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为抓手,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牛鼻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推动社区基层治理呈现出新局面、新成效。 抓牢党委统筹引领,汇聚治理大合力。全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服务联抓、资源联享”的区域化党建格局。与辖区进驻单位共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由部分共建单位党支部书记担任“工委”“党委”兼职委员,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性联合党组织,把社区党建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凝聚各方工作力量共同参与到城市社区治理中来。 抓细全域网格建设,优化管理协同力。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原则,以辖区网格为基础,依托居民小区和物业群等信息化平台,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建立健全综治、信访、公安、司法、安监“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大力充实网格力量,把社区治理的“多条线”收拢集聚到网格化管理这“一股绳”里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抓活品牌载体应用,添加服务新助力。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邻里一家”为载体,联合共建单位开展为民服务零距离等便民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最盼、最急、最烦的“关键小事”。同时,协调共驻单位将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场所、休闲健身设施等向辖区居民群众免费开放或优惠使用,提供心理疏导、司法调解、法律援助、教育培训等服务项目。此外,坚持开展“党建+民族团结”工作,通过党群共建、社群共建、邻里共建等方式,打造“祥和”“和美”“和合”的民族团结品牌,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工作目标。 抓牢清廉新风营造,强化廉洁穿透力。将清廉社区建设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全链条,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为重点,聚焦织密廉情网格、筑牢廉洁底线、畅通廉情渠道等工作目标,不断做实治理、做优服务。同时,结合清明节、重阳节民风民俗活动,将廉洁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贴近群众生活,接通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从而进一步解决社区联系服务群众“触角”不够广、统筹协调能力不够强、服务水平不够高的问题。 抓好服务模式拓展,提升工作创新力。打造惠民服务的“一卡通”品牌。开展居民群众免费办理“一卡通”业务,凭“一卡通”即可享受指定的免费洗车停车、运动健身、儿童早教、儿童阅读等各项惠民服务。搭建“美德驿站”品牌。以“党支部+社工+志愿者”模式为基础,成立“红马甲”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时长折换成美德积分,营造“有困难,找红马甲”的社区氛围。提升服务便捷程度。开设网格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公开服务热线电话等,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对居民群众的诉求做到有问必答、急事急办、要事特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