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
发图片到网上,我不喜欢附什么文字,因为图片已经很直观了,再者我的文字表达能力难登大雅之堂,我也不喜欢唠唠叨叨。但这次有些不同。有朋友同事问我:去西藏辛苦吗?风景漂亮吗?有高原反应吗?等等。
去旅游,特别是去西藏,山高路远,坐车辛苦,开车更辛苦。一路都是馆川菜,里面的东西我感觉并不好吃。同时,未确定的因素每天都有可能出现,比如:泥石流堵路,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等。也许是佛祖保佑我们,我们是七月中旬出发,在西藏驾车旅游三个星期里,这些都没有出现。
早就听说,西藏的美景是在路上的。我们认为事实也是这样。西藏的千措万措(西藏的“措”就是“湖”)蓝天白云,山光水色,那是大自然的杰作,无需雕琢,看到哪里都是美丽的画面。一望无际的高原中间是那勇往直前的公路,坐在车里,不时会有想一下飞到远方的山顶上去享受那一览众山小的冲动。还有那弯弯曲曲的盘山泥土公路,车轮的旁边就是望不到底的山麓,没有护栏,如果开车不小心翻了下去,就什么都没有了。还有横断山脉北部那山间的急流,不说一个人了,就是一头大象跌落下去,都会瞬间被冲走。欣赏美景的急切心情取代了恐惧心理。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那是十分刺激的。有些事情你不去想它,它就不会出现。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拍拍。正面的风景是隔着汽车挡风玻拍的,效果不是很好,想拍旁边的风景一般我会把汽车玻璃降下来,这样拍摄更清晰。到了真正的景点,会有观景台,那是我们一车人最“疯”的时候。
说到高原反应,不管是谁,想不想它,它都会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出发之前要准备相应的药物。我的经历是:海拔3000多米时出现高原反应,有点头晕,海拔4000多米时,头晕头痛比较明显,恶心,快速走路时就要张开大嘴喘气,心率加快,十分难受,所以凡事都要慢动作。因为缺氧,晚上睡觉总是惊醒,然后需要做几下深呼吸,一路上住的地方最高是海拔4000多米的城镇旅馆,只是路过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没有住过。住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比较舒服。高原反应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四五天后恢复正常,有的人七八天才恢复正常,有的人会重复出现高原反应。住的时间长了才会慢慢适应。总之并不象书上所说的三五天后恢复正常就不会再出现高原反应的谬论。
吃不好,睡不好,感觉很辛苦很累,三个星期里我慢慢变瘦了,回来一称不见了整整五斤肉肉。西藏的风景美不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明年我还要再去。最后提示一下:有“三高”和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朋友,最好不要去西藏旅游。
|
-
IMGL2746.JPG
(61.1 KB, 下载次数: 7)
-
IMGL2751.JPG
(41.55 KB, 下载次数: 3)
-
IMGL2764.JPG
(48.61 KB, 下载次数: 5)
-
IMGL2767.JPG
(49.46 KB, 下载次数: 5)
-
IMGL2787.JPG
(81.02 KB, 下载次数: 3)
-
IMGL2792.JPG
(68.13 KB, 下载次数: 5)
-
IMGL2794.JPG
(50.46 KB, 下载次数: 5)
-
IMGL2795.JPG
(48.94 KB, 下载次数: 7)
-
IMGL2798.JPG
(69.71 KB, 下载次数: 14)
-
IMGL2801.JPG
(60.52 KB, 下载次数: 14)
-
IMGL2802.JPG
(86.8 KB, 下载次数: 4)
-
IMGL2804.JPG
(94.95 KB, 下载次数: 4)
-
IMGL2805.JPG
(65.64 KB, 下载次数: 7)
-
IMGL2812.JPG
(69.16 KB, 下载次数: 6)
-
IMGL2813.JPG
(77.64 KB, 下载次数: 17)
-
IMGL2814.JPG
(98.07 KB, 下载次数: 6)
-
IMGL2815.JPG
(48.81 KB, 下载次数: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