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丝魂之孝动天下》彩调戏曲剧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16: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彩调戏曲剧本《海丝魂之孝动天下》原创作者:汤斌斌



第一场:怒海劈礁·孝撼沧溟
时间:东汉某年夏
地点:合浦郡白龙珠池畔

场景:海风呼啸,浪涌如雷。舞台背景为礁石嶙峋的珊瑚海域,渔民们衣衫褴褛,围聚岸边悲泣。

人物:
英罗(少年,布衣短衫,腰缠麻绳)
珠民甲(老渔夫,佝偻拄杖)
珠民乙(中年妇人,泪眼婆娑)
众珠民(群演,手持渔网、竹篓)



开幕
(幕启,哀乐低回,珠民们跪地哭嚎,海鸟悲鸣)

珠民甲(捶胸顿足,唱):
七池珠贝尽凋零,贪官压榨骨难撑!
潜礁九死求活路,可怜英罗父命倾!

珠民乙(掩面泣,白):
那礁洞如虎口,卡住英罗爹的腰身!潮涨潮落五日整,连尸骨都难寻……

(英罗赤足奔上,手持斧锤,目如烈火)

英罗(高喝,念白):
父陷海底魂未安,儿岂忍心作旁观?
劈开阎罗礁石阵,敢向龙宫讨骨还!

珠民甲(急拦,唱):
莫莽撞!礁洞险,鲨鱼凶,少年怎敌浪千重?

英罗(甩开众人,唱):
十四年海浪铸肝胆,孝心能破万仞山!
若此去身葬鱼腹底,魂随父归亦心甘!

(英罗纵身跃海,舞台灯转暗蓝,水幕投影波涛翻涌)
(幕后合唱):
啊——
斧劈礁石声震天,血染沧溟孝惊天!
五日五夜生死战,少年英罗撼龙渊!

(灯光骤亮,英罗背父尸踉跄上岸,众人惊呼跪拜)



第二场:孝感苍生·沙蟹疗疾
时间:三日后
地点:英罗家茅屋内外

场景:草屋破旧,竹帘半卷。英罗母白发散乱,倚床咳喘,英罗跪地奉粥。

人物:
英罗母(病容憔悴,手抚胸口)
老奶奶(拄拐颤巍巍)
乡亲数人(提米篮、鱼篓)



幕启
(英罗捧陶碗,轻声劝母)

英罗(唱):
娘亲且饮粥半盏,莫让悲泪湿衣衫。
儿已长成顶梁柱,定教寒屋变春园!

英罗母(摇头泣,白):
儿啊……你父魂归碧浪间,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能咽这苦饭!

(乡亲们提物涌入,英罗坚辞不受)

乡亲甲(递米袋,唱):
珠民同命苦连枝,粒米虽薄是心意!

英罗(推拒,正色唱):
自立更生父遗训,岂能坐食他人粮?
竹编渔笼手中造,敢教穷海变富乡!

(老奶奶拄拐近前,颤手抚英罗额)

老奶奶(含泪唱):
沙蟹捣盐成奇方,退潮拾取莫彷徨。
昔年我病如枯槁,一碗蟹汁救残阳!

(英罗眼亮,疾奔海滩)
(灯光转金黄,投影退潮沙滩。英罗赤脚捉蟹,动作矫健)

幕后合唱:
沙蟹肥,盐花细,陶罐捣碎见真意。
孝子心,海天鉴,千年食疗传神奇!

(英罗捧蟹汁粥喂母,母渐展笑颜)



第三场:神医点化·泥丁沙虫
时间:一月后
地点:红树林滩涂

人物:
云游神医(白发长髯,背药篓)
英罗(肩扛特制三角锄)



幕启
(神医立于红树旁,观察英罗挖泥丁)

神医(捋须笑唱):
少年滩涂觅仙草,孝心感得百障消。
泥丁安神沙虫补,红树迷宫藏玄妙!

英罗(惊喜跪拜,白):
求神医救我娘亲!

神医(扶起英罗,唱):
看那泥丁隐青泥,星状吸盘似花栖。
锄翻三寸见真章,滋阴安神赛灵芝!
沙虫遁地如闪电,长铲需快似风疾。
采大留小守天道,海丝精神即在此!

(英罗挥锄演示,灯光聚焦特制工具)

幕后合唱:
三角锄,长嘴铲,智慧凝结孝心传。
护生态,遵自然,千年行规海作鉴!



第四场:孝母圆·魂归海丝
时间:七年后
地点:祖公堂前

场景:火山石砌就的灵堂庄严肃穆,香火缭绕。英罗母卧病榻,英罗捧鱼圆汤。

人物:
英罗母(弥留之际,手抚英罗面颊)
英罗(麻衣草履,面容沧桑)



幕启
(哀弦如泣,英罗跪地喂汤)

英罗(唱):
鱼骨剔尽成雪泥,虎口轻捏孝母圆。
求娘再饮这一口,儿愿折寿换母安!

英罗母(虚弱微笑,唱):
七载病榻孝子伴,此生无憾赴黄泉。
唯愿我儿传仁道,海丝路上写新篇……

(母手垂落,雷声炸响,海浪咆哮)

幕后合唱(悲怆):
啊——
孝动天地风云变,浪哭千载英罗港!
鱼圆化作孝母泪,洒向人间万古芳!

(灯光骤暗,投影显现现代合浦渔港,众人祭祖公堂场景)

尾声合唱:
看今朝!
泥丁沙虫宴八方,孝母圆香飘远洋。
海丝魂铸千秋业,仁孝精神永传扬!

(大幕徐落)



剧终



创作注:
1. 彩调特色:融入广西民间小调韵律,唱词俚俗而富诗意,动作设计强调"手眼身法步",如英罗劈礁时的"矮桩步"、挖泥丁的"云手翻腕"。
2. 中医药理:通过老奶奶、神医之口,科学化用沙蟹汁(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泥丁(含牛磺酸安神)、沙虫(高蛋白滋阴)的食疗价值。
3. 大医精神:神医不取分文、授人以渔,英罗创新工具、制定生态行规,体现"医道即仁道,治人更治世"的深意。
4. 非遗元素:沙蟹汁古法、孝母圆工艺、祖公堂祭祀等细节,呼应"活化石"主题,彰显文化传承生命力。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2-24 04:16 , Processed in 0.088583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