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
文章如题,神兽爸妈看看。
看孩子手机被发现,如何补救?|在保护和尊重间寻找平衡
[color=rgba(0, 0, 0, 0.298)]简单心理Uni/文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如何正确地管理孩子上网一直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前有青少年沉迷网络不吃不喝的新闻层出不穷,后有熊孩子打赏女主播上万元的帖子屡见不鲜。一方面,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他们逐渐开始发展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青少年期待获得更多的空间和隐私,在数字时代的体现之一,就是可以相对自由地上网。
另一方面,习惯于被依赖的父母会对孩子突然的隐私需要感到不安,尤其在充满着各种诈骗手段和暴力行径的网络。
父母爱孩子、想要保护孩子,但又不得不正视孩子的隐私需要,所以时常在让孩子自由上网和担心孩子受到网络欺凌、沉迷网络之间陷入两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找到两者间的平衡。
“上网”对青少年意味着什么? 在今天,社交网络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成分,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数据显示,63%的青少年每天上网,45%表示“几乎经常上网”。
网络世界带给了青少年更多的探索可能。孩子们可以在网络上通过虚拟身份与他人交流并建立社交网络,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们宝贵的情感支持,对于那些有残疾或现实中受到排挤的孩子尤是如此。
此外,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我表达和其他娱乐活动,也可以让他们不拘于地理障碍地了解各地时政、发展不同的兴趣爱好,这些注意力分散性的活动有利于帮助青少年避免抑郁。
另一方面,网络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2019年美国一项针对6500名12-15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每天上网超过三小时的孩子更可能罹患精神健康问题。上网时间长可能使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受到干扰,还可能让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对他人的生活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或感受到严重的同辈压力。
同时,正如家长所担心的,孩子们也处于网络霸凌、谣言传播的危险当中。专家表示,由于青少年冲动的天性,他们更可能不考虑后果地在网络上发布自己与他人的亲密照片或分享自己相对私人的经历,这很可能导致他们遭受骚扰和甚至勒索。
青少年为什么如此喜欢上网?
很多家长对青少年花大量时间在虚拟世界感到头痛。但其实,这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正在经历巨变。
从生理变化的角度而言,从十一二岁开始,青少年的性器官发育,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他们的大脑结构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青少年在青春期会接触到大量新鲜的信息,在这种刺激下,大脑细胞会快速繁殖,这一切使得青春期的他们在心智模式的发展上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人的心智模式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其最早的基础是来自于童年的经验,主要是与母亲之间的互动。母亲对待婴儿的模式会让婴儿对自身和世界产生不同的感受与想法,并发展出自己的应对方法。这种应对方法,便构成了一个人的心理结构。青少年在青春期会实现心理结构的飞速发展:在他们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情感发展及组织能力、对既定规则的挑战和质疑能力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由于孩子们的大脑和心理结构的变化,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虑。这些焦虑是来自于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性别身份的变化,甚至性别身份的认同:到底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我是喜欢同性还是喜欢异性。同时他们也会遭受来自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这些压力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的失眠、情绪压抑,甚至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
这时的青少年有四个心理特点:
1. 性冲动
随着生理的发展,激素水平提高,青少年开始产生性冲动。但是由于国内性教育的相对匮乏,这种性冲动很难得到适当的释放和宣泄,使得青少年总体处于一种性压抑的状态。
而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则可以满足他们对性的冲动和好奇:青少年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易地找到性相关的小说、电影等。因此,青少年喜欢上网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正常的性冲动没有被满足。
2. 攻击冲动
性意识的萌发中包含着一部分向外扩张的能量,男性尤其如此。因此在这个发展阶段,青少年开始变得越来越独立自我,并会逐渐展现出攻击性。在网络和游戏中,他们可以通过匿名攻击别人和在游戏中打打杀杀来释放自己潜意识中的攻击冲动,达到和参与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同等的宣泄效果。
3. 探索世界的需求
在青少年发展阶段,他们开始学习脱离家庭的依赖,向外面的世界进行探索,呈现出一种要求独立又渴望依赖的矛盾状态。在网络上,青少年可以看到很多超脱周遭物理环境的新鲜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网络对他们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
4. 建立自我同一性
建立自我同一性,即是建立自我认同,青少年会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一个对自己的认识:“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我不是什么样的人?”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我“需要是特别的,是与其他人有明显区别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叛逆行为激增——出于追寻自我独特性的健康动因。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常常要受制于各种规则,穿校服、梳一样的发型,而网络世界给了他们求变的空间。发表自我立场鲜明的言论、做特立独行的事情,在游戏中自由设置自己的人物角色的昵称和外形,这些都可以满足青少年寻求独特性的需求。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 理解青少年时期的特殊困难
在了解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之前,家长需要先正确地理解和看待孩子的青少年时期。对孩子来说,青春期是他们从稚嫩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而艰难的过渡期,而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关注和呵护。
首先试着去留意他们的生理变化,第二性征是否出现?他的反应是怎样的?其次,注意体察他们在情感上可能遇到的波折。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可能有暗恋的男生或女生,他们是否知道如何表达或者表达了是否被拒绝、被嘲笑。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学习难度增强,孩子是否落单、他是否因此感到自卑或内疚?
2. 网络能缓冲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正像前面所说,青春期的孩子们正处于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和过去事事让父母做主的时期不再相同,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更耐心细致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想要从根源上去解决孩子的叛逆是很难的,家长更应该学会去包容孩子的叛逆,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要求孩子完全按照你的意愿生长。
在父母和孩子的意愿冲突之间,网络其实是一个缓冲口。如果孩子觉得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被理解、找不到内心愤懑的纾解口,网络能成为他们独立思考和休憩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到处走走看看、有一些思考、有一些探索,这可能更有利于孩子们调节自己的情绪并解答内心的疑惑。
其实孩子们也希望自己能有好的发展,只是有时候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探索。这时,如果家长能给孩子自由,孩子们能感受到家长的容纳力,就可能会主动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渠道,向家长倾诉自己的压力与困惑。
3. 给孩子制定上网规则
就像没有人会让孩子在没有练习的情况下拿走车钥匙开走车,在青少年上网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扮演一个引导的角色。就算孩子自诩已经是一个上网专家,家长也一定要找时间教给孩子正确的上网准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最首要的一点是,给孩子明确地划定网络禁区。传播谣言、网络霸凌、恶意地辱骂和欺骗别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告诉他们如果遇见类似的情况也要及时向家人反应。同时,向他们阐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哪些内容才是合适且安全的也十分有必要。
此外,你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双方对上网期待的开诚布公的交流,然后共同制定孩子的规则。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允许上网的时段、每天的时间限制是多少、手机是否可以带进卧室等。你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上网的担忧:影响视力、网络沉迷等,并认真倾听他的想法。双方沟通后协商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既能保证孩子安全规范地上网,又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
4. 合理地监控孩子的社交账户
研究发现,在父母合理监控下上网的孩子更少的出现网络霸凌或上瘾现象。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建议家长采取适宜的措施对孩子的社交账户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例如:在社交账户上和孩子成为好友、在经过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定期检查他的社交媒体信息和电脑安装软件(但注意不要阅读他们的信息或查看他们的私人照片)、让他们将密码放在信封里以备任何紧急情况。
要注意的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和孩子协商好、在孩子知情的情况下适度监控,但决不应该背着孩子窥探他的手机或电脑信息。这样的行为虽然是出于善意,但很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裂痕。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空间,他们如果感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很可能因此采取完全自我封闭的态度应对,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
其实家长可以换一种思维: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比自己更懂上网,既然如此,如果有什么消息是孩子真的想要隐藏的,家长也无从得知。所以与其如此,不如选择相信孩子,给他营造一个充满支持与信任的温馨家庭氛围。
如果信任关系破裂,该如何重建?
对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在之前的上网过程中享受了父母提供的隐私,但却违反了你们一起定好的规则,那么家长的确很难再遵守之前的约定、放心地让孩子自由上网。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适当地增加孩子的上网限制,例如要求他们只能在家长在场时使用手机,但完全否认孩子隐私的做法是不值得推崇的。
增加上网的限制,是要让孩子明白违反规定是错误的,并且他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他有机会重新赢得信任。如果孩子能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和规则意识,那么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隐私并且不辜负你们的信任。这时,家长就可以适当地放宽对孩子的上网限制。
同样的,如果孩子发现家长偷窥他们的手机或电脑,他们对家长的信赖值也会迅速降低,甚至可能采取消极的报复性为。这时,家长也需要去赢回信任、重新证明自己是值得依赖的。这时你可以做的是:首先承认自己的窥探行为,并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你觉得你需要查看他们的手机(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有任何对孩子的谴责性话语),向他们道歉,最后**承诺除非你认为孩子处于严重威胁中不会偷看他们的手机,请求他们再次信任你。
在家庭中重建信任需要时间,也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配合,如果你们在信任和界限中还是无法找到平衡,可以寻求专业家庭治疗师的帮助。
写在最后: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越来越依赖科技,孩子当然也不例外。的确,让孩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游荡就像让他独自出门一样让人紧张和不安心,但我们也需要接受一个事实:孩子会在这种独立的探索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因为这本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而我们,只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用平等且开放的交流去参与他们的探索,只需要这样,他们就能绕过一切暗礁险滩,健康地跨过童年的界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