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清晨,矗立三十多年的灵中校门就要告别,心有不舍,但未来可期!”2020年3月16日深夜,简信基校长在教师群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28个字,宣告一个辉煌时代的结束,另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启。
17日晨,6点51,夜阑珊,天微明时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气。闻讯赶来的老师领导三三两两地汇集到了校门口,一起见证这历史时刻。
三十多年,栉风沐雨,她低头看着多少孩子进来,又看着多少孩子离开。
校门永远比教学楼、宿舍楼等更具文化标志,因为她拥有“灵山中学”四个大字,因为她见证了灵山中学从粗砺简陋走向现代先进。
三十年,煤渣田径场没有了,新的塑胶跑道弹性十足,人工草皮足球场平整开阔。荷塘、水泥乒乓球台没有了,风雨体育馆成了灵中新地标,标准的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是课间最热闹的所在。知行、立德、笃学崭新的肩并肩而立,琅琅书声惊起三海岩下多少未醒的松鼠。温暖的路灯、平静的校道,记住多少匆匆奔过的身影。一切都在换新颜,只有校门,默默地在风雨里坚守,她质朴的模样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母亲。
门里是笔墨书香,门外是烟火世俗,她温柔而又坚定了守住多少代人的理想。
每天迎来送往的,永远是这个沉默的大门。门口的岗亭,放过多少通行条、请假条。简单的置物架永远是满满的,各色水果、衣物、被子、书本文具,甚至各种自制的咸菜、酱料,从四面八方而来,带着家乡的气息、家的气息,挤挤挨挨地在一起静静的等着孩子们来认领。大门之内的石凳,坐过多少焦灼等待家人的学生,大门之外又站过多少隔门眺望的家长?
我们记住了她的朝晖夕阴,她记住了我们最青春的模样,也记住了我们离开的背影。
终于,昨天(3月17日),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安静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灵山中学”四个大字最先卸下,将移往西门。接着破拆的机器开始作业,钢钎重重凿下,值班室拆除,横亘三十多年风雨的门楼拆除……砖石瓦砾带起的尘埃席卷而来,迷了双眸片刻红了眼圈。
2020,破而后立,迎向未来。
来源:网络、灵山中学、灵中校友与灵中部分教职工、灵山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