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三娘湾海滩,它如同安徒生《海的女儿》里童话故事,因其是“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的故乡,这些“美人鱼”连同传说的 “三娘石”、“三娘树” 典故而名声远播。
三娘湾,距离钦州市区约38公里,南临北部湾,背倚乌雷山,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红树林里。海滩细沙洁白柔软,站在如同星辰陨落的三婆石上,朝可观旭日东升,晚可赏夕阳斜照。
三娘湾六大主景:
1、三娘石。也称“三婆石”,得名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娘湾原来只有三个英俊的小伙子居住,他们共在一条船上,共用一张网,共睡一张床,互助互爱,相依为命。一天,三个仙女下凡,发现这独特的海湾和勤劳英俊的帅小伙,决定下凡嫁给渔家三小伙子。玉帝得知,允许暂住三年。
这三年来,丈夫出海打鱼,妻子在家织网,相亲相爱,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三年后,玉帝不见三位仙女回来,大怒之下,掀起狂风巨浪,吞没渔船。三位娘子在海边并排站立,顶着狂风巨浪,等候丈夫归来,天长日久化成了三柱并排站立的花岗岩石,大海见证了他们坚贞的爱情,这就是“三娘湾”的由来。
它原来高十多米,宽二十多米,并排耸立如三根竖起的手指,在20世纪60年代破被毁,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三娘石,是从广东龙岩洞觅得的三块与原来相貌相似的花岗岩石。
2、乌雷伏波庙。乌雷岭海拔100.8米,为广西沿海制高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登上山峰,眺望四野,海天一色,烟波浩渺,如诗如画,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如遇天气晴朗,还可近看北海、钦州、防城港,是为“一山观三市”。
乌雷岭伏波庙为纪念东汉名将马援而建“船楼横海伏波回,海上旌旗拂雾开。古自神人当血食,谅为烈士岂心哀。山连铜柱云行马,地尽扶桑浪吼雷。漫语武侯擒纵略,汉家先有定蛮才。”香火不熄—始建于东汉年间的乌雷伏波庙,在这南国海疆经受了2000年的历史风雨冲刷,在时代的沧桑变化之中,与当地渔民敬仰膜拜的三娘石一样香火不熄。
3、沙滩。三娘湾的沙滩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沙滩,清澈透明的海水随海风均匀的节拍,将黄灿灿的的沙粒冲刷成平整细腻的肌肤,一片一片让人不忍心去踩,而又忍不住要去踩,踩了之后又让人不禁后悔,后悔之后便是茫然,便是不知所措。
三娘湾沿岸月亮沙滩长约1.5公里,掩映在椤麻防风林中的海滩呈金黄色,松软细腻。
林中有古代传说的三婆娘娘(亦即三婆石)站在石船中,船上有艄工撑舵,往西有狗仔石,海中有母猪石,形似一头母猪睡在那里,石背平滑,东边有晒鱼石、东炮台,东石角等,如飞来一般突兀的石头,给海滩平添奇趣,观之令人惊叹,令人疑惑。
站在巨石上,举目,海天相接,水云一色,远山含黛,浑然一体;俯瞰,潮水汹涌,水浸湾环,令人神心激荡,无以自持。紧傍三娘湾的渔村里鸡鸣犬吠,炊烟袅袅,让人领略到与都市旅游迥然不同的野趣。
4、母猪石(海母石)。从侧面观看此石似如母猪匍匐在在海里,旁边的几块圆溜溜的小石头如蛰伏在母猪身边的小猪仔们,其形状极似母猪带仔,且栩栩如生,传说在三娘湾人烟稀少的年代里,这里生长着大量如木盆的海蜇,海蜇吞食着在海边游玩的小猪仔,母猪为了保护小猪仔们而壮烈牺牲,小猪仔为救母猪而一同跳入海里,人们说母猪石就是母猪变的,是伟大母爱的化身,因此而得名。
5、风流石(八仙滩)。“风流石”又名“八仙滩”,成堆花岗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像糕饼,有的像苹果,有的像葫芦…… 传说八仙游乐南海,在此歇脚小憩,无意从好奇围观的渔民中,发现了三位仙女——三娘。八仙不敢泄露天机,遗下这摊“小食”,慌乱离去,故此而得名,而村里的姑娘小伙谈恋爱,都爱到八仙滩上小座,谈情说爱,故叫做“风流石”。
6、天涯石(海霞石)。“天涯石”,又名“海霞石”,远望它犹如雄踞海岸的狮子,由数块巨大坚硬的花岗岩石组成。
过去这里曾是镇海炮台,清朝,镇海清兵在这里布置了一门镇海大炮。如今,这块承受了战争硝烟的石块依然岿然不动地屹立在海中,它清晰可辨的斑斑弹痕,是三娘湾历史的见证。六十年代著名电影《海霞》就在这里拍摄,影片开始播放后,两个小姑娘就站在天涯石上吹螺号。
当您接到0771-12340绩效考评民意调查电话或微信调查问卷,请耐心接听和回答,客观评价钦州各项工作,为钦州点赞!
来源:钦南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