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山县畜禽养殖产业快速增长,规模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部分养殖场防治不到位,偷排、直排养殖粪污环境违法行为频发,对灵山县水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为扭转这种不良局面,灵山县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整治力度。同时加大对重点镇养殖场(户)的帮扶及培训力度,确保实现排查整治一批、处罚惩戒一批、宣传教育一批的既定目标。严格执法,依法惩戒环境违法行为 持续加大对畜禽养殖的执法监管力度。2024年累计排查畜禽养殖场近200家,依法对13家规模化养殖场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处罚金额92.29万元。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落实,共启动8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赔偿金额达3.2万元。在加强执法同时强化对源头企业的管控,2024年7月中旬对全县14家重点畜牧公司代表进行约谈提醒,通报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的专项排查工作中发现的各类环境问题,督促强化责任意识,抓好源头治理,确保重点流域水质逐步改善。
曝光典型,以案警示例促进整改 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2024年以来,主动曝光部分典型环境违法案例,曝光的案例主要挑选了违反“三同时”制度、利用渗坑逃避监管排放污染物、超标排放污染物等突出环境违法案例,起到强烈的震慑效果及警示作用。如灵山县陈某某经营的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按环评要求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被处以罚款人民币20.3万元的行政处罚;灵山县蒋某经营的养殖场利用渗坑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被责令立即改正并处罚款18.9万元;灵山县某农业公司经营的养殖场超标排放污染物,被责令立即改正并处罚款13.42万元。
加强培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为达到以训促治、以案促改的目的,提升辖区畜禽养殖粪污污染管控力度,引导养殖户规范养殖,科学处置畜禽养殖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灵山生态环境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先后赴伯劳、武利、文利、陆屋、那隆等重点镇召开重点流域畜禽规模养殖粪污管控整治培训会议,对400多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户)负责人就当前国家和自治区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对2024年全县规模养殖场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及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就如何科学合理配套治理设施促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做了指导。分析了当前灵山县畜禽养殖行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明确了下一步的整改方向和具体措施。同时督促养殖场(户)业主要认清形势,高度警醒,以案为戒,严格落实畜禽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从源头上管控,降低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强化规划,统筹资金,加大源头治理 加强组织实施和规划引领。印发《2024年武利江及大风江流域(灵山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武利江、大风江流域(灵山段)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等专项工作方案,促进武利江、大风江重点流域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灵山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30年)》《灵山县畜禽养殖发展规划(2023—2030年)》,促进全县畜禽养殖绿色发展,为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供支撑。成立武利江、大风江、钦江等重点流域水质超标问题整改工作专班、灵山县生态环境问题网络舆情应急管控工作专班,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治理能力,统筹推进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统筹各级资金4472万元对畜禽养殖项目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大风江武利江流域70多家生猪养殖场、21家奶水牛养殖场粪污设施升级改造。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项目,一期投资3000万元,已在文利镇开工建设,用于制作水肥种植甘蔗等农作物。利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450万元,以奖补形式支持武利江流域172家奶水牛养殖场建立快速成肥系统,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下一步,灵山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强化对畜禽养殖行业的执法监管,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的帮扶指导,督促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规范畜禽养殖场日常管理,对选址、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等不合规的项目不予审批,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畜禽养殖行业污染防治,保障灵山县养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来源:灵山生态环境局 |