃疡病、胃酸过多、胃炎、神经性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等。此外,还可调节胃肠胀气,改善大便秘结,增进食欲和改善消化功能。   4、胃动力药类有吗丁啉、胃服安、莫沙比利。可增加食道下段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0-14 21:32: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小孩子一定是受惊了。。帮他收惊就得。。。我们农村都这样。。土办法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11-18 15:04:4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宝宝一岁零一个月了,晚上也时常会哭闹,累啊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12-8 16:31: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哭的时候喂点酒她就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2-24 10:53 , Processed in 0.140534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