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邀请了驻钦及市直主要新闻媒体、各网站和网友代表深入实地参观采访钦州灵山县脱贫攻坚情况,此次“网眼看脱贫攻坚”活动展示了灵山县集体经济项目、产业扶贫等方面的脱贫工作成效,让网友们零距离看脱贫攻坚工作。
一、灵山县灵牛养殖示范基地
灵牛养殖示范基地位于灵山县檀圩镇桥梓村高架岭,属于桥梓村集体经济项目,于2017年8月立项建设,2018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营,总投资820多万元 ,占地约30亩。基础设施包括:牛舍3个4530平方米、办公区4间房屋约200平方米、生态区沼气池设备350立方米、宿舍区6间房屋约240平方米、青贮池1个约1500立方米以及供水系统1套、供电系统1套、消毒设备1套、监控设备1套、喂牛设备1套、进场道路1段约200米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全部固定资产价值约400万元
2018年底,灵山县委、县政府探索实施“共享扶贫”模式,整合檀圩、武利、新圩等3镇25个村发展资金300万元,投入到灵牛基地,26个村共享一个养牛基地,共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基地运营以来共养殖利木赞、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品种肉牛400多头,其中,自产牛犊80多头,成功抵御大规模病疫爆发,牛只病死率控制在2%以内。2年多来,灵牛基地先后为26个行政村分红85万元。目前,存栏牛只239头,其中,约150头属适龄繁育母牛。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桥梓村从村情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发展,因地制宜,依托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养殖,走出一条股份合作社为主的产业扶贫路子。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27万元,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
黄哥在这里负责打理牛场,一个月可以也有1800元的收入,用劳动让自己脱贫致富。
二、灵山县灵城街道白木村
灵山县灵城街道白木村于2015年列为贫困村。白木村共有1360户5660人,贫困户共143户596人,2016已脱贫摘帽。经过贫困户自身的努力及党和政府好政策、帮扶人的帮扶,有139户587人已脱贫,还有4户9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为0.15%,这4户今年全部脱贫。
白木村的廖哥两兄弟共同种植了80亩荔枝园,在2016年已实现脱贫,荔枝园主要以桂味和妃子笑为主。目前荔枝园里的荔枝已基本采摘售卖了,另外廖哥通过养蜂也有收入。付出就有回报,廖哥两兄弟在荔枝园洒下的汗水如今也让他们成功脱贫,并且每年荔枝园都能给他们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灵山县灵城街道白木六正村距街道办8公里,下连辖10个自然村,30个村民小组,村里进驻有灵山县园丰牧业有限公司,以牧业养殖依托为背景,农民养殖家禽比较广泛,村民也形成了养殖获取收入的习惯。近年来,家禽养殖已发展为白木六正村村民收入来源之一,家禽养殖产值约600多万元,六正家禽养殖合作社确定为2016年白木村产业扶贫扶持产业。目前有36户贫困户以入股形式加入灵山县六正家禽养殖合作社股金分红为收入来源之一。
脱贫攻坚以来,村里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许多贫困户借助产业发展走上了致富路。养殖户覃姐起早贪黑,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养殖鸡。功夫不负有心人,鸡养殖给她带来了回报。
覃姐家有4口人,两儿子读书,在2017年实现脱贫。目前自家鸡场养有400多只鸡,养鸡让覃姐一年收入可达6W+,现在每天都要看管着鸡场。把鸡养大出栏售卖是覃姐的主要收入来源,未来覃姐还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养鸡不仅可以脱贫,还能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