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钦州竟然藏着千年古城?中山路、三马路、三宣堂的回忆杀!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6:28: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上海
本帖最后由 狐蝠 于 2018-4-15 19:52 编辑

“你的思念/如久治不愈的顽疾
你的乡音/如母亲给的胎记
归来吧/游子
功名沉浮不必提/稚志初衷别忘记”
周日下雨的午后,我窝在上海租房的沙发上,播放器唱起了李宗盛的这首《送你一首过年歌》,不禁就反复翻阅今年过年回老家的相片。
每次被问及家乡,都需费一番功夫才能说清钦州市,这地处广西沿海南部的小城虽名不见经传,却是一座千年古城。元朝公元1023年,徐的将州治迁至安远县(今钦州),雍正年间城区面积已超出了“环围五百九十四丈五”的城墙范围。民国时期,时任县长从东边的中山路至西边的大南路(今人民路)铺设横街四条,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马路,形成今梯形老城区。
(清末民初的钦州老地图)
“中山路”,是纪念国父孙中山而得以命名,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许多城市将原有或新建、改建的重要道路用中山路命名。如南京的中山路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天津的中山路原名大经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上海的中山路是城市交通主干,几乎把城市包围了起来。
钦州的中山路始建于民国时期,临钦江河畔,街道呈南北走向,南至三马路,北至白沙街,以骑楼建筑为主。50年代,县委宣传部、县工商联、县农民报社、新华书店,这些标志县治部门和单位都设在这条街。90年代我出生于此并生活了十几年,而不久前母亲电话叨念“我们家老屋快要变危房了”。




(中山路)
这栋4米3层高的危房,便是中山路的骑楼之一。老屋一楼是前店后厨,外廊也作店铺使用,也是邻里八卦聚散地;二楼卧室和客厅,放置一台播放《西游记》的彩色电视机;三楼卧室与不足5㎡的露台。露台有一架2米高生锈的爬梯,可通往爷爷的祖屋天台。儿时夏天的傍晚,父亲光着膀子站在爬梯下举着菜,二姐站在爬梯上传递,我趴在天台上接住,这样把饭菜摆放在这小小的天台上,一家人便可纳凉吃饭。夜晚如若父亲不忙,就会铺上凉席,我们躺着一起猜天上的星星有几颗。
如今,老屋早已没有了生活气息,木板楼被白蚁蛀食,屋顶瓦片破裂,窗户没有了玻璃,铁架也生锈无人攀爬……这约1000米长的中山路有100多栋骑楼,有的街坊像我家一样已搬走,有的改建继续居住,但往日的繁华早已一去不复返。



(中山路)
在中山路中段上的电影院是1962年由钦州政府投资,将原镇政府礼堂改建为钦州电影院。这是我儿时最隆重的娱乐活动之一。记忆中电影院门外的台阶很高、进场红色幕帘很重,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同学来看爱国电影。那时谁会在意上映什么电影呢,重要的是不用上学,母亲还给零花钱,整场电影都与同学在幽暗中进进出出,买零食、瞎闹腾。后来电影院门口还一度展示露骨电影海报,如今这里已是商贩的店铺了。


广州会馆座落在中山路北段上,属于明清庭院风格的一座四合院。它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道光年间两次重修,期间各路商人通过水路撑船到会馆进行商贸活动。民国年间会馆曾做办学场所,解放后由钦州县人民政府接管使用,如今钦州市钦南区文化馆。我无数次经过这座建筑,却不曾知道它的存在,仿佛今日方横空出现,而它已静默地见证这片土地235年来的风云变幻。


(广州会馆)
三宣堂位于板桂街上,是民族英雄刘永福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回乡扫墓之际兴建的住宅。刘永福因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为此他的府邸被命名为“三宣堂”,以纪念他援越抗法的光荣历史。于儿时的我,这里只是大铁门把我关住上幼儿园之地,偶尔惦记下墙角的树什么时候可以长出木瓜,每天挣扎可不可以不睡午觉……0

(三萱堂)
后来母亲跟我说起“你呀,第一次上幼儿园捉着我不放,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中午偷偷去幼儿园看你,你还是趴在铁门上哭,后来带你逛街只要看到大铁门就说是幼儿园。”如今给我留下童年阴影的大铁门早已拆除,三宣堂也已成了博物馆——刘永福故居,除主座外,有头门、二门、仓库、书房、伙房、佣人房、马房等一批附属建筑以及戏台、花园、菜圃、鱼塘、晒场等设施。唯一能与我记忆中的幼儿园重合的仅剩墙角的木瓜树了,现已经挂了几个尚未成熟的木瓜。
(墙角木瓜树)
三宣堂侧边的永福小学原名为钦州市第一小学,是我的母校。我走进校园,黑板报墙还在,每当班级墙报比赛,写字画画都不行的我只需负责用尺子画边框;角落里的单双杆已锈迹斑斑,体育只有及格的我那时只是爬上去坐坐晃晃脚丫;操场边的榕树依然繁茂,是夏天女孩们踢毽子跳皮筋的纳凉角。
如今寒假,校园空荡荡,我站在操场边上努力将记忆中的景象还原。在这学习7年的学校,怎么没有记忆中的那么大呢,墙壁上的老师一个也不认识了,同学如今也都相忘于人海了……起风了,门卫大叔走过来告诉我参观时间要结束了。

(钦州第一小学)
走出校园,沿着儿时放学的路线闲逛。占敖街是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仅容2、3人并行的小巷子。沿街居住着很多同学,放学后可以去串门一起玩耍互相抄作业,经常还能蹭到同学妈妈的饭菜。街上还有为小学生开的杂货店,一毛钱买小杯瓜子(小酒杯做的量杯舀一勺)边嗑瓜子边交流昨晚看的《美少女战士》《足球小子》,2毛钱买“茶杯糕”垫垫肚子,5毛钱买一张西游记贴纸……那时有什么比放学回家的路上更快乐的事呢,而这条小小的巷子我如今不用5分钟就走完了。

(占敖街)
(儿时杂货店)
穿过占敖街狭小的屋舍来到三马路,时光是静止了。儿时记忆中的面粉铺、粽子摊、扫帚店、理发屋、小诊所、回收站等都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苦心经营。街角自行车修理地摊还是2根竹竿撑起泛黄的白布,一个车胎打气筒,补胎的橡胶,一个水盆,也还是记忆中的大叔在修理。


                                                                                    (街角自行车修理)

(三马路)
此外,这里有间小学时逢考必光顾的“三角糖烟店”仍在营业。我从小学毕业后就没有光顾这家文具店了,也以为将其遗忘。十几年后的今天,极其偶然地再次走进这家店,时光倒流了,我还是那个头刚到货柜的小女孩。店铺里陈列没有变化,左侧摆放落地货架,右侧是玻璃货柜。文具的款式还是我上学时的老样子,包装落了些灰尘,有些钢笔已经无法使用了。
年过古稀的老板娘对我说:“这家店我80年代末就开始经营了,有些小时候在我这买文具的老顾客现在带着她们的孩子也来这挑文具,有些老顾客有时也来看看挑挑。现在生意也不太好了,但就时舍不得关呐。”我挑了些文具,老板娘结账时,刚点清铅笔又忘了橡皮,算了尺子又忘了圆珠笔几支,反复数次后叫了儿媳帮忙结算。时间终究还是带走了些什么,而我也早已比柜台高了。  


(三角糖烟店)
傍晚,老街区的居民慢慢到二马路的中山公园里散步、打球、唱彩茶,坐在我边上的阿婆正唱着歌谣哄着孙女:
“晕晕转,菊花园,亚妈带我睇龙船。
龙船冇好睇,睇鸡仔,鸡仔大,担去卖。
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钱…… ”
曾经何时,母亲也为我唱过这首歌谣。我的乡音,亦是从这首民谣开始的吧?如今当我唱起歌谣,这片土地亦有我的回音。

更对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号ID:yxz-walki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6:51: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上海
为我们共同的钦州老城回忆,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1-25 02:41 , Processed in 0.111581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