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4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甘地柴窑第33窑--坭兴陶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0:17: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sdh0430 于 2018-9-8 11:03 编辑

甘地柴窑第33窑--坭兴陶

作者:施达华 (甘地柴窑主人)
(原文:来自甘地柴窑新浪博客)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总体概况、定制坭兴陶的烧成效果、复烧坭兴陶的烧成效果、邹圩红陶的烧成效果、何为陶器正常的气味”五部分来阐述。在文中除本窑烧成效果展示之外,还有两大看点:1、何为陶器正常的气味;2、作者第一次阐述陶器的“春夏秋冬、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


      钦州坭兴陶始终让作者难以割舍。作者在整理过《老坭兴陶图谱》(1~5),清朝到;民国的老坭兴陶与同时期的紫砂陶作对比,从文化艺术表现角度来看,老坭兴陶表现远胜于紫砂陶(当然从历史、名气及影响力来看,紫砂陶老大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从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来看,也是我们广西自治区有着历史悠久、有着本地特色的手工艺品;从陶器的实用效果和陶土的自然、环保角度来看,坭兴陶也有着它的优势,至少它与厂家六堡茶是绝配;无论如何,钦州坭兴陶为四大名陶之一是实至名归的!因此作者还是忍不住又烧起坭兴陶!

一、本窑的总体概况

     本窑是专烧坭兴陶(除第一排当炮灰的土陶之外)827点火开烧,烧时34小时之后进入自然冷却阶段。91开窑。


上图为装窑前的准备工作,前面这一托的16个壶(其中有8把老坭兴壶)都是待复烧。
   
  

所用的燃料依然是当地盛产的的松柏木,为当地厂材加工厂废弃的木皮。


   

   开窑总体的成品率不足3成,这是作者意料之内。这窑的泥料有三种:钦州耀华、博尔纳、洪七公,除博尔纳的泥料稍为高温一点,其它两个泥料正常电窑烧成温度在1100度左右而已。很多人都觉得泥料有问题,不适合柴烧。作者反而认为:不同的陶土都有不同的烧成温度,不同的柴烧效果和不同的利茶效果;柴烧每一种陶土在某个温度区域内,都有着各自惊艳的表现。亦如我们世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学识涵养能力和不同短处缺点,但各人都有各自的擅长领域!

      想柴烧好一个泥料,一定要用心去找到“在特定的条件(如何种排窑、如何升温、多大的抽力)下“和“在某个温度区域内”这两个条件。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

正如作者在《从柴烧角度看老坭兴陶总体演变发展特征》一文所述,老坭兴陶的耐温性远胜于现在的坭兴陶。如上、下图,左起第四列现在的坭兴陶都已经趴下了,但左起第三列的两把老坭兴壶在坚挺。

      本窑最大的亮点是陶器的整体烧成效果相当丰富多彩,包括自然产生异型美。一个只有3.6长的柴窑却能烧出一条几十米的柴窑烧出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同一泥料的陶器都会因在不同的位置呈现出不同的烧成效果;2、单一个茶器也会有同时呈现落灰、落灰釉、窑变、火痕等,有着不同的纹理和色彩。这一点将在接下来的内容(定制坭兴陶的烧成效果、复烧坭兴陶的烧成效果和邹圩红陶的烧成效果)呈现出来。

二、定制坭兴陶烧成效果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从想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丰富陶艺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及个人所追求的柴烧陶艺效果等三方面考虑,作者选择主攻本地的陶器--邹圩红陶。所以作者与钦州相关陶艺工作室合作,定制陶坯,作者(亦为甘地柴窑)主要负责烧窑,也会购回坭兴陶陶泥,主攻手捏制作自己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烧成效果:
前面4张图片为林朱勋老师的字山坭兴陶厂出的花泥茶碗,一次烧成。
有人说这种灰色在陶瓷里是很稀有、珍贵。作者没考证过其它瓷器,不过确实出现的机率是相对很少!

本次作者是与杨小松工作室合作三款壶型,底款统一留“杨小松制”和小印章“甘地柴窑”,指定用洪七公的泥料(与“甘地柴烧第29--坭兴陶”使用的泥料相同,文末有链接),手工拉坯成型 。三款定制壶都是一次烧成。总体看色彩和变化丰富,有些落灰釉还形成立体感。

三、复烧坭兴陶烧成效果

      本窑复烧的坭兴壶有15把,其中:4把是林朱勋老师的花泥壶;5把来自杨小松工作室的电窑的,这5把小壶比例协调,养眼耐看,定制壶也没有小壶,同时作者也想看看经电窑烧后复烧效果如何;8把是老坭兴陶海棠壶(46把,52);还有一把紫砂壶。

这大提梁壶是客户搭烧的,就是在这种落灰刚好熔解以、又没有完全熔融到陶器之内时,就在这个状态,火痕最容易表现出来。当落灰没有完全熔解出落灰釉时,或者陶器表面经高温重组成细腻温润的表面时,火痕多表现成色彩的变化(如上文的“定制的坭兴陶的烧成效果”)

内截盖的茶壶,作者是最怕烧的。落灰积累多了,当形成落灰釉时,出窑打开壶盖,很容易出现崩口。


4把林老师的花泥壶也都存在一定的崩口现象,相对于如此的落灰釉面而言,已经算是相当的完善了。



复烧壶中表现最出的算老坭兴陶-海棠壶,位置不同,风采各异!

这把灰色还是比较少见的。


      作者发现个有趣的问题:这些复烧的壶作者都安排在定制壶的前面,正常来讲,落灰和火焰是先经过复烧壶的,可最终形成的落灰釉却没有定制壶那么精彩。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在烧窑的过程,随着火焰的灼烧和温度逐渐上升,陶坯也在不断吸收热量。从遇水则溶的泥坯,到分解排出水分成型,再到850度定型成素烧坯,再到1100度左右烧熟、烧透成为陶器。如继续升温,陶器因过火造成炭化成尘土,回归自然;最后停火陶器释放热量出窑。这个过程就是陶器的生、长、收、藏的过程,也是陶器的“春夏秋冬”。它与宇宙万物一样,都遵循着各自的“春夏秋冬、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

     从目前对陶器认知的程度,作者个人认为:复烧壶的落灰釉没有一次烧成的定制壶表现那么精彩,就在于复烧壶已经没有了“生与长”,它只经历“收与藏”的过程.而落灰是在陶器的“生与长”的过程中,与陶土相互吸引和吸收,最终在“收”的过程溶融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复烧壶没有一次烧成表现出彩的原因所在。作者从此也断了“通过先电窑再柴烧来提高成品率”的念想!陶器的最终柴烧效果就交给窑神和火神来决定,顺其自然即可!

四、邹圩红陶的烧成效果

      有人问:“为什么叫邹圩红陶呢?”其实邹圩红陶与全国各地的当地日用陶器一样,就属于当地的土陶。只不过是后来国家全面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以“邹圩陶器”申请非遗名录而命名的。邹圩红陶与广西靖西夹砂陶一样,他们的祖先都来从广西南宁市横县峦城迁移出的,手工制陶技艺都传承于广西南宁市横县峦城。为了在某些时侯或场所与所谓的知识产权或地理标志产品有所冲突,作者便随大众称邹圩红陶。



上图为作者自用壶,容量才100cc,专用来泡生普,适用1-3人品饮。

接下来的是拉坯成型的茶壶:


说起来也奇怪,邹圩红陶就是同时与坭兴陶烧制时,就能烧出另一种独特的效果。专门一窑烧制红陶,反而没有这种状态。

五、何为陶器正常的气味

         正如我们使用的食品,一旦出现霉变,食品应有的香气和口感就一定随之变化,并呈现出来。陶器亦如此,刚出窑、自然环保的陶壶,正常情况下都有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气味:
     1、刚出窑的陶壶,一定存在窑火气味(火气)
     2、因用自来水清洗或浸泡,吸咐了自来水的腥味;
     3、因用金刚砂磨盖,因金刚砂与陶器的摩擦产生一股异味;
     1种窑火气味只需用纯净水或矿泉水泡3-6天,即可完全去掉;第23种气味,通常陶器只需要用热开水冲洗1~3回就可去掉。即使不处理,只要保持陶壶是干的状态,过了2-3天,这腥味、异味也因窑火气味的存在被驱逐干净。如再经过清水煮30分钟,我们完全不必担心陶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上三种气味属于陶器生产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宇宙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自然产生气味也能以自然方式消除!
     而那些在陶泥中添加了不应有的成分,或者烧窑时使用的不环保的燃料,在这两个过程中受到了化学的污染而产生的怪异味,这是人力造成的,非自然产生的,是永远无法清除干净。



附:


[后记]每一窑的总结不仅展示每窑的烧成效果,还都记录着作者所思、所说、所行、所得与所悟;壶友茶友可以通过阅读,,能更为深入地了解柴烧陶器与茶,也能直接分享到作者所得、所悟!


no33b014.jpg (72.57 KB, 下载次数: 14)

no33b014.jpg

个人微信二维码.png (33.62 KB, 下载次数: 8)

个人微信二维码.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9-10 11:56: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5-15 13:49 , Processed in 0.141627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