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基层事业单位党务工作水平,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干部传统干部管理体制的制约,公立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职业发展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是党员先进示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部分公立医院、学校等基层事业单位出现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爱,部分党员过于追求职称、提拔、涨薪水等问题,忽略了自身作为一个党员应用具备的责任意识和使命,将个人利益放在了群体甚至国家利益至上,没有发挥出一个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党务工作的开展。 二是党务工作形式单一。很多单位认为党务工作只是一个意识层面的工作,采用单调的传统形式,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收党费、整理档案、上交材料等方面。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批评引导不到位,没有真正将党务工作的核心发挥到工作中,使得党员人员自身对工作就没有很好的重视,不利于党员干部先进性的提高。 三是党务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不到位。当前,很多基层事业单位的党务工作人员在党务工作方面的思想意识不到位,认为实际看得见的工作是基层事业单位的绝对工作重点,思想政治工作只是一个边缘角色,因此对待工作缺少了责任心和激情,应付了事,只完成表面工作用于应付检查,造成了走形式、走过程十分严重的现象,而真正的工作内涵和实质没有发挥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党建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就容易使得党建活力不足,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基层建议:一是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应该首先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服务意识,营造正义、和谐的党风党纪,主动学习先进的理论,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上,要让他们首先树立救死扶伤、敬业奉献的精神,以党员干部的良好言行带动身边的普通员工一起共建一个和谐、敬业的工作状态,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二是完善党务工作的体系。要将民主选举放在首要的位置,利用民主选举来选拔优秀的人才,并采用组织考核、民意测评、自我评价等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选拔符合综合需求的优秀人才。此外,还要做到赏罚分明,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争先创优,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