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一个名句的看法 文/潘尚池 李商隐的《无题(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14:41:14 36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我对一个名句的看法
文/潘尚池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历来被人所称道。尤其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一联,更成了千古名句。虽然如此,但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只从字面上说,它是有违生活常识的,犯了常识错误。
熟悉蚕的生命史的人都知道,蚕成熟后,即开始上簇吐丝织茧。待吐完丝织好茧后,蚕并没有死。它经过数天后便化为蛹。蛹经过一段时间又化为蚕蝶。蚕蝶咬破蚕茧,爬出茧外,然后雌雄交尾。交尾后,雌蝶产卵。产完卵,雌雄蝶才死去。再后,蚕卵在适当的时候孵化成新一代的蚕虫。由此观之,说“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不符合生活事实的。
既然这句诗的说法不符合生活真实,为什么它能广为传播并能流传下来,又被大家所喜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一些人并不了解蚕的生命史,故你说得对错他并不知道,认为诗句比喻生动他就欣然接受。其二是懂得蚕的生命史的人,有的并不一定知道这首诗。即使知道这首诗,如果没有深究,也不一定发现其错误。或者发现其错误,由于没有渠道纠错,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三是诗句的内容有错,但得不到纠正,流传久了,大家并不觉得它是错的,大有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为事实的味道。这三点,都是从物质的层面上说的。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从精神方面上说的。“丝方尽”是双关语,等于说“思方尽”。整句诗意思是说,春蚕到死思方尽,用以比喻爱情的专一、忠贞、纯洁,这与全诗的主题是吻合的。这是李商隐创造的春蚕精神。从生活真实方面说它虽然错了,但人们只记取其积极的精神而忽视或者容忍它的物质方面的错误,有点无理而妙的意思。这一点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否则,就很难理解它在生活事实方面明明是错了,而却能在世上流传近千年的事实。
这是笔者对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一点看法,不知道是否正确,以就教于方家。(2023、9、16)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4-6-10 02:52 , Processed in 0.102494 second(s), 16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