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确定自己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还是“高级陪聊”?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8 11:39: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来访者与咨询师也要讲求匹配,才能达到好的咨询效果。

如何确定自己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还是“高级陪聊”?


[color=var(--weui-LINK)][url=]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文[/url]

[color=var(--weui-LINK)][url=]
这个标题是前几天“大象公会”公众号一篇文章的引导语,文中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个是心理咨询所依据是理论是否有实证研究,一个是心理咨询师是否有资格和专业能力。

该文的意思是只有对这两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才能判定自己在接受的是专业的心理咨询还是“高级陪聊。”

我赞同这两个角度,并且还想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我们何不去谈谈心理咨询和聊天的区别,这样更容易让来访者在体验咨询的时候得到答案。

高级陪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无法得知,就先偷换一个概念,假设高级陪聊和聊天的本质相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谈谈心理咨询和聊天有什么区别。



1.

我想先从感觉不是那么舒服的聊天谈起。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聊天时刻,感觉和对方不在一个世界,不在一个思维水平线,总之就觉得不被理解。

比如下面这几组聊天内容:

a:我小孩整天不好好吃饭,就喜欢吃零食。
b:我小孩也是,……(然后开始说自己的小孩)

聊天时习惯性地以自己为中心,而咨询只能以来访者为中心。

a:前几天和我妈大吵了一架,吵完之后又觉得后悔,可是当时没忍住就爆发了。
b:她都那么大岁数了,你还和她较真干什么呀……

聊天中不一定被共情,而咨询中咨询师始终共情来访者。

a:我想和你说一下,我这几天心情和不好,突然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b:你想太多了……

聊天中常被否认感受,而咨询中最重视感受。

不管是聊天还是咨询,我们只想表达自己而已,我们都期待听者以表达者为出发点的回应。但是由于聊天中,正在做为听者的人,她也要成为一个表达者的时候,她就只能以自己为出发点。

聊天的双方都是以主要位置出现在聊天中,而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始终以来访者为中心,来访者是一个主要表达的位置,咨询师是一个次要表达的位置。

所以聊天更像是你投射你的,我投射我的。
而咨询是你投射你的,我镜映并理解你的投射。

如果咨询中遇到类似的情境,我们很容易判定这是个不靠谱的咨询师。


2.

有一天,好朋友找我聊她的个人体验,她问,怎么样才能判断一个咨询是好的咨询呢?

听她这样问,我猜她是在咨询中感觉到了一些不舒服,或许是她期待的和正在体验到的不一样。

我问她怎么了?

她说说不清楚,继续问我怎样的咨询师才是适合自己的。

我问她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

她说连困难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感觉咨询师不能给到她合心意的反馈,她考虑要不要换咨询师。

我们就这个问题,聊了好一段时间,我告诉她,有这样感受最好和咨询师讨论,即便想换咨询师, 也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换。

再继续聊,基本上明确了她的困难,她们在咨询中有大段的沉默,她希望咨询师能够主动一些,主动来了解她多一些。

然后我就开始“教育”她,说“咨询师沉默是为了把空间都留给你来呈现啊,不然你怎么发现自己希望别人主动这种模式呢”,并且鼓励她继续咨询,因为通过她的描述,我还发现了这个咨询师是可以理解她的。

她说,做为道理都明白,但在咨询里还是非常有压力。

听到这里,我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这些回应对于她对咨询师产生新的感受来讲是没有用的,也就是我没能改变她现在对咨询的感受。

她只有回到与咨询师的体验中,去体验咨询师没有主动时她是什么情绪?失望、愤怒?她又是怎样运作这些情绪的,是固着在“我不说别人也能知道我的情绪”的幻想里,还是用攻击的方式表达情绪,这些搞清楚了,她才会对咨询师有新的体验,她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就搞清楚了。

然而,聊天的作用不就在于,我回应一下她想听到的,让她有一些掌控感吗,因为我潜意识里感觉到她希望我安慰和支持她,所以我一直鼓励她继续咨询。

我们用对方喜欢听到的方式和内容来回应,术语叫做投射性认同,简单地说,就是她要什么,你就给什么,她说你是什么,你就认同什么。

聊天是两个人的投射性认同。

咨询是来访者想和咨询师进行投射性认同,咨询师呈现并诠释这种投射性认同。

所以你在咨询中的体验是自己的需要都被满足,而不是自己的需要被看见和理解,那么你可能也要注意了。


3.

聊着聊着朋友又说道:

“和你聊天,我都很愉快,也觉得特别聊得到点子上,你说的我也能理解,我说的你也能理解,似乎总有共鸣,但是和咨询师就不是。”

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因被赞美小小开心了一下,因为这个开心我又马上想到朋友已经把关注力从她身上转移到我身上了,我因她的回应在她面前体验到自己是好的,可爱的,自恋得到满足。

这时我也想到了如何回答她这个问题-为什么聊天这么舒服,咨询不是很舒服?

因为聊天时我们会满足彼此的自恋。

一段高质量的聊天就是两人分别从中满足了自恋。

你在我面前也体验到你是好的,有价值的。

咨询不一样,咨询师不会特意去满足来访的自恋,咨询师只会保护来访的自恋,并且在恰当的时候呈现她自恋的部分让她看到。

比如一个人表达了很多关于她的才干,她取得的成绩的内容,如果是朋友聊天,朋友的第一反应是认可对方,或者表达羡慕之情,如果是咨访情境,咨询师的回应则是“我听到你和我表达了很多你曾经取得的成绩,以及你的能力得到过很多认可,你告诉我很多好的体验,或许你也希望我能够认可你。”

如果你的体验是自恋得到充分满足,而不是知道自己正在满足自恋,或者自恋受损,那么你也需要再思考一下是在咨询还是在聊天。


4.

上面将聊天质量从低到高讨论了聊天的本质,我们也可以看到实际上人们在聊天中寻求的是舒服和开心。

让我想到,如果有人将咨询和聊天混淆一谈,说咨询就是高级陪聊,那么他很可能混淆了两者的效用。

以为咨询也是为了让一个人开心,舒服,或者有办法,那么他势必会在咨询中寻求咨询师的认可,或将咨询师卷入,或让咨询师给他建议,当咨询师无法满足他,他可能还会说这个咨询没用。

我们可以去聊天中找愉快,但是我们很难期待从一场聊天中获得成长;

咨询给不了我们愉快,却一次次在被理解中更加理解自己,自我感增强,收获的是长期的成长,或者是稳定的愉快。

一句话说清楚区别,聊天为了愉悦自己,咨询为了让自己成长。

聊天或许是一件可以感到愉快的事,但咨询一定不是让你愉快的事。

但咨询能让你学对应对不愉快,因为生活中本就苦难更多。



5.

术业有专攻。

如果你只想开心舒服,那么你就去找人聊天;

如果你期待被理解和成长,那么你就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所以那些前来做咨询的来访者们,首先我们非常尊重他们,因为他们的有面对痛苦的勇气,也因为他们虽然有过创伤,或者正在经历磨难,他们仍然在困难和冲突中挣扎,这便是他们身上的光芒和力量。

当然,在评估阶段我们也看到很多来访者,她们还没有准备好把自己放在一段咨访关系,我也会说,等你准备好了,可以再来找我。


[/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4 19:07 , Processed in 0.125877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