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忆清明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8:5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3月20号中午租下钦州的据点,两个人搞了一下午卫生,橱柜样板和办公设备一时也运不过来,工作暂时开展不了。晚上商议决定第二天干脆先回家算了,因为21号是春分,家里每年春分开始扫大众的墓,回去凑凑热闹吧! 对于清明,感觉比春节好玩。因为清明扫墓其实是非常棒的郊游活动,聚集众多的父老乡亲,吹吹打打,不仅热闹,还具有团结的凝聚力。从祖上迁到活石江居住至今已十四代,人口呈放射状发展。祖坟众多,根据分支属性,一般分为五批祭拜。而为了照顾学生,每次扫墓尽量选择周末,但规定是从春分日开始,至清明为止要历时半个月。 3月21日--春分 钦州没有直接到公馆的车,只能坐车回合浦再转一次车,回到家已是午后。匆忙吃点东西,便和十五赶去参加今年的第一次扫墓--挂众门岭(我们家乡话称扫墓为挂纸)。 众门岭在对面村即大桥坡村背后。山脚与村庄隔着一条江,这条江就是本属活石江村所有的马江。后为某代祖宗卖给对面村了。我们在众门岭有三个祖坟,是公馆镇沈家的始祖。去众门岭扫墓,正常是从马江路过了江,然后顺山路走。并不是每年春分日都逢周末的,所以我们小时候读书,经常是春分日上午放了学下午就逃课了,为了赶上扫墓的队伍,就抄捷径从对面村的一条托水桥小心翼翼过江去。有的不敢走,就卷高库脚,从托水桥内一节一节的钻过去。我们称某某钻桥底,就是嘲笑其胆小的意思。 这次和十五就走这条捷径,寻找儿时的记忆。 托水桥到了,如果你害怕的话,可以从这底下一节一节的钻过去,现在已经没有水了,以前有的. 多方位认识这桥的险要吧!这个角度感觉还不够险。 这个角度令我满意了,不过为了这个角度,我险摔跟头。 就这样小心走过去,既要看脚下,又要看看前方,以消除眼花。 过了桥,拍了一张江水的秀色 从灌木丛中摘了一棵三月桃 考虑到我们来得比较迟,估计队伍快到最后一站了,我们往最后一个祖坟的方向走。隔多年没走过这条路了,只依据模糊的记忆前进。但把两个模糊的记忆合在一起,就可去伪存真,又清晰可寻了。高级图像处理软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图层融合的功能。 到最后一站的路经过几户山里人家,这里有我们扫墓活动的一个小笑话:老苟三小时候语言还没发育成熟,说话读音不正。有一次扫墓经过这个村时,口渴了就进了一户人家讨米汤喝。以前农村平常喝的水,是和粥一起煮的米汤,我们家乡话称为“ying”。老苟三进了这户人家的门,见有一伯母在家,于是开口便问:“伯母,有ling无?”在我们家乡话中,对男性生殖器的读音是“ling”。这伯母怎么可能有“ling”呢?于是老苟三讨水喝被传为笑柄。 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另一个扫墓活动发生的故事:某年挂五祖坟。(祖宗曾与姓龚、杨、莫、利四人结义,歃血为盟,埋盟血为墓,即“龚沈杨莫利”的五姓坟。)祖城尚小,在扫墓收队回家时走失了。因为去的时候也没有人注意清点人数,甚至他家里也不知道他是否去了,是否回来了。所以一直到傍晚还不见人,家人才知道去找。据说找到墓地附近的村庄,经过某户人家,听到里面有一男孩的声音:“我不要肥肉,我要瘦肉!”寻找的人认得这正是祖城的声音。原来祖城走失后,在附近学校一操场徘徊瞎逛,当地一好心阿姨估计他是迷路的孩子,把他领回她家了。吃晚饭的时候,可能是先夹了块不是很瘦的肉给小男孩吃吧!故有上面一幕话剧。呵呵!后来过了很长时间,那家人还记得祖城,都曾过问过他的近况。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因为没确定扫墓的队伍到哪里了,路见有一男孩闲坐路边,便问他是否看见有敲锣吹唢呐的祭山队伍经过,他说没有。我们猜测是还没来到这里,不管如何,反正我们就去最后一个墓地等吧! 又是融合两个模糊的印象,终于找到墓地的正确位置。却仅见三个人而已。他们发话:“你们来迟了,都收队了。”“收队怎么就他们三个落后面?看他们都还在收拾东西,又没见有猪羊,不可能抬得那么快吧!”我们感到诧异。 细谈之下,才知道原来只祭前面两个坟,这个不祭。所以只有他们三个担点东西来挂这个。 虽感可惜,不过也算还好了,还能赶上末班车。东西收拾好,开始吃饭团了。割点瘦肉送酒和饭团吧!没有菜刀怎么办?没问题,有一开路用的镰刀。 你可见过镰刀割肉? 味道不错!吃的就是这种感觉! [ 本帖最后由 天仁帅韩 于 2009-4-22 08:57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4-22 13:54: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还清明 谷雨都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4-10 22:37:17 36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寒,我家族谱上面也是写龚沈杨莫利结拜,姓莫的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6-20 19:30 , Processed in 0.137773 second(s), 18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